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織網的圖景在蕭追的意識中緩緩展開,無數存在層麵如星光般交織,每個光點都是一個完整的世界,每道連線都是深刻的連接。這種全景視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理解,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責任。
“我們看到的不再是單個文明或維度,”蕭追在網絡中共鳴,“而是整個存在的生態體係。”
紫萱的感知更加細膩:“每個存在節點都有自己獨特的‘存在頻率’,就像每種樂器都有自己獨特的音色。整個織網就是一首無限複雜的交響樂。”
雲逸的數據認知已經升級為直接的全景感知:“存在織網的健康度可以通過多個維度評估:連接密度、創新速率、智慧深度、愛的濃度...”
青陽的實踐感知發現了新的挑戰:“現在‘打架’要考慮整個織網的影響!一招一式都會產生連鎖反應。”
就在他們熟悉這種全景感知時,存在織網的核心檢測係統發出了溫和而堅定的警報。不是危險信號,而是倫理困境的提示。
“檢測到存在節點間的價值衝突,”冰璃的全息影像帶著少見的凝重,“不同存在層麵對於‘正確發展路徑’的理解出現根本分歧。”
第一個衝突發生在“永恒守護者”與“瞬間綻放者”之間。
永恒守護者來自一個時間近乎靜止的維度,他們相信存在的最高價值在於持久和穩定。“隻有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瞬間綻放者則來自一個時間流速極快的層麵,他們堅信存在的意義在於瞬間的強度和深度。“一萬年的平淡不如一刻的輝煌。”
這種價值衝突不僅停留在理論層麵,開始影響存在織網的實際運作。永恒守護者試圖延緩織網的進化速度,追求更加穩健的發展;瞬間綻放者則加速創新過程,渴望更加激烈的突破。
第二個衝突更加棘手:“自主進化派”與“引導成長派”的爭論。
自主進化派認為每個存在節點應該完全自主決定發展路徑,即使這意味著可能的選擇錯誤和痛苦。“自由的價值高於安全的保障。”
引導成長派則主張更加積極地引導新生節點的發展,避免重複已知的錯誤和痛苦。“智慧應該用於減少不必要的苦難。”
這個爭論直接影響到初心宇宙和其他新生維度的管理方式。
蕭追意識到,這些不是可以通過簡單妥協解決的問題。它們涉及存在的基本價值和目的,需要存在織網建立全新的倫理框架。
在超存在的見證下,存在織網召開了首次“存在倫理大會”。來自各個層麵的代表齊聚元網絡,不是通過形體,而是通過純粹的意識共鳴。
大會首先確立了基本原則:
1.尊重每個存在節點的獨特性
2.維護存在織網的整體健康
3.在衝突中尋求創造性解決方案
基於這些原則,代表們開始深入探討具體的倫理困境。
對於永恒守護者與瞬間綻放者的衝突,蕭追提出了“時間多樣性”概念:“就像生態係統需要不同生命周期的物種,存在織網需要不同時間尺度的節點。永恒的價值與瞬間的價值不是對立,而是互補。”
這個理解得到了雙方的接受。永恒守護者同意為瞬間創新預留空間,瞬間綻放者則承認持久價值的重要性。
對於自主進化與引導成長的爭論,紫萱創造了“腳手架式引導”模式:“就像建築腳手架,提供必要支持但不限製最終形態,在建設完成後自然移除。”
雲逸用數據證明了這個模式的可行性:“通過有限期的引導和逐步的自主權轉移,可以平衡學習效率和自由價值。”
青陽提供了實踐案例:“就像教徒弟,開始手把手教,後來隻給指點,最後完全放手。”
這些創造性解決方案展現了存在織網處理複雜倫理問題的能力。但更大的考驗很快到來。
存在織網檢測到一個新生節點正在走向自我毀滅的發展路徑。這個節點的文明選擇了一種極端享樂主義的生活方式,過度消耗資源,忽視長期可持續性。
“我們是否應該乾預?”這個問題在存在織網中引起了激烈爭論。
不乾預派認為:“每個節點有權利選擇自己的道路,即使是自我毀滅的道路。這是自由意誌的必然代價。”
乾預派主張:“作為更成熟的存在,我們有責任防止不必要的痛苦和損失。智慧帶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