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徐晴,剛和丈夫結婚當日,他便前去打仗遲遲未歸,待好不容易歸家後卻帶回了戰友遺孀,住在隔壁。
他這丈夫對待彆人比對待原主還好,彆人的孩子當自己的親生孩子對待,冠冕堂皇的說著照顧,實際上早就勾搭在一起。
原主在家照顧父母,種田,還幫扶丈夫帶回來的女人和孩子,結果還受他嫌棄,他自己倒是一分錢都沒給原主。
原主就像是田裡的老黃牛一般,為這個家操持,蹉跎大半輩子…最後被男人趕出家門,凍死在外。
【原主心願;離開男人,讓他們沒有好日子過!】
……
徐晴一來,一個半大小夥就跑過來,舉著信打開就念。
“徐大嫂子,你家男人過兩日要回來了。”
小夥子聲音大,附近的鄰居都聽到了,笑著說恭喜,丈夫出去三年總算回來了,她的好日子就要來咯……
徐晴連連道謝接過信,還難得大方的給了一塊方糖給小孩。
勞作一天回到家,她便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公婆,公婆在丈夫回來前還是對這個勤快媳婦很滿意的,之後兒子回來後便覺得自己孩子優秀了,看不起這個整日在田裡打轉的媳婦。
婆婆高興地多煮了半碗米,又拿出香腸臘肉割了一小節,一家人大半年總算沾了葷腥。
徐晴這兩天哄著婆婆給錢買點新布料,給回來的丈夫做兩件新衣服,看清楚她從哪裡拿錢後,便計劃著改日把錢都偷走。
過了三日,丈夫周誌遠帶著戰友遺孀張瑩瑩還有兩孩子回來了,這可給一家人看傻眼了。
“媳婦,這是我戰友的老婆,要不是為了救我,他也不會死,這份恩情我們得報答人家,她娘家也沒人了,孤兒寡母的我不能不管……”
他拉著徐晴在屋內一陣叨叨,意思就是想留下三人在隔壁住下,這也好多看顧。
她聽了會兒,假裝思考後,點頭同意。
“這救命的恩情比天大,我們不能當白眼狼,你拿出點錢來去隔壁翻修一下,好讓嫂子住的舒坦。”
“不愧是我媳婦,就是明事理。”
他笑嘻嘻地和徐晴在父母麵前說了好些話,才勸動周父周母同意下來。
這村裡啥事都穿的快,沒半天就有人在田地裡問她,周誌遠回來帶著女人孩子怎麼回事。
她們同村可都是看在眼裡徐晴是個勤快人,平時乾活從不偷懶,孝順長輩,紛紛為她打抱不平。
她笑著同人解釋,隻是報恩的關係。
周誌遠回來後每每想跟徐晴休息時,張瑩瑩總要出點狀況,一會兒家裡煤油燈沒了,一會兒孩子哭鬨,總歸是不讓人歸家。
徐晴笑嘻嘻地也不在意,還把家裡的東西往人跟前送,婆婆倒是阻止,他好大兒就跳出來,說自己欠了人命,給點東西怎麼了。
背地裡她散出謠言去,二人不清白,夜夜都在一起,老是不回家。
鄰居們也有不少人看見他夜裡進院,久久未出,這傳的有鼻子有眼的,村裡人看他的眼神都奇怪起來。
周誌遠是對張瑩瑩心動,但一直沒有實際行動過,張瑩瑩柔情似水,一雙媚眼勾魂,自家那麵黃肌瘦的土媳婦哪裡比的了。
礙於兄弟剛走沒多久,又有了傳言,他倒是懂得避嫌。
徐晴自然見不得這“有情人分離”,便在張瑩瑩又一次不舒服時,給二人來了劑猛藥,成全了這對有情人。
彆說,這周誌遠還真有兩下,她一劑藥下去,二人奮戰到天明,動靜之大,家裡父母,隔壁鄰居全都驚動了,都是過來人,這動靜誰不知道在乾嘛。
徐晴眼含淚水,坐在門前不發聲直哭,都說行事時不打擾,以免驚嚇後萎靡不振,也就闖進去拉人,周家父母尷尬無比,臉都羞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