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度那是什麼概念?那是火箭發動機噴口的溫度。
陳景教授的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反問:“用途呢?這麼高的溫度,是想造什麼?”
“發動機,還有一些工業設備的特種核心部件。”林墨沒有隱瞞。
這些東西,都是他為現代世界那邊,即將開始的工業大躍進準備的技術儲備。
陳景教授低頭沉思了片刻,點了點頭。
“理論上可行,但對材料的基底和晶體結構要求完全不同。深海合金追求的是常溫下的強度韌性和抗壓性,而超高溫合金,追求的是熱穩定性和抗蠕變性。”
“第二種呢?”陳教授追問。
“超高硬度合金。”林墨繼續說道,“用來製造工業母機的刀頭。”
“林先生,您的要求可真是一點都不低啊!”
陳景教授苦笑著搖了搖頭,打開電腦,翻出一個名為‘祝融’的文件夾。
“你說的耐超高溫合金,我之前倒是研究過這方麵的項目,我管它叫‘祝融’係列。”
“這是為一個空天飛機項目準備的,目標就是在三千度的高溫下,還能維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結構強度。”
他打開文件夾,裡麵是一張張更為複雜的設計圖和理論模型,比深海合金的資料深奧了不止一個檔次。
“我們當時正準備製造第一批樣品,可惜災變爆發了,我隻來得及拷貝部分資料。”
陳景教授的語氣裡帶著深深的惋惜,像是在說一個夭折的孩子。
“好在相關設計思路我還記得,給我一點時間,就能把祝融係列全部複刻出來。”
接著,他又打開另一個文件夾,名稱是“玄金”。
“超高硬度材料,我也有。”
“以碳化鎢為基礎,加入了微量的鋨和銥,通過超高壓燒結成型。理論硬度可以達到莫氏9.8,僅次於金剛石。玄金的資料完整度要高一些。”
陳景教授抬頭看向林墨,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但是林先生,這兩樣東西的製造難度比深海合金高了不止一個量級。”
“‘深海’需要的真空爐和萬噸鍛壓機,已經是國之重器。而要造出‘祝融’和‘玄金’,需要的設備,災變前全世界都沒幾台。”
“比如‘玄金’的超高壓燒結,需要能提供穩定在10個吉帕斯卡以上的壓力環境,那相當於一萬米深海的壓強。這種設備,災變前都隻有兩三個國家的最頂級實驗室才有。”
周圍的研究員們聽得倒吸涼氣。
他們終於明白,為什麼這些逆天的材料,會被丟在文件夾裡吃灰了。
空有屠龍之術,世上卻無龍可屠。
更悲哀的是,他們連打造屠龍刀的條件都沒有。
實驗室裡的氣氛,從剛才的亢奮,瞬間跌落到冰點。
然而,林墨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他隻是靜靜地聽著,等到陳景教授說完,這才開口。
“陳教授,您說的這些困難,我明白。”
“但是,這都不是問題。實不相瞞,您之前給我的深海合金配方,我已經通過自己的渠道在進行試生產了,相信很快就能有第一批樣品。”
“啊?”
陳景教授懵了。
你這渠道是不是太硬核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