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穹”引擎尾噴口那令人心悸的深紅色高溫區域,終於在模擬屏幕上被一層代表“可控”的、流動的橙黃色所覆蓋。高熵硼化物先驅體塗層的原位自愈合機製模型運行得近乎完美,動態展示著流動的硼氧化物如何自主封填微裂紋,將致命的峰值溫度牢牢壓製在陶瓷基複合材料c)的安全閾值之內。
“成了!理論模型驗證通過!”趙啟明院士洪亮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在核心材料實驗室裡回蕩,驅散了連日來的凝重。他用力拍著周文淵的肩膀,“老周!就看你們材料組的手藝了!把這‘神奇塗料’儘快造出來,掛上試車台烤它個三天三夜!”
周文淵院士緊盯著屏幕上那精妙的自愈過程,鏡片後的目光灼熱:“放心!組分設計、工藝參數都如此清晰,製備路線明確!李銳,張薇,立刻啟動先驅體粉末合成!純度必須達到99.999!吳峰,協調超音速火焰噴塗設備,預熱到最高精度模式!我們要儘快拿到第一批樣品!”實驗室瞬間進入高速運轉狀態,每個人都帶著攻克難關後的振奮。
沈青山看著陳羽墨,眼中滿是欣慰和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這個年輕人,又一次以近乎神跡般的方式,撕開了看似無解的困局。他走過來,低聲道:“羽墨,這邊有我們盯著,你趕緊回去休息。王將軍的命令可還有效,彆真把自己當鐵人。”
陳羽墨點了點頭,臉上難掩深深的疲憊,但眼神深處卻跳動著一種不同尋常的、近乎亢奮的光。他沒有多言,隻是將後續樣品製備和初步性能測試的要點又向沈教授等人叮囑了一遍,便轉身離開了依舊喧囂的實驗室。
基地生活區的單人宿舍,門在身後輕輕合攏,隔絕了外麵永不停歇的機器低鳴。冰冷的金屬牆壁和簡潔到極致的陳設,構成了一個絕對私密的繭房。陳羽墨沒有開大燈,隻點亮了書桌前的一盞護眼台燈。昏黃的光圈籠罩著桌麵,將他與外麵的世界暫時分割。
他沒有立刻休息,甚至沒有坐下。而是背對著門,身體微微繃緊,如同最警覺的哨兵。
“燭龍。”意識深處,指令清晰而冰冷。
【指令接收。執行環境掃描:半徑5米。掃描完成:無監聽設備,無光學監視信號,電磁環境潔淨。】
無形的壁壘瞬間建立。直到此刻,陳羽墨緊繃的肩線才略微放鬆。他走到書桌前坐下,打開了那台連接著基地最高保密內網、同時又被“燭龍”層層加密的個人終端。屏幕幽幽的藍光映亮了他眼底的血絲,也映亮了他瞳孔深處那簇名為“未來”的瘋狂火焰。
白天在實驗室,當“燭龍”瞬間推演出高熵硼化物自愈合塗層的全部細節,特彆是看到它模擬出的在極端高溫、劇烈熱循環下依然保持結構穩定性的驚人表現時,一個更宏大、更危險的構想,如同掙脫牢籠的猛獸,在他腦海中咆哮而出!
前世,他為之耗儘心血、最終引來殺身之禍的“火種”!那需要將狂暴如恒星核心的能量,約束在方寸之間的終極挑戰!而其中最難啃的骨頭之一,就是第一壁材料——直麵億度高溫等離子體的“盾牌”!它需要承受恐怖的中子輻照、極端的粒子轟擊、劇烈的熱負荷,以及……材料自身的嬗變和損傷累積!
常規材料在聚變環境下的壽命,短得令人絕望。而“燭龍”推演出的這種具備“原位自愈合”能力、能在高溫下“主動修複”損傷的高熵硼化物體係……其核心機理,不正直指聚變第一壁材料最核心的痛點嗎?
“燭龍,”陳羽墨在意識中低語,每一個字都帶著孤注一擲的決心,“調取方案二全部基礎理論、材料設計模型、高溫行為模擬數據。建立獨立加密項目:代號‘星環’。”
【指令確認。獨立加密項目‘星環’已建立。權限:宿主唯一。數據遷移完成。】
屏幕上,一個全新的、被多重加密符號鎖定的界麵展開。
“目標:基於‘方案二’材料體係核心機理,逆向推演其在聚變堆極端工況下的理論可行性。”陳羽墨的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快敲擊,調出前世記憶中關於聚變堆第一壁材料的關鍵性能要求列表,“重點推演參數:抗中子輻照腫脹率、氦泡形成抑製能力、高能粒子濺射閾值、瞬態熱負荷下的抗剝落與自修複響應效率、嬗變產物影響評估……”
【指令接收。目標工況參數加載:聚變中子通量>1015n2s)、等離子體溫度>100k)、粒子轟擊能量kevev級)、瞬態熱流密度>102)……】
【核心機理推演中……】
【推演方向1:高熵效應對點缺陷複合速率影響……計算完成:熵增顯著抑製空位聚集,降低腫脹趨勢。】
【推演方向2:硼化物氧化層在強輻射場下的相穩定性及流動性維持……計算完成:需引入特定稀土元素穩定非晶態結構,流動性維持存在理論窗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初步可行性結論:核心機理具備潛在適應性理論契合度72.4)。需突破方向:1.基體材料需升級為耐輻照性能更優的高熵碳化物氮化物體係;2.自愈合先驅體成分需優化以適應聚變環境化學氛圍;3.塗層結構需設計為多層梯度,兼顧抗衝擊與自修複;4.中子嬗變對自愈合相成分的影響需深入研究……】
冰冷的信息流如同星河倒灌,瞬間填滿了陳羽墨的意識。72.4!一個在聚變材料領域堪稱夢幻般的理論契合度!儘管後麵列出的“需突破方向”每一項都是足以讓一個頂尖團隊研究十年的超級難題,但這個數字本身,就像在絕對黑暗的深淵裡,點亮了一顆指引方向的星辰!
陳羽墨的心臟在胸腔裡狂跳,血液奔湧的聲音在寂靜的房間裡清晰可聞。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手指因為激動和疲憊而微微顫抖。
“建立‘星環’項目第一階段研究綱要。”他的聲音帶著一種金屬般的質感,“核心目標:基於高熵陶瓷體係,融合‘原位自愈合’理念,設計適用於聚變第一壁環境的原型材料理論框架。任務分解:”
他的指尖在加密鍵盤上飛舞,一行行指令如同作戰命令般生成:
任務1:基體材料升級推演。在現有高熵硼化物基礎上,引入碳、氮元素,構建hfzrtanbxcnx=稀土元素)多元高熵碳化物氮化物體係。重點推演:相穩定性、中子嬗變截麵、離位損傷閾值、熱導率優化。
任務2:自愈合先驅體成分重構。脫離氧化路徑,探索在低氧無氧、高氫氦環境下可觸發“類玻璃態流動”修複的新先驅體成分。推演其高溫反應動力學及在輻照場下的行為。
任務3:多層梯度結構設計。結合任務1和任務2成果,設計“抗衝擊抗輻照基體層+自愈合功能層”的複合梯度結構。推演層間界麵結合強度、熱應力分布及在瞬態熱負荷下的整體響應。
任務4:建立初步跨尺度模擬平台。整合材料微觀行為、介觀損傷演化、宏觀性能響應模型,用於評估原型設計在聚變綜合極端環境下的理論服役壽命。
【指令確認。任務分解完成。研究綱要已載入‘星環’項目數據庫。跨尺度模擬框架構建中……預計基礎模型搭建時間:1小時。】
冰冷的提示信息流閃過。
陳羽墨靠在椅背上,長長地、無聲地呼出一口氣。台燈的光暈在他臉上投下深邃的陰影,眼底的血絲仿佛燃燒的導火索。桌麵上,是已經關閉的“雲龍”項目資料;而在那重重加密的虛擬空間裡,一個名為“星環”的、更為龐大和危險的藍圖,正在燭龍冰冷的算力下,悄然編織。
腕間的海浪細鏈,在幽暗的光線下,泛著微弱的、執著的銀光。
龍淵深處,為天空鑄造利劍的火焰正熾;而在無人知曉的角落,另一簇試圖馴服恒星的火種,也終於點燃了第一顆微弱的火星。前路遍布荊棘與未知的深淵,但陳羽墨知道,他已沒有退路。這星火,必須燎原。
喜歡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