說來也奇怪。
儘管宋星瀾大批量種植的是d級與c級金絲紋豆,但他也專門劃出幾塊土壤最肥沃、管理最精細的實驗田,嘗試種植了包括s級、a級和b級在內的各等級金絲紋豆。
結果顯示,a級和b級豆種在發芽後最多隻能勉強維持原等級,很難品質提升;
而s級金絲紋豆甚至無法順利完成整個生長周期,幾乎無一例外地全嘎在了半道上。
經過與小諾的反複數據比對和分析,宋星瀾推測,其根本原因在於,金絲紋豆的等級越高,對原生生長環境,尤其是對巨獠獸糞便……
準確地說,是對西爾萬那個獨立小種群所排泄物的特殊成分的依賴,就越是苛刻和不可替代。
s級金絲紋豆似乎已經與西爾萬的種群、巢穴周邊區域的微生物環境、土壤礦物質構成,以及糞便分解後產生的特定生物激素形成了高度協同的進化關係。
一旦離開那個生態位,即便提供了足量的“專用型營養劑”和“凱貝肥料”,也無法完全複刻其所需的全部生長因子,導致難以在異星他鄉存活。
這個發現,讓宋星瀾有些失望,他想煉“洗髓伐骨丹”和“固本培元丹”了。
維爾納叔叔那邊種植的s級金絲紋豆,是特意給西爾萬一家子種的,他可沒臉跟巨獠獸搶。
總而言之,通過“專用型營養劑催芽+凱貝肥料育成”的模式,華夏星所產的金絲紋豆不僅品質穩定,還能實現小幅躍升。
一號基地,終於形成了可持續的批量供應能力。
在成功穩定產出的同時,宋星瀾也開始著手完成另一項重要的收尾工作。
他彙總並深入分析了小諾傳回的海量試驗數據、全生長周期影像記錄以及詳細的成分分析報告。
與此同時,費利克斯提供了法律與政策框架支持,確保了研究數據的合規性與論文發表的潛在風險管控;
而菲奧娜小姐則憑借其專業背景相助,提供了嚴謹的生物數據分析指導和部分分子層麵的機理推測。
最終,三人硬是合力“搓”出了一篇洋洋灑灑、結構完整的學術論文。
題為:《論凱貝生物肥對格洛薩裡郡特有種金絲紋豆生長周期、產量及品質影響的初步研究》。
宋星瀾是?第一作者,兄妹倆則都是並列第二作者。
這篇學術論文,數據詳實、圖表清晰、對比實驗設計合理、結論客觀克製,看起來頗有模有樣的。
它成功地在學術層麵為“凱貝肥料”的功效提供了初步證據,也巧妙地圓了他們之前為了規避早期關注而放出的煙霧彈。
收尾工作完成,宋星瀾原本的打算是隨便找個影響力一般的星際農業期刊低調發表,或者乾脆在自己的星網博客上發布一下。
算是給這個煙霧彈畫上一個形式上的閉環。
畢竟他打心底覺得自己並非真正的學術“大拿”,這充其量也就是一篇“業餘民科”的實踐報告。
但菲奧娜小姐在審閱完初稿後,卻表現出了出乎意料的認真態度,主動表示:“這篇論文的發現很有價值,尤其是關聯了生物入侵治理與資源化利用的方向。”
“發表的事情交給我來處理吧。”她接過了那篇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