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耽謙虛,那是因為羊耽並不想挾恩圖報,但張飛這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的一句助攻,卻堪稱是完美。
諸葛玄與諸葛三兄弟聞言,俱是一驚,下意識地看向難掩風塵仆仆的羊耽。
徹夜趕路二百餘裡……
張飛的此言一出,諸葛玄既是詫異,又是感動。
琅琊諸葛氏的先祖曾官至司隸校尉,但那都是兩百多年前的事情了。
如今的琅琊諸葛氏幾落為寒門,族內唯一任官的還是六百石郡丞的諸葛珪。
因而,諸葛玄想不到琅琊諸葛氏能有什麼被圖謀的地方,卻能被如此厚待,這使得諸葛玄的感激之心油然而生。
“不知足下可是與我兄長有舊?”諸葛玄想來想去,也隻能想到這個可能性。
若不是如此,諸葛氏哪裡有什麼地方值得被這般看重?
畢竟,諸葛玄對於泰山羊氏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世代有清正之名,羊續還擔任著南陽太守,論威望與影響力起碼是要比琅琊諸葛氏要強上許多。
不過,羊耽看到諸葛玄這顯得有些疑惑的反應,一時反倒有些詫異。
諸葛玄不認識我?
這還是羊耽離開陽翟後,第一次遇到世家中人是這般反應的。
不過羊耽念頭一轉,反倒是坦然了。
也是,或許是我的名聲未曾傳到徐州,又或是已經沒落的琅琊諸葛氏接觸到某些圈子的信息要比其他世家遲上許多。
‘看來,我距離天下誰人不識君還是有些距離的嘛……’
羊耽暗裡調侃了自己一句,然後開口答道。
“我對諸葛府丞敬仰已久,不過今日才是初見。”
諸葛玄略有些猶豫,但還是正色開口詢問道。
“在下琅琊諸葛玄,乃是諸葛珪之弟,心中由是感激足下,隻是心中卻有一惑,足下既與兄長非親非故,為何徹夜奔走,攜良醫至此?”
羊耽沉聲應道。
“若問緣由,可道一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今天下紛亂,貪官汙吏橫行,而諸葛郡丞就任以來,多施仁政,有安民之功,耽為郡丞治下之民,又豈忍見諸葛郡丞病重而無動於衷?”
諸葛玄看著眼前這位散發著無形魅力的俊美士子,心中既是感激更是佩服。
泰山多忠義之士也,如此也不枉兄長在任上嘔心瀝血地治政。
旋即,諸葛玄再度躬身行了一禮,不複追問,轉而道。
“公子之恩,諸葛氏必不敢忘。”
諸葛三兄弟見狀,也跟著叔父再度朝羊耽施了一禮。
羊耽在回禮之餘,這才有閒暇打量一番諸葛三兄弟。
由於年歲差異,這諸葛三兄弟並排而站,看著就像是三格信號。
其中作為長兄的諸葛瑾,已有幾分氣度,麵容稚嫩卻已有幾分堅毅之色。
論才能,曆史中的諸葛瑾雖稱不上當世一流,但心性卻是極佳,忠義之心不在任何人之下。
與孫權的關係被稱為“神交”,還留下了“生死不易”的典故。
不過,羊耽的目光僅僅是在諸葛瑾身上稍作停留,就看向了年僅八歲的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