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長壽呢,我們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彭祖,他是先秦道家始祖,傳說活了803歲。
“彭祖本名籛鏗,其父名陸終,其母一胞六子,均是刨肋骨而生,彭祖為第三子。他之所以被稱為彭祖,是因為其封地在徐州彭城,其後世子孫便以彭當姓。彭祖,即彭氏之祖。
“彭祖生於堯舜之時,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在堯時即被舉用,在舜時為其任命的22位大臣之一。傳說他一直活到了殷商時期,800餘歲才終。
“可是,人真的能活那麼長嗎?想想,要是彭祖這樣長壽的人能多幾個,也許就不存在曆史懸案了;也許我們的甲骨文就不用再破解了;我們的傳承應該會更完整。
“傳說彭祖一生娶了49位妻子,應該子孫無數,可是不知為什麼,沒有一個能遺傳到那非同尋常的長壽基因,真是遺憾。
“我記得有一部電視劇裡主題曲曲名曰‘我真的還想活五百年’,跟彭祖的壽命相比,他的願望還不算太奢侈……”
聽了這話,元儷不由輕笑,轉頭看姥姥,臉上也掛了笑意。但酈原似講上了癮,還在繼續。
“其實,彭祖即是傳說,沒必要證個是非短長,可有些學者還是覺得必須得有個說法。於是,便有了比較令人信服的兩種說法。
“第一種是說人壽是國祚的一種以訛傳訛的變稱。與夏商並存有一個大彭國,國享800年,說彭祖活了800歲,其實就是大彭國的國祚年數。
“還有一種,就是夏朝時有‘小花甲’計歲,即60天計一歲,一年就算6歲還餘5天,800歲折算下來,其實也就130多歲而已。”
“姥姥,您的年齡按‘小花甲’折回去的話,應該也有400餘歲了呢。”
酈原剛一說完,在場的人都笑了起來。元儷一邊笑一邊還說著,情緒也放開了。
“酈老師,我感覺這種說法有問題。假如夏朝時有這種計歲法,彭祖應該不是個案,夏朝應該多的是‘長壽之人’,可是怎麼沒見記載?史載他早為堯臣,曆經舜、夏朝、商前期,舜屬五帝時期,整個五帝約900年,平均每帝180年,夏朝統治約470年,商前期自盤庚止,約公元前1300年時,是300年,從舜到商前期,能足數800年有餘的。假如他活130多歲,就算能活過舜治時期,也肯定夏朝初就沒了。”說著,又皺眉,“那個按國祚的說法有問題,那個大彭國原址在哪兒,又怎麼與彭祖聯係起來的?不是按‘彭’字杜撰的吧?
“其實吧,我也覺得即是傳說,又何必如此較真?不過這‘小花甲’說法倒也有趣,我今年20歲零4個月,折算回去的話,姥姥,我都123歲多了!”
元儷前麵的說話聲音並不大,最後的兩句倒挺響亮。聽著一個童音未儘的人說自己“123歲”,全場又一陣大笑。姥姥本不是熱鬨的性子,現在也不由笑咳了好幾聲。
元儷連忙拍拍她的背。“姥姥,人說,笑一笑十年少。您剛才都笑了兩回,縮回去20歲了呢!”
姥姥又咳幾聲,有心說外孫女幾句,卻又說不出話來。
酈原也輕咳了一聲,“要是彭祖真是活了130歲的話,雖然難得,那倒也不算頂尖。有一副對聯說的就是壽數‘花甲重開,又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還多一度春秋。’姥姥,您知道這位壽星有多大歲數了嗎?”
元儷在姥姥耳邊嘀咕一聲,姥姥一想,果然不錯,連忙作答,“壽星141歲了。上聯說花甲重開。花甲之年是60歲,重開是兩個60歲,合起來是120歲,再加上三七歲月是21年,總共141歲;下聯古稀雙慶。古稀之年是70歲,雙慶是兩個70歲,合起來是140歲,加一個春秋就是加1歲,總共還是141歲。”
“姥姥博學。還有……”
酈原還沒說完,就被華歆止住了,“酈大哥,你彆全講完呀,給我們也留點話頭。”
酈原退下,然後華歆就上了場。
“姥姥,酈大哥雖然讓您笑了,但他講的不算真正的故事。我就講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故事,給您聽聽,您也評判一下。
“姥姥,我出自一個醫術兼藝術的家族,從小都要背誦大量的中藥名,死記自然不行,我父親就講關於藥名的故事給我聽,一個故事下來,便將藥名性能主治都記下了。姥姥,今天我給您講‘女貞子’的故事。
“相傳秦漢時期,有個員外家的女兒,秀外慧中,才貌雙全,年方及笄,芳名遠播。員外視之為掌上明珠,當然,也視之為升官發財之資本。他千挑萬選,為女兒選了丁縣令之子做夫婿。丁縣令的這個兒子無惡不作,就是個紈絝子弟,女孩看不上,她早就與府中一位教書先生傾心相戀,約誓白頭。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孩抗爭不力,在嫁娶之日,於閨房之中撞牆而死。
“教書先生也被逐出了府外。幾年間,他思念女孩,為情所困,麵容憔悴,白發叢生。
“這年秋天,他又到女孩麵前憑吊。竟見一棵小樹長於墳前,且已結了果實,其色烏黑發亮。小樹於風中搖曳,顧盼生姿,頗似女孩生前倩影。先生不由淚目。
“忽然小樹婆娑有聲,果實落於他身旁,似是感喟他深情。他拾起果實,毫不猶豫放入口中。果實入口味甘微苦,直沁心脾。
“以後他每日必來,精心育樹,食果充饑,並寄哀思。慢慢,小樹終成大樹,生機盎然。而先生則白發轉黑,麵容複少。
“他百感交集,於樹前吟詠:‘此樹即尓兮,貞潔無暇兮,杆知吾心兮,葉乃吾衣兮,果好吾糧兮,影名吾身兮,相依為命兮,永不分離兮!’
“然後先生果然終身未娶,最後依樹長眠。以後,為紀念這位追求真愛的貞烈女子,此藥用之果便被名為‘女貞子’。
“姥姥,我覺得,相愛的兩個人,未必殉情就是至摯之愛,一方身死,一方於塵世間煎熬,拒絕誘惑,對愛曆久彌新,矢誌不渝,幾十年如一日,堅守信誓,任他塵土滿天,心中淨土一片,才尤為難得。”
喜歡華山畿之雪傾請大家收藏:()華山畿之雪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