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籍道:“都司出任禁軍都宣撫使自是眾望所歸,如今已是萬事俱備,隻欠今遭河北一戰之東風。隻須此戰驅除燕賊,收複霸州,都司得勝還朝,執掌天下兵馬便是水到渠成了。”
程備道:“不錯,是以議來議去,要緊之處仍在這一戰。這一戰於都司,隻能勝,不能敗。”
陳封看看程備,又看看樂籍,道:“有你二人讚襄,這一戰我豈能不勝?閒話已久,你二人便說說,周潤安若取下大城,燕人將要如何?我又要如何應之?”
話至此忽有親兵入帳,送來飯菜。軍中飯菜自是粗陋,三人卻不在意,餓了一日,便即狼吞虎咽起來。雖是吃飯,卻未誤了議事,隻聽程備道:“我若得了大城,便可直趨信安,斷燕軍糧道。失了大城,清州燕軍也是孤軍突懸,唯有撤兵一路可走,他為防我攻取信安,多半要退往信安。若退往信安,必經釣台寨,都司何不命周潤安取下大城後,便遣一枝兵馬去往釣台寨設伏。如此,縱然不能儘數殄滅清州燕軍,也可大挫他銳氣。”
陳封略一思索,點頭道:“確是好計,清州燕軍倉皇之下定然不防,當可大破燕賊。我隻慮周潤安不能儘快攻下大城,再者縱然攻下大城,隻怕天樞衛折損甚重,清州燕軍畢竟不在少數,若是天樞衛可用之兵不多,隻怕也難以勝過燕軍。”
程備道:“都司放心,清州燕軍倉促撤軍,非一時半刻可就,周潤安當可從容調兵,再擇一險要地勢設伏。我以有備算無備,縱不能得全勝,想來也不致敗陣。卻也不能教燕國賊子在我大鄭國土之內來去自如。”
陳封拍案道:“說的好,也要教燕賊心有忌憚,不敢輕易再犯我疆土。無患便遣快馬傳令給周潤安,勿要走了賊子。”
程備道:“都司莫急,待議過事我便遣人傳令,定不誤事。”
陳封道:“嗯,還要議一議得了大城後如何調兵,便一並傳令也好。”
樂籍道:“都司莫忘了已調長豐鎮、張家寨兩千兵馬前往大城。若失了大城,清州燕軍萬不敢孤軍去打莫州、河間,此二處兵馬又何必撤回?都司何不命這二處兵馬一並聽從周潤安調遣?有這兩千兵馬,周潤安守大城、設伏兵,又可從容許多。”
陳封道:“不錯,我險些忘了,辨章所言極是。無患便依辨章所言一並傳令給他幾處便是。”
程備應了。陳封又道:“清州燕軍本不足慮,要緊處是在霸州燕軍。他得了一場大勝,士氣正盛,縱然失了大城,隻怕也不肯輕易甘休。”
程備道:“大城若失,燕軍糧道危矣。以我之見,燕人有三條路可走。”
陳封道:“哦,是哪三條路?”
說話間三人已吃完飯,命親兵收拾了,程備才道:“其一,糧道難保,燕人再難進兵,或要就此舍棄霸州,全軍退回燕國去。他或拒信安固守,以待日後來犯。然信安城小,又無險可守,若遣大軍據守信安反得不償失,隻怕他一並舍棄信安,無功而返。”
“但燕人十餘年犯我疆土皆未能得霸州,今番一朝得逞,隻怕不肯輕易退去。若非萬不得已,我料燕人不肯走此路。”
樂籍道:“我亦以為燕人斷不肯罷休。他若退兵,須防我大城兵馬斷他歸路,又要防我大軍追趕。我軍今日雖敗,仍有五萬大軍,豈能教他輕易退去?兩軍兵馬相當,慕容不離雖是當世名將,退兵之時豈無疏漏?若一著不慎,便致一場大敗,他豈能不慎之又慎?”
陳封道:“不錯,慕容不離定然心有不甘,不肯罷休,隻怕也不敢輕易退兵。他若能再勝我一戰,教我不敢追趕,才可從容退去。如此,大城縱使出兵攔截也可無慮矣。”
程備道:“燕人若不退兵,還有第二條路可走,便是不顧糧道,揮軍直進。他今日得一場大勝,正可乘勝進兵,若能再勝我軍,渡過易水,便可直取河間。若被他得了河間,他一時糧草無憂,便可不必再顧及信安糧道,反可回頭攻我雄州。且不說他能否攻下雄州,隻被他攻入雄州境內,安肅便為孤城,遲早落入賊子之手。那時他再辟安肅為糧道,便可在我大鄭境內縱橫馳騁,雄霸二州皆在他兵鋒之下,旦夕難保。”
陳封眉頭緊鎖,道:“此計確是妙計,若如此,河北之地不複為我大鄭所有,陳封之罪萬死莫贖。”
程備道:“都司也不必憂慮過甚。此一條路,要緊之處在燕軍能否連番大勝。攻守之勢易地而處,都司威名播於天下,隻怕慕容不離不敢孤注一擲。倘若他渡易水來戰而不勝,便是自置於死地,我軍牽製住他大軍,慕容不離便是要退回霸州困守孤城也不可得了。”
樂籍道:“正是如此。此一戰燕軍若勝,自可吞並河北、虎視大河,但若敗了,他六萬大軍隻怕便要儘墨於此了。慕容不離素來自恃燕國兵強馬壯,不肯兵行險著,此番也斷不敢出此下策。”
陳封額頭上已出了冷汗,道:“雖如此說,卻也不可不防。無患當曉諭全軍,全神戒備,各路斥候亦不得稍有懈怠。倘若燕軍渡水來犯,眾將士須奮死應戰,縱然粉身碎骨,亦不得後退一步。”
程備道:“是。都司放心,我自會親至諸衛營寨傳令,教各路兵馬不敢輕慢。都司要知慕容不離敢進兵否,隻看清州兵馬就是。慕容不離若要進兵來戰,他清州兵馬必然死守不退;清州燕軍若退兵信安,便是慕容不離不敢背水一戰。”
陳封點頭道:“說的是。無患,倘若燕人不肯退兵,又不敢冒進,還有何路可走?”
程備道:“第三條路,便是清州燕軍急速撤回信安,以保信安不失。此事卻也不足慮,縱然周潤安不能攻下信安,有他一枝兵馬在燕人身後,燕人終究糧道不暢。燕國數萬大軍在此,糧道旦夕不保,再守易水已無益處,慕容不離必全軍退守霸州,而後據城固守,尋機出城與我一戰。若能勝我,他仍可進兵河間,若不能勝,也可自保,此進可攻退可守之計也。燕人或再遣兵馬向身後尋找周潤安兵馬,若能驅退天樞衛,便可打通糧道,若不能找到周潤安,也可安然護送糧草至霸州。他有霸州城池為依,隻須再勝我一戰,便可守住霸州。”
喜歡興亡雲煙事請大家收藏:()興亡雲煙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