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茨在徐淩的專題文章中如此寫道:“我們幾乎可以肯定,伊萊將成為奈特教練在TTU出品的第一位NBA球員,如果他持續進步,那麼他的未來絕不隻是首輪秀。”
最早吃這口流量的選秀專家查克·福德不甘示弱,在他的標誌性前瞻文章——“選秀百強”中將徐淩排到第29位。
這讓徐淩成為了學校的紅人。
老師對他的態度變得更加寬容,同學滿懷熱情,尤其是女同學,她們很樂意給徐淩一個去她們宿舍修東西的機會。
模範學生,完美同學和校園內的優先擇偶權,這些意外所得並沒有蒙蔽徐淩的視線。
應付完校報的采訪,徐淩立即趕回溫布爾體育館。
“喲,我們的超級明星回來了!”徐淩剛進訓練館,奈特就叫起來了,“我還以為你在贏得了皮特·紐厄爾邀請賽的MVP之後就覺得自己已經不需要再參加這些愚蠢的訓練了!”
徐淩解釋道:“我隻是不得不應付校報的邀請。”
“做好是這樣!”經過昨天的“交心”,奈特似乎越發看徐淩不順眼了,“不要以為你有多了不起!告訴你吧,約翰·羅賓遜(JohnRobersonPG)已經同意來TTU!他比你更出色!更有責任心,他會做所有你不能做的事情!他簡直強大得不可思議!”
徐淩翻了翻白眼:“哦,是嗎?”
可憐的約翰·羅賓遜並不知道,一顆無聲的地雷已經被奈特親手埋下。當他來到德州理工大學的時候,他會被那些和徐淩一起打過球的老生們無情嘲笑:“約翰,你真的會做所有伊萊不會做的事情,你不會進攻,也不會防守!”
奈特以鞭撻球員的自尊,侮辱球員的人格以磨礪其精神而聞名,過去,他會抓住球員在訓練中的一切失誤加以打擊,但來到TTU之後,他已經收斂了很多。
徐淩重新激發出了奈特“做自己”的欲望。
可是,讓奈特惱怒的是,徐淩一點機會都不給他。
溫布爾體育館裡沒有人比徐淩更加嚴肅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訓練。
無論是球隊的體能訓練,還是戰術訓練,他都完成得一絲不苟。
今天發生了一件非常能說明他的訓練態度的事情,體能訓練和戰術訓練結束後,徐淩在所有人都休息的情況下叫上同級生查理·伯吉斯連軸加練投籃。
他的理由是這種身心俱疲的狀態最反映肌肉記憶的可靠程度。
伯吉斯的投籃命中率慘不忍睹,而徐淩在三分線外的任意出手投出30投29中,結果他要重新投一遍。
因為他的目標是30投30中。
“伊萊,你每天都可以訓練,一點點瑕疵不會改變什麼。”伯吉斯對他說。
徐淩卻說:“如果不重新投一次,我會一直想著我投丟的那一球,我必須把我的思想從內耗的深淵中拯救出來。”
伯吉斯聽得目瞪口呆。
雖然徐淩說得是英語,但他愣是無法理解其意,隻能照做。
原本想給徐淩上上眼藥的奈特看完今天的訓練,隻剩下沉默。
徐淩根本不像那些接受他考驗的孩子。
儘管難以置信,但幾個月相處下來,奈特發現徐淩的成熟度驚人,一個心智成熟,極度自律又才華橫溢的球員,為什麼?為什麼他偏偏不肯像曆史上那些偉大的球員一樣在大學潛心磨礪技藝?
奈特不肯麵對內心中的黑暗。
那是他的自私。
他希望自己可以在職業生涯的末期再次執教一名堪稱偉大的球員。
這是Big12聯盟錦標賽開賽前,德州理工大學度過的平凡一天。
之後的半個月,除了幾場無關緊要的熱身賽,剩下的就是大學籃球界最痛苦的部分——激情與興奮勁退散之後,訓練變得枯燥乏味。沒有真正有價值的比賽可以準備或讓人興奮,沒有觀眾提供電力或支持,隻有日複一日的訓練——同樣的麵孔,同樣的教練,同樣的訓練,同樣的隊友。
在拉伯克也是如此。冬天的寒冷迅速逼近,日子凜冽、乾燥、刮著大風。這風不是間歇性的微風,而是刺骨、持續、令人窒息的大風,卷著塵土呼嘯而過。對於這支球隊來說,這天氣和枯燥隻是困難的一部分。在這片刺眼的冬日陽光旁邊還有一個更黑暗的陰影。
上賽季的陰影。
每次訓練表現不好,德州理工大學紅色襲擊者隊的主教練都會提到上賽季。
“如果你們認為我去年是個可怕的混蛋,那麼你們還沒見識到更可怕的,”不知何故重新煥發執教激情的奈特在第二天憤怒地說。“你們最好好好考慮這個問題!”
隊伍裡鴉雀無聲,隻有風聲在體育館外呼嘯。
然後,徐淩的聲音打破了寂靜,沒有一絲波瀾:“哦。”
他頓了頓,仿佛才想明白其中的緣由,補充道:“那是因為去年我還沒來。”
好幾個隊友猛地低下頭,拚命忍住差點脫口而出的笑聲。
奈特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