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羊續走上高位,對於泰山羊氏的名聲威望必然大有益處。
可在羊李氏眼裡,以如今耽兒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就是沒有羊續,做出了《七步詩》的羊耽也早晚能成為當世名士,繼而反哺泰山羊氏。
羊李氏擺了擺手,開口道。
“此事就不要再提了,再者你弟弟比你聰慧不少,你能想到的事,依我看,你弟弟怕是早就想過了。”
羊秘點了點頭,長舒了一口氣,覺得心中的部分負擔落下了,答道。
“是,母親。”
“還有,彆忘了你弟弟所做的《七步詩》,你們兄弟一母同胞,就得相互扶持,可勿要學那袁氏兄弟內鬥,貽笑大方。”
羊李氏不忘再度開口提醒起來。
畢竟,羊秘是長兄,羊耽是幼弟。
如今初露弟強而兄弱的端倪,這往往就容易引發兄弟矛盾,作為母親的羊李氏忍不住再三教導。
羊秘聞言,卻不禁想起在離開雅集前羊耽所說的一番話。
‘榮光……同享之……’
這使得羊秘不禁啞然失笑,覺得自己的母親與弟弟都有些多慮,對於弟弟羊耽的變化,羊秘隻會感到由衷的開心。
羊秘不會說什麼漂亮話,不太擅長言辭的他隻是樸實地開口應道。
“母親,耽弟永遠都是我的弟弟。若有富貴,便同享之,若有危難,我這當哥哥就該為弟弟擋下,這個道理我是明白的。”
羊李氏滿是欣慰地說道。
“那就好,並且之後再有這些事,也不必跟我這個鄉野婦人說,去跟你弟弟說去,多聽聽你弟弟的想法……”
……
而這陽翟雅集,越發像是後世公園的象棋角,大量的中老年人那是聚著一團又一團的下棋。
這象棋所掀起的熱度,有些出乎了羊耽的預料。
蓋因這時代的玩樂項目本就不多,棋類本就是無數士人日常的一大消遣雅事,其中當數六博棋與圍棋的最是受歡迎。
曾經的“棋聖”劉啟與吳王世子下棋,下的可不是圍棋,而正是六博棋。
不過六博棋與圍棋雖並稱為“博弈”,但相對來說,六博棋的玩法技術含量遠不如圍棋,這也使得如今圍棋漸漸壓了六博棋一頭。
而象棋乃是一定程度脫胎於六博棋,其中又引用了“楚河漢界”,兩軍對峙行軍布陣的概念。
對於這一時期強漢諸多尚武成風的漢人而言,這象棋的布陣廝殺,簡直就是難以拒絕的誘惑。
“殺!”
“看我直取你中軍元帥……”
“區區逆境,看我妙手!”
“我這略施小計,可就引得你的騎兵入甕了……”
……
這一道道激烈的聲音,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一群名士在討論著關乎家國安危的大戰,實則卻是一群大多本就喜歡清談的士人在下象棋。
以至於黃昏漸至,往日該到了散場的時辰,這一群人仍沒有感到半點疲倦,反倒是連連催促婢女們提前安排好油燈蠟燭。
可惜,那些蠟燭不是用在那些貌美如花的婢女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