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遠星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從來都不是金融運作,而是林墨本人,和他手中那些層出不窮的技術。
“我明白了。”薑憶抬起頭,眼神裡的迷茫和擔憂散去,“林董,您需要我做什麼?”
她不再質疑,不再猶豫。
她意識到,自己要做的,不是用傳統的商業思維去限製林墨,而是要成為他手中最鋒利的那把刀,將他腦海中那個宏偉的藍圖,精準地變為現實。
“很好。”林墨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他回到沙發上坐下,拿起桌上的一支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下幾個關鍵詞。
“第一,精密製造。”
“細胞序列打印機的量產,需要全球最頂級的工業母機和超高精度的零部件。華夏在這方麵有短板,我要你用錢,去把這些短板補上。”
“全球收購那些擁有核心技術,但陷入經營困境的精密儀器公司、機床廠。能買的就買,不能買的,就花重金把他們的技術團隊挖過來。”
薑憶飛快地記錄著,心頭巨震。
這不是簡單的商業並購,是在用資本的力量,強行整合全球的頂尖製造業資源。
“第二,半導體。”
林墨寫下第二個詞。
“我們未來的所有設備,都需要定製化的超級芯片。我不想被任何人卡脖子。我要你成立一個半導體事業部,在全球範圍內招募最頂尖的芯片設計專家。”
“同時建造自己的晶圓廠,打造從原料到成品的完整產業鏈。”
薑憶的手微微顫抖。
如果說精密製造還是在補短板,那麼進軍半導體,就是直接向科技領域最核心、競爭最慘烈的山巔發起衝鋒。
“第三,材料。”
“第四,人工智能。”
“第五,航空發動機。”
林墨寫下的這些詞,每一個都代表著一個萬億級彆的龐大產業,每一個都足以讓任何一家商業公司傾儘全力。
而現在,林墨要同時在五個領域發動總攻。
“林董……”薑憶的聲音有些乾澀,“這五個方向,任何一個都需要海量的資金和時間投入,我們這一千多億,恐怕……”
“不夠?”林墨抬眼看她,“那就再去賺好了,華爾街那麼多錢,夠我們花的。”
“……”
薑憶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如何反駁。
華爾街是有錢,但那些資本又不傻,怎麼會心甘情願掏錢。
而且還是給一家華夏公司掏錢。
但是轉念一想,這次做空不就是從華爾街口袋裡掏錢嗎,雖然乾趴下了一個輝瑞基因,但整個華爾街類似的項目不計其數,一個一個打過去,還真有用不完的錢……
“不過你說得對。”林墨話鋒一轉,“一千億的確鋪不開這麼大的攤子。這樣吧,先從精密製造和材料入手,有了好的材料才能打造更精密耐用的工業母機,才能更好的推進其他項目。”
“你去收購一家鋼鐵公司,手續方麵我來解決,相關配方我也會給你,你要做的就是做好前期準備,確保可以第一時間開爐煉鋼。”
聞言,薑憶心頭一震。
合金配方?
林董連這東西都有?
但她知道,不該問的彆問,當即回道:“明白了,我這就去辦。”
說話間,林墨的加密手機響了起來。
是趙振國打來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