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上午,爸爸媽媽從城裡休假回鄉下看望爺爺奶奶還有小唐辰,自然是帶了各種新奇的玩意兒還有好吃的,每次這個時候都是小唐辰最開心幸福的時刻,因為可以見到爸爸媽媽,還有好吃的好玩兒的。小唐辰坐在椅子上,拆著各種新奇的玩具,有拚圖,有玩具車,還有一些看不懂的小玩具,大概也是些益智類玩具吧。而爸爸媽媽則是幫著爺爺奶奶忙前忙後,準備著中飯,一家五口人其樂融融吃了頓豐富的中餐,可以說也是小唐辰記憶中最欣喜的片段了。
到了下午,爺爺奶奶沒有去田裡,而是五個人在家門口曬著太陽,今天的太陽並沒有很熱,反而帶著一絲微風吹拂過的涼爽感。年幼的小唐辰聽不懂大人的對話,隻知道他們聊得很開心,他也就跟著一起笑,傻乎乎的確實很可愛。時間很快又到了傍晚,今天沒有聽爺爺的故事入睡,小唐辰擠在了爸爸媽媽中間,想要聽爸爸媽媽的故事。
爸爸也是很耐心地跟兒子分享城裡的所見所聞,高樓大廈,汽車川流不息,跟鄉下的景象是完全不同。在爸爸的描述裡,城市裡的房子不僅大大的,還是高高的,而且牆的顏色也都是雪白的,不是黃黃的老舊牆皮,小唐辰聽得瞪大了雙眼,問爸爸:“那小車車比我這個玩具車還要好看嗎?”媽媽溫柔地說:“辰辰,等你長大了,你也會有屬於你自己的小車車,那可不是玩具噢!”
“哇!我也有車車啦!”小唐辰激動地叫了起來,接連問道:“爸爸媽媽,那我會不會有自己的大房子?超大超大的?”爸爸摸著唐辰的頭說:“那就要看我們家辰辰的本事啦,能不能賺很多錢去買大大的房子”小唐辰握緊那小小的小拳頭,對著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相信我,我要賺很多很多大金子給你們買房子!”爸爸媽媽聽到後不禁被逗笑,同時也是感到心頭一暖,雖然是孩童的玩笑話,但卻很真心實意。
媽媽想到這兒也是心頭一震,對唐藺說:“老公,你說要不要早一些把辰辰接到城裡去?早點適應起來,以後讀書就在城裡讀,文化接受的程度可以更好一點?”唐藺沉思了一會兒,點了點頭。在那個時候,村裡的教育水平確實遠遠不如城裡的學校,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是有很大的差異,更彆說教學環境了。
當時村裡並沒有設立學校,村裡的孩子如果要上學是要走蠻遠的路,或者是家裡騎著自行車好幾裡路才可以到學校,而且大多家庭的父母並沒有那麼充裕的時間去接送孩子,尤其是農忙的時候,所以孩子們都是組團一起走路上下學,那個時候沒有校車,村裡沒有這個條件去租用校車。
唐藺跟妻子商量之後,決定把小唐辰接到自己身邊,一來是孩子慢慢長大,更需要父母的教育以及陪伴,二來就是為之後孩子上學提前做好準備,不僅僅是適應性,還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普通話。於是二人跟小唐辰的爺爺奶奶商量了一下,決定在唐辰四歲末,接到城裡,由他們自行照顧唐辰。
爺爺奶奶也答應了,雖然很不舍,但他們知道,不能讓孩子缺乏教育,讀書是步入社會立足的唯一途徑。於是他們很認真地問了小唐辰,願不願意跟著爸爸媽媽去城裡讀書,小唐辰沒有太多的思考,用力地點點頭說:“我想要去城裡!”
就這樣,四年的鄉下時光很快結束了。
這一年正值九九年夏,小唐辰帶著憧憬和激動,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坐著大巴車,一路顛簸,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大城市,一切的一切都充滿了新奇跟未知感。
與此同時,太湖市的洪誌山村,一個女娃呱呱落地。
喜歡生活得繼續請大家收藏:()生活得繼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