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對麵緊接著的話打消了他們的這個疑慮。
“我們計劃收購一個國外的高科技球鞋公司,提升自己的球鞋工藝,為林影打造專門的球鞋係列。”
林影聽到這的時候愣了一下。
這個角度,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而且雙方繼續溝通交流,林影對安踏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比如,安踏是國內第一家直接設立國家級運動科學實驗室的。
這和CBA有關。
2004年的時候安踏成為CBA讚助商,安踏希望所有CBA球員都能穿安踏鞋子比賽,結果卻遭到拒絕。
因為安踏的鞋子質量不夠,很多球員給的理由都是“穿的不舒服”。
這其實也不怪運動員,他們跟達菲之前考慮的一樣,因為穿你鞋子受傷了怎麼辦?
那時候安踏一狠心,直接搞了個國家級實驗室,一直到如今。
但是無論哪個行業,研發這東西它都需要時間。
這才過去三年時間,你要研發出媲美耐克的技術是不現實的。
所以安踏這才提出了收購的新方案。
收購一家國外品牌公司,這樣可以短時間內獲得對方的技術。
它不僅可以快速打造出一個品牌,而且也能提升自己的球鞋研發速度。
“這會是筆巨大的投資。”
達菲聽完之後開口道。
他已經算是克製自己情緒了,因為這還是他第一次聽到有球鞋廠商為了幫一個人出鞋子,直接去收購的。
“比爾先生不用擔心這個,我們有錢。”
對麵的安踏人員說的達菲無言以對。
我還能說什麼呢?
不過這不是凡爾賽,因為今年7月份安踏剛上市,一大波融資,正是最有錢的時候。
林影聊到後麵也想起來了,安踏確實非常喜歡乾收購這事,曆史中甚至差點完成對彪馬的收購。
到後麵那已經是一個非常大的集團公司,可以和耐克、阿迪他們直接搶字母哥的那種。
“我們已經在和斐樂談中國區運營權的事情了,談成了他們會分享部分技術給我們。”
可能是怕達菲和林影不信,安踏那邊的人直接給了報了個“商業機密”。
這一下達菲是真的有點吃驚了。
斐樂是意大利的知名品牌,有百年曆史,而且可不單單是球鞋這一塊,網球公開賽更常見。
林影也有印象了。
那時候出了新疆棉花的事情,一眾品牌參與政治抵製新疆棉花,但是支持的裡麵有中國斐樂。
那時候的中國斐樂已經是安踏的子公司,而且有多個海外設計中心,屬於單獨的公司。
所以這一波是真實的商業信息。
安踏這次是真心實意,而且誌在必得啊!
“可是你們就算收購,應該也不會那麼快就出得了球鞋吧?”
達菲提出了他新的疑惑。
“是的,這個我們也有考慮,所以我們可以先簽合同,然後在球鞋研發出來之前,我們允許林影穿其他品牌的鞋子上場比賽。”
這一波,啊這一波有點牛逼!
達菲都聽愣了。
球鞋合同他一般是分為三類的。
第一檔是簽名球鞋合同,擁有品牌簽名球鞋,並且是品牌形象代言人;
第二檔是現金合同,這是絕大多數球員擁有的合同,林影如果去簽耐克、阿迪那些也是這一檔;
第三檔,純粹就是商品合同,基本上就相當於球鞋公司給球員提供鞋子,供他們上場打球,不會涉及現金。
安踏的意思用更白一些的話來說就是,合同我們先簽著,鞋子研發出來之前,耐克、阿迪,這些鞋子你都可以穿,隻要是三擋的商業合同就行!
一般來說,球員代言了什麼品牌,就會穿什麼品牌的鞋子上場比賽。
尤其是林影現在影響力那麼大,簽了合同還穿彆人家鞋子打比賽,等於幫彆人免費打廣告!
所以就彆奇怪達菲的反應了。
林影都很意外。
這隻能說明一件事情:安踏對林影真的非常看重,比曆史中他們對湯普森都更看重。
就在林影和達菲準備商量下是不是就定安踏的時候。
安踏那邊拋出了他們的第三個殺手鐧。
也正是那個殺手鐧,讓林影知道了為什麼他們不帶球鞋來了。
因為相比於他們說的,暫時的球鞋質量問題都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甚至林影直接就答應了!
安踏,給林影準備了一份新的合同。
合同金額,比原來的略有提升,大概是7年4200萬。
但是,這份合同是一份對賭合同。
什麼叫對賭合同,也就是擁有“對賭協議”的合同。
這類合同現在還不多見,但是曆史中不是沒有。
最有名的就是喬爾·恩比德。
因為恩比德生涯前期受傷缺席的場次實在太多,但是他的統治力又看得見。
在他合同到期的時候,它的母隊馬賽克人隊為了不白白放走這樣一個超級中鋒,就弄了一份對賭合同。
合同裡麵各種複雜的條條框框看得人眼花繚亂。
但大致上就是恩比德出場達到多少次,他的合同金額就會上漲一個檔次。
而且如果在某一年被裁的話,他後麵幾年的合同都會變成無保障。
從這個合同你大概能了解到這種合同的獨特性。
它的風險極大,當然回報比也超高。
而安踏為林影準備的這份對賭協議,他的內容是這樣的:
如果林影在新秀合同內入選全明星,他們會讓林影的球鞋成為獨立品牌,並且林影享有50%的球鞋分紅!
就,牛逼克拉斯!
達菲從業那麼多年,上一次他見到類似合同的人叫邁克爾·喬丹!
這種合同,加上之前的那些條件,林影根本沒有理由拒絕。
很快,雙方直接就在酒店內把合同給簽了。
這時候達菲也算是明白安踏為什麼來那麼多人,因為他們都準備好人拍照紀念這曆史性的一刻了。
等拍完照片,達菲忍不住伸手擦了擦額頭的汗。
“你知道,我很好奇,你們為什麼會把賭注下在林的身上?易也是很出色的球員。”
達菲問了一個他必然會困惑的問題。
“我們看到了林的不凡,那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鬥誌和精神,讓我們很難相信他不會成功。”
安踏那邊的人回答的很直接。
“但這會是一場賭博,風險也不小。”
合同都簽了,達菲也不用擔心人反悔,所以說的也是心裡話。
“我們知道,但是我們願意陪他賭一場。”
在達菲依舊詫異的目光中,安踏的人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也為我們自己賭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