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季過半,德州理工學院已經從一支普通的強隊,蛻變成了一支令全美矚目的熱門球隊。
在紅色襲擊者隊的曆史上,還從未有過像徐淩這樣,引起職業籃球界如此廣泛關注的未來之星。
對陣德克薩斯大學的比賽中,徐淩投出的那記超遠三分絕殺,使他成為了一個注定的樂透秀。
如今,沒有任何球隊敢再小看他們。這使得他們從挑戰者的位置一躍成為了被挑戰的上位球隊。
一周之後,他們來到客場裡德體育館,參加本賽季對陣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的第二場比賽。
上一次,他們在主場大勝農工大學,徐淩對阿西·勞的防守令球探們震驚。
連阿西·勞自己都沒想到會被限製成那樣。
打完農工大學之後,徐淩的選秀模板便被換成了羅恩·哈珀。
有趣的是,在杜蘭特頭上命中絕殺之後,球探對他的評價再次提升,連帶著他的選秀模板的設定也有所爭議。
一些人認為徐淩上限喬丹、下限哈珀,但有部分嚴謹的球探認為,喬丹並不是一個合適的模板。雖然他或許能成為大學籃球界的喬丹,但他的打法和喬丹其實很不一樣。
大學時期的喬丹多多少少被迪恩·史密斯的四角進攻絆住手腳,投射能力也還沒完全開發出來。倒是突破能力可謂舉世無雙,基本是在超出其他人一個頻率的波段裡打球。可突破並不是徐淩的強項,或者說,相比起投籃,突破在徐淩的進攻選擇中並不靠前。
因此,科比可能是更合適的模板。
爭論之中,徐淩的模板最終定為:上限科比,下限哈珀。
這麼看,總算有點超級選秀大年前十順位妖星的架勢了。
畢竟球員的模板並不代表球員最終的高度,它隻是球探對於他們技術路線的一種設想。
風雪哥傑倫·格林選秀時號稱“上喬下科”,傳奇打工人本·西蒙斯被譽為“更高大的詹姆斯”。最離譜的是,當安東尼·本內特意外成為狀元時,還有球探找補道:“不是最合理的選擇,但可能是最好的選擇,本內特是本屆選秀班唯一可能在NBA場均得到20分的球員。”
但最終,球員的發展還是取決於個人奮鬥。
再次對陣農工大學,紅色襲擊者隊的球員在心理上已經不像第一次那麼緊繃了。
因為他們知道阿西·勞是可以被限製的。
今晚,徐淩再次被派去對位勞。
今次再見,勞已經不像之前那麼輕佻:“看見你對長角牛隊做的事,我覺得我的遭遇也沒那麼難以接受了。”
“說的也是。”徐淩用和善的語氣說了句誅心的話,“畢竟你們很難把比賽拖到最後。”
這話說得勞臉色一黑。
不管怎麼說,他都是享譽全國的後衛。本屆選秀除了邁克·康利,能穩穩入選樂透的控衛也就他了。論選秀行情,他不比徐淩差多少,此刻自然不能弱了氣勢。
對徐淩的話語,他隻是冷聲回應:“走著瞧!”
比賽開始之後,農工大學勢頭強勁。他們吸取了上一輪失利的教訓,儘可能多地從勞身上發起擋拆,而不是讓他陷入與徐淩一對一的境地。
這麼做固然可以放大勞的組織能力,但也很依賴隊友的發揮。
場邊的奈特看到農工大學如此安排,便斷定他們輸定了。
“如果我們隻是單靠伊萊的防守,也絕對走不到今天這一步。”奈特一針見血地說。
徐淩除了防守之外,還會主動持球進攻。
他其實很在意專業人士的評價。
這幾天,他一直聽球探說他的突破能力不行。真不行嗎?他非要試一試。
徐淩減少投籃,增加大量的持球突破。
答案確實是——一種彆扭的“行”與“不行”。
相比喬丹那種依靠絕對速度和爆發力一步過人的禽獸級突破手,徐淩更依賴節奏變化和投籃威脅創造的通道。他能憑借出色的球感和預判為自己創造出良好的起步空間和突破機會。
真正的挑戰,在於他如何運用這具全新的身體去完成最後一擊。他時常能感覺到一種奇妙的“時差”——他的大腦發出了一個指令,但身體執行的卻是另一個更深層的、源於前世記憶的本能。
他會下意識地在對抗中調高出手弧度,會習慣性地選擇更快的低手舔籃,這些都是過去在巨人叢中生存的寶貴經驗,是為了躲避封蓋而形成的肌肉記憶。
如今,這些技巧依然有效,但在他198公分的身高和212公分臂展的加持下,這些動作有時顯得過度謹慎甚至效率不足。他明明可以憑借高度和臂展更輕鬆地放籃或直接對抗終結,身體卻偶爾會選擇更複雜、更巧妙的閃避方式。
他還需要更多的比賽和對抗訓練,來重新校準自己的“身體使用說明書”,將頂尖的技術意識與頂級的身體天賦徹底融合。
不過,對一名還不滿19歲的大一生來說,他展現出的突破欲望、創造機會的能力和多樣的終結嘗試,已足夠令人驚喜。
當晚,徐淩通過突破和分球,以及零星的外線投籃,已經接近20分。
一次死球間隙,徐淩走到隊長賈裡烏斯·傑克遜身邊。
“隊長,”徐淩低聲說,語氣裡沒有炫耀,隻有冷靜的分析,“他們換防的時候很猶豫。下次你給我做掩護時,彆急著順下,假裝要拆開,然後直接彈到三分線外。阿西·勞肯定會去撲我,我會把球傳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