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分類。根據評估結果,將所有人分為四類。”
林墨的手指在屏幕上劃過。
“A類,特殊人才。包括但不限於工程師、醫生、科研人員、高級技工。這些人,是新城發展的核心動力,直接由科學院、兵工廠和後勤部對接,提供最好的待遇和工作環境。”
“B類,戰鬥人員。所有具備戰鬥經驗、身體素質出眾、意誌堅定的人,都歸入此類。他們是衛隊和預備役的兵源,由鐵山你親自去挑選。”
“C類,普通勞動力。這是占比最大的一部分人,他們將是新城建設的主力軍。趙工的工程隊,還有後續要開辟的農業區,都需要他們。”
“D類,非勞動力。老人、孩子、以及因傷病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他們會被妥善安置,由新城統一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套完整而清晰的人員管理方案,呈現在所有人麵前。
從篩選到分類,再到具體的崗位安排,幾乎考慮到了所有方麵。
趙工和鐵山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欽佩。
他們還在為得到大批人手而興奮,林墨卻已經想到了如何將這股龐大的力量,條理分明地融入新城的體係之中。
這份遠見和縝密,讓人感到十分的安心。
“我隻有一個原則。”林墨的聲音在安靜的會議室裡響起,“按勞分配,多勞多得。”
“在新城,貢獻越大,得到的就越多。無論是更好的食物,更寬敞的住所,還是更高的待遇。”
“我不管他們以前是哪個勢力的,到了新城,就隻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新城的居民。”
林墨說完,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整個會議的基調,已經徹底定下。
從彈藥擴產,到城防升級,再到空中力量的革新,最後是科研方向的突破和人口整合的宏偉藍圖。
一場驚險的守城戰之後,新城非但沒有傷筋動骨,反而在林墨的規劃下,展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戰爭潛力和發展前景。
“我沒問題了!”陳景教授第一個表態,“我這就去準備項目組,等燈塔的人一到,‘喪屍雷達’項目立刻啟動!”
“我也沒問題!”趙工和鐵山異口同聲,聲音裡充滿了乾勁。
林墨點了點頭,看向夜鶯:“會議內容整理成文,下發到各部門。”
“是。”
“散會。”
眾人陸續起身,帶著滿腦子的計劃和一身的乾勁,快步離開了會議室。
原本因為大戰而有些凝重的氣氛,此刻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熱火朝天的建設熱情。
會議室裡,隻剩下林墨和夜鶯兩人。
“老板,船長剛剛發來通訊,詢問下一批人員轉移的時間。”夜鶯彙報道。
“回信過去,明天一早,我們就派運輸隊過去。”林墨想了想,又補充道:“你再去發個通知,在新城招募兩百士兵補充衛隊,後續的轉移行動,讓新兵分批參與,儘快熟悉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