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
這樣神色的婆婆,秦淮茹有被嚇到。
“你看著東旭的眼睛,我這裡就跟你說一件事”
棒梗和小當還在閻家等著接回,賈張氏長話短說。
至於什麼事?
那自然是寡婦可以改嫁一事。
賈張氏自己是過來人,對秦淮茹會有的心理自然是知曉一二。
“秦淮茹,我且問你,你如今可有離開賈家改嫁旁人的想法”
對著黑白照上賈東旭那結婚照截過來含笑的眼睛,又聽婆婆這樣直白的問話,秦淮茹哪裡有其他想法。
“媽!你怎麼能這樣想我,東旭哥才剛走,棒梗和小當才多大,你要我離了他們,這不在剜我的肉嗎”
這會雖然剛經曆喪夫的絕望,但心係孩子的秦淮茹確實是沒有二心,那不可置信的神情賈張氏看在眼裡。
“放心,東旭剛走,這些天我也知道你是個好的,都是過來人,上麵支持寡婦改嫁,我也不是不講理的婆婆”
賈張氏給兒子上著香,眼色微暗。
“但你到底還是我賈家的媳婦,東旭走時讓我照顧好你和孩子,我總要多考慮些”
這是醫院沒搶救過來,最後一麵賈東旭隻來得及在賈張氏耳邊說了幾句就斷氣了。
秦淮茹聽此,人走燈滅,卻也想起丈夫的好,不由目光微暖。
“你也聽過,東旭他爹走那會,東旭比棒梗大不了多少,改嫁這事不是沒人勸過,但你知道,咱女人的花期也就那些年”
“你要想非議少點,你至少得等個兩三年”
“改嫁後,你想站穩腳跟,是不是得給人再生個娃,那會你多大年紀了?女人生娃又有多艱險你也是知道的”
“就算你能生,是男是女也不確定,如果生了女孩,人家能滿意?”
“而運氣好生了男孩,你又得養孩子操持家務吧,等孩子長大娶妻生子你能享福了又要等到多少歲?”
“但你看我,再辛苦個幾年,東旭結了婚,我可不就早早享了兒子的孝順”
賈張氏這番設身處地的分析,秦淮茹就算暫時沒那心也跟著她思路往那方向去享過。
確實,她今年27,守兩年寡,三十左右改嫁,一切順利第二年生個兒子,含辛茹苦到兒子二十多結婚生子,那也要五十多才能有福享,那有婆婆四十出頭就等吃等喝自在!
秦淮茹的認可在賈張氏意料之中。薑還是老的辣,她還沒發現她在跟著賈張氏思路的時候,有些東西就已經被帶偏了。
比如接受了兒子娶妻生子當婆婆的就有福享了。這未嘗不是賈張氏為以後繼續享福的算計。
當然,賈張氏也知道秦淮茹不是好忽悠的。這一切的前提是物質條件不能太差,不然秦淮茹當年也不可能拒了鄉下十裡八鄉的小夥巴巴嫁來城裡。
這點有要求,但秦淮茹過去眼界不行,對比鄉下過的好,這媳婦倒也好滿足。
賈張氏眸光微閃,語氣放緩,讓人幾分信服的繼續道。
“淮茹,棒梗過幾年也大了,你之前和東旭吵我也知道,咱家這幾年確實是艱難了點,東旭走前不就盼著考個三級工家裡好受些,哪想出了這意外…”
這是在點秦淮茹,賈東旭出事,她也有責任,做為一個母親,賈張氏沒有歇斯底裡的指責她這點,足夠激起秦淮茹最大的愧疚。
“媽,我…”
秦淮茹聲音輕顫,考核前些天,她和賈東旭確實吵的不好看,她哪能背負這樣的罪過。
賈張氏乘勝追擊。
“你放心,這事我不怪你”
但錯的就是你
“東旭在廠裡出意外,不管怎麼樣,到時候賠償肯定會有一份崗位的,就和東旭他爹當年那樣”
父死子繼
“等棒梗大了後就可以去接他爹的崗,但你知道這年頭困難,如果你能安心留在賈家,我意思是工作給你”
“這樣你有了崗位,戶口轉城裡是沒問題,棒梗他們戶口隨你也能落城裡來”
到時候家裡收入有了,一直缺的定糧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賠償款拜托一大爺,多少也會下來點,到時候你管家,咱們婆媳總能把孩子養大的”
養大了就能享福了。
話都暗示到這份上,秦淮茹眼睛微亮,按這說法,賈家的日子似乎反而好了起來。雖說這樣想有點對不起賈東旭,但就戶口和定糧一事確實是這個理。
尤其那工作一事,對羨慕何愛媛有工作的秦淮茹來說,更是說到心坎上了。
這場婆媳話談也是沒人聽到,要是旁人聽了,隻怕會震驚無比,賈張氏的聰明在這一刻簡直達到了巔峰。
她沒說怎麼當年老賈去世,她怎麼沒去頂工。照顧賈東旭脫不開身?可能有吧。
先借賈東旭一事激起秦淮茹愧疚,再提留下來的好處,先抑後揚,種種都是為了套牢秦淮茹留在賈家照顧他們祖孫。
這事能成嗎?
能的。因為賈張氏還有一點心知肚明卻隻字未提。那就是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情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才是套牢的關鍵。
當然,賈張氏更沒想到,這個關鍵還可以來的更恰到好處。
秦淮茹懷孕了!賈東旭的遺腹子。
那是隔天,秦淮茹心有動搖,但還未給肯定答複。結果第二天去洗衣服的時候,聞著香皂的味道反胃的作嘔,有經驗的張大媽一提,去醫院才確定了下來。
“你們不知道,當時回來賈張氏那又是不讓洗衣服,又是燉湯的,看的大院眾人好不習慣”
易家,吳翠蘭正感慨這事。
秦淮茹懷孕,也算一掃院裡的晦氣。
吳翠蘭更是開心,倒不是因為賈家,而是今天3月8日,可是兒子九歲生日,她當然希望有個好兆頭。
“提她家乾什麼,小寶來跨個火盆平平安安”
左右不過是走了兒子穩定兒媳的算計,易中海不想聽,端著裝了乾草木頭的鐵盆過來點燃。
點燃乾艾草和木頭寓意驅邪化災,兒子生日他可不想和現在的賈家沾邊。
吳翠蘭一聽也是,拉著兒子一起跨火盆除除晦氣,也不忘提醒易中海也跨跨。
而後火盆端廚房去了,一家也正式開始了午飯。
趁著火盆的煙味開鍋的一大盆米酒燒雞,還有一青瓜皮蛋湯。菜雖少但量大,三人吃也是豐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