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仁又可惜到可惜就是蘇聯沒拿到,“就是慈父太不會裝太正直,你至少裝一下吧援助拿到手再說呀!援助沒分到,還搞了個莫洛托夫計劃,這純純的放血包嗎?這是。”
馬歇爾計劃19481952):
美國策略:
表麵:“歐洲複興援助”人道主義)。
實際:
綁定美元經濟體係,遏製共產主義擴張。
要求受援國開放市場,削弱貿易壁壘。
成果:
西歐經濟迅速複蘇西德、法國、意大利gdp飆升)。
漂亮國影響力:歐洲政治、經濟全麵倒向西方。
莫洛托夫計劃19471950s):
蘇聯策略:
表麵:“社會主義互助”對抗馬歇爾計劃)。
實際:
經濟援助東歐衛星國波蘭、匈牙利、東德等)。
但條件苛刻:
必須接受蘇聯政治控製。
經濟結構強製調整為重工業優先。
結果:
東歐經濟恢複緩慢,民生凋敝。
蘇聯放血:自己經濟也不寬裕,還要硬撐援助。
俊仁的毒舌總結:
“馬歇爾是‘給錢換市場’,莫洛托夫是‘給錢換聽話’——慈父啊,你哪怕裝一下‘自由民主’呢?先騙到錢再說啊!”
斯大林為何拒絕馬歇爾計劃?
表麵理由:
“這是美帝國主義的糖衣炮彈!”防止西方滲透)。
真實原因:
意識形態潔癖:不願讓東歐國家接觸西方市場。
控製欲太強:怕援助附帶政治條件,削弱蘇聯權威。
經濟誤判:低估馬歇爾計劃的威力,以為東歐能自給自足。
俊仁的吐槽:“慈父啊,你哪怕先拿錢發展,再慢慢算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