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泥頭車”近期訪問文件:《第十區犯罪組織情況評估報告》】
【長時間停留字段:“經排查,‘藍色信號’組織於1650年至1662年間為......可疑分子運輸異常項目或帶有異常性質的生物體,由此導致組織內部發生多起傷亡慘重的事故後,暫時放棄了這種‘特殊業務’,轉向幫助跨區偷渡和成癮品買賣。據悉在第十區平淵市及......多個港口城市有秘密渡口,具體實地勘察報告詳見此(附內部鏈接)。”】
管理局的信息技術部部長麵對新呈上來的訪問記錄陷入沉思。
自從幾天前的驚嚇後,部長將有關泥頭車的信息都壓了下去,親自處理這件事。
如果說泥頭車之前的訪問還是興趣使然,現在這又是在乾什麼。
為什麼要查這些莫名其妙的信息?
要說他心中沒有懷疑是不可能的,畢竟這個賬號的行為相當反常,但外勤部和情報部的矛盾他清楚,假如這個賬號背後的使用者真的是他所想的那位,操作顯得古怪和幼稚倒也合理。
......畢竟這種事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隻不過這次動靜大了點。
然而此刻,他心中的懷疑不斷增加。
假如幫助那個叫做凱爾的小特工是為了向情報部示威,那利用臨時工,並且征召收容物來處理設施031的收容失效,就太過出格了。雖然對於這種層級的大人物而言,規章製度全都僅供參考,可這真的不合理啊......
不過,部長還沒有莽撞到立刻向上提出質疑。
能做到這個僅低於管理局議會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除了他自身能力夠強,人緣夠好,還靠著他能精確揣測上級的意圖。
這件事上萬一他猜對就是大功一件。
可萬一他猜錯了......
議員發起火來不是他能承受的,要是他恰恰惹到其中脾氣不好的那幾位......
腦中浮現的可怕情景令部長打了個寒顫,一把年紀的他實在承受不了這種壓力,摸著腦袋上沒剩幾根的頭發,不安地抖了一陣,最終他一個電話撥給了自己的熟人——外勤部的部長。
“是我,替我查個事情,不要告訴彆人......”
“這是你打算帶著部門站我這邊的信號嗎?”
“這是私事,就當我欠你個人情。”
“嗐,開個玩笑而已。說吧,神神秘秘要的乾什麼?”
“局裡或者其他組織最近在第十區的平淵市有什麼行動嗎?可能涉及一個叫做‘藍色信號’的犯罪團體。”
“等會兒——你出去一下,私人談話。”
外勤部部長趕走助理,在聽筒對麵把個人電腦敲得劈啪響。
過了幾秒,答案來了。
“沒有。”
“確定沒有?”
“要是有什麼作戰任務連我都不知道,無非兩種可能——你也知道是哪兩種——要麼那幾位議員,要麼那支機動隊。”
果然如此。
信息部部長定了心神,腦中的天平徹底倒向“泥頭車是個冒牌貨”這一側。
這意味著有個冒名頂替者混進了管理局的內網!
對方訪問的信息很可能是實際身份相關的內容,順藤摸瓜,就能把這個人抓出來!
意識到嚴重性,他迫不及待地張口,打算將這個秘密告訴自己在局裡的利益盟友:
“我剛剛發現了一件事,很嚴重的事,說出來你千萬彆害怕。”
“什麼事?”
“那個鬨得滿局風雨的泥頭車是個——”
“叮鈴!”
熟悉的信息提示音像一柄錘子砸在部長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