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更外圍一點的年輕士人們,就是想看,那也隻能是努力墊著腳,或者是尋幾塊石頭踩著遠眺。
然後,也有站著更遠一點的士人,那是連丁點縫隙都看不到了,急得是直跳腳。
很快,便有能看到全篇內容的士人雙目微垂,搖著頭地吟誦起了《洛神賦》全篇。
“中平四年,餘朝南陽,遊學洛川……”
這一幕,看得羊耽的酒都險些醒了,且被這一群老頭給包圍了,那是出也出不去,擠又不敢擠。
不是羊耽擔心大漢時期的老頭們不講道德,會玩什麼碰瓷之類的。
而是羊耽看著一個個老頭喘著粗氣,臉色激動得漲紅的模樣,羊耽還真怕一個激動過頭,直接送走幾個人,那不就麻了嗎?
不過,醉得有些發暈的羊耽倒是可以肯定一點……
自己的計劃算是成功,甚至稱得上是成功得有點過頭了。
《洛神賦》加上天下第一行書雙重疊加起來的殺傷力之大,對於當代士人而言無異於降維打擊。
這些“老”粉的反應,足以佐證隻需些許時間的醞釀,天下將無人不識泰山羊叔稷之名。
此時此刻,這一場酒宴上僅剩兩個焦點,一則是《洛神賦》石碑,一則是站在石碑前負手而立的羊耽。
袁紹沒有刻意往前擠,急於一時的觀摩《洛神賦》石碑,而是目光火熱之極的盯著羊耽,甚至覺得喉嚨有些發乾。
原本袁紹就頗為欣賞羊耽,否則不會折節下交,也不會主動出言招攬,還向羊耽許諾了謀主的位置。
可此刻,袁紹的腦海裡不禁浮現出了郭圖的口癖……
淺了!
淺了!!!
羊耽的價值,竟被我所看淺了。
他有傾世之才,不僅是謀略文學兩開花,還有這一手天下第一行書。
可以預料的是,羊耽將如朝陽一般不可阻擋地在士林中升起,成為無人不識的頂級名士。
名士與名士之間的差距,往往也是比人與狗的差距都大。
作為名士的名聲是傳於一郡,還是傳於一州,亦或是傳及大漢每個角落,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如郭圖這等不過是潁川名士,莫說到了其它州,就是去了本州其餘郡,也不一定有多大的影響力。
在這個以察舉製選官的時代,名聲是極其重要的,甚至是能在很大程度上轉化為政治資本的。
這《洛神賦》一出,或許隻需三五年的時間,那麼羊耽很可能就能成為名聲及十三州的頂級名士。
這等大漢名士,就是當朝大將軍何進都得禮遇三分。
若是能得羊耽的效忠,於袁紹而言,羊耽可就不僅僅是肱骨智囊,還是能披在外麵最華麗的衣裳,從士林中吸引來無數尊崇羊耽的人才來投。
這一刻,袁紹後悔了……
後悔昨晚態度沒有更強硬一點,甚至應該直接生米煮成熟飯的。
羊叔稷就是說不行,那也應該當做是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