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九陽其實不喜歡下雨。
因為下雨會讓他想起,有個女子還在一座清冷的祠堂中等他。
他沉默著在瀧浚河邊,先布置求雨的祭壇。
小白梨沒見過求雨,便坐在旁邊饒有興致的看。
不過她麵冷性子卻活,看了一會兒便頗覺無趣。
崔九陽心中有事,不願意說話,她隨便說了幾句,見崔九陽不理她,也不再開口。
豬頭、羊頭、雄雞,擺好。
其實三牲並不是強製要求豬牛羊,很多時候是要看儀式大小來選擇的。
如果要請天雷劈妖孽,那豬牛羊全須全尾擺在這裡未必足夠。
現在隻是求一場小雨變大雨,這些差不多也夠了。
收多少禮辦多大事,神仙也遵循這一樸素的社交禮儀。
有些神仙收了禮不辦事,便會臭了名聲,以後求他的人就少了。
這似乎是個奇怪的官場笑話,於崔九陽這些術士方士道士等來說,卻是通行的行業內職業道德。
三牲擺好,五穀奉上。
井水、河水、泉水、三水各三碗,總共九碗水一字排開。
貢品便足夠了。
接下來是法器。
雨師旗幡……崔九陽是沒有的。
畢竟他隻是個江湖術士,不是那些有道統的道士。
那些道士能憑借著道統千年積攢的影響力,溝通雨師求雨。
崔九陽這種……更多時候是溝通些未成氣候的小龍、蛟龍、魚龍、河中泥龍等……
請它們幫個忙。
這便與修為息息相關了。
崔九陽目前也就能跟河中龍君開個私聊,這也是為什麼非得到河邊來舉行儀式的原因。
畢竟登門拜訪,最能彰顯誠意。
沒有雨師旗,召龍幡也是可以的。
特彆是崔九陽丹田裡正有一化龍壁,源源不斷的往外釋放著沾染了龍氣的靈力。
在龍種的眼中,崔九陽已經可以算半個自己人。
雖然龍種大部分性情淡薄,並不熱衷於攀親戚,但總比冒冒失失一個其他種族上門要強得多。
崔九陽細心的將一片片鯉魚鱗貼在一杆黃色三角旗上放在一邊,這便是召龍幡。
又取了縣城四個城角處,四棟老房子的瓦。
將這四片瓦相互依靠,立著豎在地上,搭成落雨台,代表雨要下在這個地方,不要下偏了。
再將召龍幡立在這幾片陳年青瓦搭成的落雨台上,這整個祭壇便算是擺完了。
擺完之後,並不著急求雨,還要將體內陰氣邪氣引出一部分來,釋放到天上雨雲中去。
這一步需要萬分的謹慎小心。
崔九陽已經受到了陰邪入體的損傷,哪怕將陰氣引出體外也不能恢複他的壽命。
反而,引動陰氣,極容易再次損傷他的經脈。
不過好在自從被化龍壁重塑過經脈之後,他承受陰氣在體內亂攪的能力得到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