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我現在不能答應你,因為沒看到那孩子。”
“如果孩子爭氣,那就不說彆的。”
張老爺子一錘定音。
此時張陽已經進了屋,難聞的味道像潮水一樣湧進鼻子裡。
床上躺了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十分瘦弱,穿得邋裡邋遢,閉著眼睛,呼吸有些微弱。
三嬸可憐巴巴地說:“這是我們家唯一血脈,您一定要救救他!”
“我不能在這兒救他,你們家衛生條件太差了。”
“神醫,這話是什麼意思?我們家哪兒差了?我一直儘力收拾。”
三嬸覺得張陽是在侮辱自己,瞪著眼睛語氣中充滿不善。
村長站在屋門口說的:“你收拾了個啥?我站在這兒都能聞到那股子味。”
“實話告訴你,神醫可是張家家主,能進你這門,說這話就不錯了,你還不聽。”
村長一頓嘲諷,三嬸不僅沒生氣,反而瞪著眼睛看著張陽,就好像看一塊金子一樣。
“原來是有錢人哪,那可太好了。”
“彆說這些了,馬上把你孫子轉移到我家,我在那兒幫他診治。”
“那你要不要錢?我們家可沒什麼錢。”三十又開始裝可憐。
“你是要孫子還是要錢?我真服了你了。”
村長被三嬸氣得直翻白眼。
三叔也覺得老婆子做得過分,從皮箱裡拿出幾百塊遞給張陽,張陽擺擺手沒事。
村長抱起孩子,眾人出了門口,張陽請三嬸站住。
“你們老兩口就在家待著。”
“可是我孫子,萬一你拐跑了怎麼辦。”
“要麼你就聽我的,要麼你就把孫子抱回去,讓他等死。”
……
把孩子放到床上,張陽繼續施針,這次速度明顯慢了很多,時間長了很多。
等張陽從屋裡出來,臉色明顯蒼白,張老爺子關心地問道。
“大孫子,你要身體不舒服,咱們就休息一下,千萬彆累壞了。”
“是啊是啊,你可千萬注意身體。”
村長也不聽勸者張陽擺擺手說道:“沒什麼太大的事兒,以我的能力,一天診治三個四個不成問題。”
喝了口水,大家在門口邊喝邊等。
一直等了兩小時,孩子才緩緩睜開眼,把銀針拔下來。
小男孩望著周圍陌生的環境問:“我想問一下,這是什麼地方。”
“這是我家,我把你抱過來治病。”
張陽剛說完,村長便湊到床邊把情況說了一遍。
小男孩掙紮著想站起來給張陽磕頭,被張陽摁住:“你身體比較虛弱,躺著吧。”
小男孩沉沉睡去,村長湊過來說道。
“這孩子怎麼這麼長時間才醒。”
“身體太虛弱了,我估計他爺爺奶奶沒給他吃過好吃的。”
“這不能啊,三嬸家雖說過得困難,可你要說連斤肉和雞蛋都吃不起,也不可能。”
“這還用問,肯定是老太太舍不得給孫子吃。”
張老爺子在旁邊冷冷地說著。
“要是這樣,那我改天得找三嬸談談。”
“這孩子跟著三十不會有大出息的,等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