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提及到諸葛珪之時,羊耽的表情為之一滯。
諸葛珪這個人還有一個更出名的彆稱,那就是諸葛亮生父。
且諸葛珪在曆史中就是在今年病故在任上,繼而讓諸葛亮兄弟隨叔父諸葛玄開始了在亂世顛沛流離的生活。
‘差點誤了大事!’
羊耽的神色微微一變,頓生緊迫感。
不提諸葛珪此人,本就是大漢官場上難得的好官。
即便是出於施恩諸葛亮的想法,羊耽也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諸葛珪病故在任上。
而在羊耽離鄉至今已是一月有餘,泰山郡是否有了什麼變化也不甚清楚,隻希望諸葛珪沒有在期間就病亡了才好。
回鄉!
‘儘快回鄉,且要帶著華佗一並回去!’
羊耽頓生了這個念頭。
作為泰山郡郡丞的諸葛珪能病故在任上,說明所患的必然是尋常醫者無計可施的重症。
而當世以醫術而論,華佗必然屬於第一梯隊,這怕也是為數不多能讓諸葛珪的活命法子。
這使得羊耽的目光一轉,看向著華佗,正色道。
“至於所需的錢糧如何籌措,以及藥材種植成功後如何物儘其用,耽心中也已有腹稿。”
“而當務之急,乃是儘快返回泰山郡,不知元化可願與耽攜手,為了蒼生萬民嘗試進行一番?”
羊耽顯然是徹底拿捏住了華佗的弱點。
“為了蒼生萬民”這幾個字都拿出來了,華佗頓感心潮澎湃,不能自已。
與羊耽相比,華佗自問不過是一無名小卒罷了。
承蒙泰山公子引以為友,還因自己的訴苦便如此謀劃以解困境,如何能不讓華佗感激涕零?
心悅誠服的華佗以著士人的禮節,朝著羊耽俯身而拜,道。
“華佗,願以一身醫術儘綿薄之力。”
羊耽略有些意外於華佗的反應。
這一拜,華佗無異於將自己置身於門客的地位。
旋即,羊耽連忙將華佗攙扶了起來,正色道。
“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我們明日就啟程前往泰山郡,還請元化早早做好準備。”
“好。”
華佗應道
緊接著,羊耽與華佗一同返回到醫館之內。
華佗向包括小黃連在內的三位弟子宣布了這個決定,詢問三位弟子可願追隨,三位弟子也是紛紛響應。
不過這草醫堂關乎周邊不少百姓,華佗也不願就這樣放棄,便決定讓吳普留下。
除此之外,華佗又給妻兒留了一封信後,當場就帶著樊阿與小黃連上了羊耽的馬車,一並往曹氏族地趕了回去。
待回到了曹氏族地,羊耽又分彆向羊李氏與羊秘引見了華佗,道出了儘快返程泰山郡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