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能量捕獲和轉化,隻是第一步。”陳羽墨繼續推進,調出了最關鍵的部分——‘梯度阻抗匹配層’的全息結構圖及其數學描述。“最大的難題,在於如何讓電磁波‘心甘情願’地進入材料內部,而不是在表麵就被反射掉。這就是‘阻抗匹配’的核心。”
他指著那呈現出連續、平滑變化的層狀結構:“我們需要的,不是突變的分層,而是從材料表麵到內部,其等效波阻抗由介電常數和磁導率決定)必須呈現一種連續、無反射的梯度變化!如同為電磁波鋪設一條平滑的‘下坡路’,讓它毫無阻礙地深入材料核心,然後……”他的手指點向那些納米諧振單元和能量耗散通道,“掉入我們精心布置的‘陷阱’!”
屏幕上,複雜的電磁場模擬動畫同步演示著:一束代表雷達波的電磁能量束照射在梯度材料表麵,幾乎沒有反射,如同水流滲入海綿般平滑地“沉入”材料內部,隨即被無數納米級的諧振單元激發、捕獲,能量沿著預設的缺陷通道迅速轉化為熱能消散掉。整個過程高效、流暢,如同精密的魔術!
“梯度變化……連續無反射……”沈青山喃喃自語,鏡片後的眼睛瞪得極大,仿佛第一次看清了某個困擾畢生的謎題的答案!這個思路,這個模型!它清晰地指明了方向,雖然實現起來每一步都將是地獄級的難度,但……它不再是空中樓閣!它有著堅實的理論根基和清晰的實現路徑!
陳羽墨最後在全息台上一點,屏幕定格在一張彙總了所有核心理論框架和預期性能指標的圖表上:“綜上所述,我們需要的‘智能蒙皮’,其基礎將是:納米級諧振單元陣列負責捕獲特定波段能量)+精密可控的有序缺陷耗散網絡負責能量轉化與耗散)+連續梯度變化的阻抗匹配層負責‘引導’能量進入)。三者從原子排布層麵開始一體化設計、一體化生長,最終形成兼具超高強度、耐極端環境與寬頻高效電磁調控能力的單層結構材料!”
他環視眾人,目光最終落在依舊處於巨大震撼中的沈青山臉上:“沈教授,您看,這個方案……是否具備理論上的可行性?它是否……跳出了您所說的傳統思維定式?”
沈青山猛地抬起頭!他花白的頭發似乎都在微微顫動,胸膛劇烈起伏著,顯示著他內心掀起的滔天巨浪!他死死地盯著陳羽墨,眼神複雜到了極點——有震驚,有狂喜,有看到通天之路被打通的激動,更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驚疑!
這方案!這理論!這清晰到令人發指的路徑圖!
這絕不是一個大一新生,甚至不是一個資深教授能在短時間內憑空構想出來的!它太完善!太超前!仿佛已經經曆過無數次推演和優化!它背後蘊含的深邃洞察力和對材料本質的理解,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畢生所學!
“可……可行!”沈青山的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那是極致的興奮和激動導致的,“何止是可行!這……這是革命性的思路!它徹底顛覆了現有隱身材料的設計範式!將不可能變成了理論上的可能!”他激動地向前一步,手指幾乎要戳到那全息模型上,“雖然每一步的實現都將是巨大的挑戰,但方向……方向是對的!絕對正確!這個‘結構功能一體化’的構想……太……太驚人了!”
他猛地轉頭看向陳羽墨,眼神灼熱得如同要將他穿透:“羽墨!這些……這些理論框架,這些模型……你是怎麼想到的?!這簡直……簡直像是來自未來的答案!”
來自未來的答案……
沈青山這句無心的、充滿震撼的感歎,像一根針,輕輕刺中了陳羽墨心中最深的秘密。他看著眼前激動得難以自抑的老教授,那張刻滿歲月痕跡的臉,與記憶中那個在燈光下笨拙地縫補布娃娃、在病榻前孤獨離去的蒼老身影,在時光的罅隙中無聲重疊。
一股強烈的酸楚和一種失而複得的巨大責任感湧上心頭。
沈老師,您說對了。
這就是來自未來的答案。
一個,用您前世的心血和遺憾換來的答案。
一個,我拚儘一切也要讓它提前降臨、守護住所有珍貴之物的答案!
陳羽墨壓下翻湧的心緒,迎向沈青山灼熱探究的目光,臉上露出一絲平靜而深邃的微笑,那笑容裡帶著洞悉一切的自信和一絲難以捉摸的意味:
“或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遠了一點。也或許是……”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同樣被震撼得無以複加的團隊成員,語氣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我們心中那份對‘無形之壁’的渴望,指引了方向。理論隻是起點,接下來的路,需要我們攜手,用最嚴謹的實驗,一步步把它從‘未來的答案’,變成現實!”
他的聲音在冰冷的實驗室裡回蕩,如同點燃了一簇無聲的火焰。
沈青山看著陳羽墨年輕而堅定的臉龐,看著他眼中那份超越年齡的沉穩和仿佛能洞穿迷霧的智慧,心中的驚疑被更大的決心所取代。無論這天才般的構想從何而來,此刻,它就在眼前,如同黑暗中的燈塔!他用力地點了點頭,花白的頭發隨之顫動,聲音帶著一種找到畢生所求的激動和斬釘截鐵的承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羽墨,你說得對!理論是指路明燈,實踐才是通天之梯!這把老骨頭,就跟著你,還有這群年輕人,一起啃下這塊硬骨頭!為了這層‘無形之衣’,老頭子我……拚了!”
實驗室裡,壓抑的震撼被一種昂揚的鬥誌所取代。李銳、趙清、王海、張薇、吳峰,每個人的眼中都燃燒著興奮的光芒。他們知道,自己正站在一個可能改變曆史進程的起點上。而引領他們的,是這個神秘而強大的年輕負責人,以及那位重新煥發出驚人學術活力的老教授。
陳羽墨看著眼前被點燃的團隊,看著沈青山眼中那份熟悉又陌生的、屬於頂尖學者的純粹求索光芒,心中那份沉甸甸的使命感和守護欲,變得更加堅定。
前世的遺憾與恩情,今生的責任與火種。
在這間冰冷的實驗室裡,在關於“無形”的探索起點上,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完成了跨越時空的交彙。未來之路依舊荊棘密布,但至少此刻,他們擁有了方向,擁有了並肩作戰的夥伴。
“那麼,”陳羽墨的聲音響起,打破了激蕩的氛圍,帶著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冷靜,“讓我們開始吧。第一步,材料基體的選擇與製備工藝預研。沈教授,您經驗最豐富,關於耐高溫高強度的陶瓷基複合材料體係選擇,我想聽聽您的建議……”
會議,進入了實質性的技術攻堅階段。一場關於“無形”的偉大征程,正式拉開了序幕。
喜歡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