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5年,荊州牧劉表病重。水軍都督蔡瑁欲立劉表次子劉琮為荊州之主,遭到了荊州彆駕蒯越,江陵主將黃祖等人的極力反對,蒯越,黃祖等人皆主張立長公子劉琦為荊州之主。稱廢長立幼乃禍亂之源,袁本初就是前車之鑒。
兩派人馬各持己見,爭吵不休,明爭暗鬥,各種手段齊出,讓劉袁煩不勝煩。
劉表遲遲拿不定主意,突然間想起號稱“荊州智者”的好友龐德公。龐德公淡泊名利,又不在官場做事。所以沒有利害關係。於是就招來龐德公,詢問意見。
龐德公沉吟不語,劉表知其意,揮退眾人,含淚再三請求龐德公給予建議。
龐德公乃言:“公匹馬入荊州,收蔡瑁,蒯越等人為己用,又提拔黃祖,降優韓玄,張羨等人為己用,擊滅黃巾賊匪,討伐山賊,令荊州政令通達,百姓安居。
然公若離世,兩位公子能否拒強敵於州外,內安百姓乎?”
劉表沉思半響,乃言:“無論長幼,皆非亂世雄主。恐不能為也。”
龐德公又言:“荊州沃野千裡,物產豐富,所謂魚米之鄉,絕非虛言。然地通南北,橫貫東西。乃四戰之地。南有交州孫權虎視眈眈,北有新漢,大漢兩個龐然大物,荊州夾在中間,能獨善其身乎?
倘若兩位公子之一坐上荊州主位,好比是坐在火爐之上,早晚必被烈火焚身,不得善終也!”
劉表一聽,驚出一身冷汗。忙問龐德公:“事到如今,該如何應對?”
龐德公捊了捊胡須,不答反應:“公博學多才,又是漢室宗親,見多識廣。憑心而論,當今天下,一統江山者,當何方勢力?”
劉表想也不想,道:“普今天下,兵多將廣,錢糧充足,百姓安居樂業,人口眾多,地盤廣大,新漢乃獨一份也。
一統江山者,非新漢莫屬!”
龐德公道:“然也!長則十年八年,短則三五年,新漢必能一統天下!既然如此,公莫如派一使者,前往新漢,拜見陶響,求降於新漢,可免荊州刀兵之禍也。”
劉表稱善,又問:“公以為誰可作荊州之使?”
龐德公曰:“公之手下,大多為兩位公子拉攏,皆不宜作為使者。吾有一小兒,叫龐統。頗有幾分才能,可為荊州之使。”
劉表大喜,乃抱病手書一封,蓋上州牧大印,交與龐德公。
龐德公拿了劉表手書,連夜回到自家山莊,招來龐統,細細吩咐,令其即刻啟程,前住鄴城,拜見陶響。
龐統騎了一匹快馬,晝夜兼程,趕到鄴城。徑直往陶府求見陶響,誰知陶響閉門謝客,不得拜訪。
龐統也是機靈,徑直闖進大將軍府,口稱荊州來使,欲拜訪大將軍。正巧諸葛亮值守,詢問何事?
龐統道,非大將軍親見,旁人不得告之。
諸葛亮乃不再詢問,吩咐下人為龐統上茶,聊些荊州風土人情。龐統口才了得,越聊越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知。
諸葛亮暗自心驚,曾以為天下學問,徐州獨占大半,誰知與龐統一聊,才知驚才絕豔之輩,非徐州獨有。
又聊到兵法戰陣,更不得了,龐統對兵法見解之深,有很多連諸葛亮也自歎不如。
諸葛亮當即請龐統稍安勿躁,隨自己親往陶府,為大將軍引見。
陶響一聽,說荊州有一大才,叫龐統的人求見。
當即親自出門,迎接龐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