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冬日的清晨,空氣中帶著清冽的寒意和一絲若有若無的黃浦江水汽。戲劇學院門口,年輕的學子們裹著圍巾,步履匆匆,呼出的白氣在冷風中迅速消散。陳羽墨將車穩穩停在路邊。
“到了。”他側過頭,看向副駕駛的田夕薇。
田夕薇解開安全帶,拎起裝著劇本和資料的帆布包,臉上帶著新一天的朝氣和對昨晚談話後更篤定的期待。她轉頭對陳羽墨粲然一笑,眉眼彎彎:“嗯!你也彆太累了,記得吃早飯!”
“知道。”陳羽墨看著她清澈的眼睛,溫聲道,“星海那邊的事,彆慌,按我們昨晚說的來。”
“嗯!”田夕薇用力點頭,推開車門,像一隻輕盈的小鹿跳下車,又隔著車窗朝他揮了揮手,“晚上見!”說完,轉身彙入了校門口的人流,背影很快消失在晨光與青春的氣息裡。
陳羽墨目送她消失,這才緩緩發動車子。剛駛出不遠,車載電話便響了起來。他瞥了一眼屏幕,是爺爺陳振國的加密專線。
“爺爺?”他接通,聲音沉穩。
“羽墨,”陳振國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帶著一種雷厲風行的果斷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滿意,“人,都給你‘請’到位了。錢老、周老、趙老、趙明遠教授、李文斌教授,還有你點名那個張博文,現在都在魔都國家高等研究院,材料與精密工程中心的小會議室等你。”老爺子頓了頓,語氣加重,“我和田爺爺也在這兒坐鎮。盤古計劃,正式啟動!立刻過來!”
“明白!我二十分鐘內到!”陳羽墨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刀,方向盤一打,油門輕點,黑色的轎車如同離弦之箭,平穩而迅疾地彙入了魔都早高峰的車流,朝著城市另一端那座代表著共和國科研尖端實力的研究院駛去。
魔都國家高等研究院,材料與精密工程中心。
這座建築外觀簡潔而充滿科技感,內部更是彌漫著一種近乎無菌的潔淨氣息和金屬的冰冷質感。穿過需要多重驗證的厚重門禁,陳羽墨在一位神情肅穆、身著便裝但行動間帶著軍人氣息的秘書引領下,快步走向位於核心區域的專用保密會議室。
會議室的門無聲滑開。裡麵的景象讓陳羽墨腳步微微一頓,隨即恢複如常。
會議室內氣氛凝重而肅然。巨大的環形會議桌旁,坐著的人,每一個名字都足以在華國科技界掀起波瀾。
在會議桌的主位兩側,兩位老爺子正襟危坐,如同兩座沉穩的山嶽,無形的威壓籠罩著整個會議室。他們麵前,各放著一份密封的《盤古計劃》副本。
陳羽墨的到來,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好奇、審視、疑惑、期待……種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那些飽經風霜、智慧深邃的眼睛裡。一個如此年輕的大二學生,將要主導一個涉及三大基礎工業躍升、彙聚了如此多頂尖力量的龐大計劃?這聽起來如同天方夜譚。
“首長好!各位院士、教授,大家好!”陳羽墨沒有絲毫怯場,走到會議桌前預留的空位,站定,聲音清朗而沉穩,帶著與年齡不符的從容,向在座眾人微微躬身致意。
陳振國銳利的目光掃過全場,聲音洪亮,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各位專家,這位就是陳羽墨同誌,盤古計劃的技術總負責人!計劃書各位已經初步看過,具體細節和實施方案,由他向大家闡述!時間緊迫,目標明確,任務艱巨!請大家務必精誠合作,全力以赴!”他沒有多餘的廢話,直接點明了陳羽墨的核心地位,也定下了會議的基調——高效、務實、解決問題。
田政委也沉聲道:“國家最高層已授權,此計劃為最高優先級!所需一切資源,全力保障!望諸位戮力同心,為國鑄劍!”
兩位老帥的表態,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巨石,讓在座的專家們神色更加肅然,也暫時壓下了心中的諸多疑慮。國家背書,最高優先級!這分量太重了!
陳羽墨沒有絲毫停頓,立刻打開了會議室前方的投影設備。光芒亮起,一份結構清晰、重點突出的演示文稿出現在空中——正是《盤古計劃一期)——基礎工業躍升籌備綱要》的核心框架和第一階段攻堅路線圖。
他沒有客套,直接切入主題,聲音不高,卻異常清晰,充滿了力量感和不容置疑的技術自信:
“感謝首長信任,感謝各位前輩蒞臨。盤古計劃的核心目標,是在一年內,於三大基礎領域——精度、材料、工藝——實現理論突破並完成實驗室級原理驗證,為後續的工業躍升奠定不可動搖的基石!”
“我們麵臨的是係統性難題,環環相扣。”他的目光掃過全場,最終落在錢老身上,“精度基石,是眼睛和手。0.05μ定位精度、0.02μ重複定位精度的機床母機,是精密製造的皇冠。錢老,超精密主軸軸承的納米級滾道加工與超低振動抑製、亞納米級光柵尺反饋係統,是這套‘眼睛’和‘手’的神經中樞。我們現有的理論模型,在極端工況下的熱變形耦合效應和誤差傳遞鏈上,存在致命缺陷。這是我們必須攻克的第一個山頭!”他說話間,投影上精準地列出了軸承動力學和光柵尺反饋的關鍵瓶頸問題,直指核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錢伯鈞眼中精光一閃,陳羽墨沒有提任何具體方案,但這份對問題本質一針見血的洞察力,讓他收起了部分輕視,身體微微前傾,專注地看向投影上的數據和問題描述。
陳羽墨的目光轉向周文淵院士和張博文:“材料基石,是根基。超高純度特種材料,是後續一切精密工藝的載體。周老,超低溫區域熔煉的分凝係數控製、無汙染晶體生長環境的穩定性,是實驗室突破的關鍵。但工業化的核心,”他看向張博文,語氣帶著一種平等的尊重,“在於量產工藝的‘魔鬼細節’——原子級表麵鈍化的均勻性和可重複性、ppb級痕量雜質的在線監測與實時剔除。這需要將實驗室的完美構想,轉化為鋼鐵洪流中的精準控製。張工,您對量產工藝中那些‘不講道理’的難題的解決經驗,至關重要。”
周老微微頷首,對陳羽墨清晰的問題分層表示認同。而張博文則挑了挑眉,嘴角那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似乎深了一點,眼中興趣更濃——這個年輕人,似乎不像那些隻懂理論的學院派,有點意思。
接著,陳羽墨的目光投向趙啟明院士和李文斌教授:“工藝基石,是鋒刃。納米級表麵終極處理、在極端環境下的穩定加工,是製造極限的體現。趙老,極端環境下的材料相變抑製、多場強耦合的穩態控製,是您的專長領域。李教授,納米級能量束的精確控製與原位無損監測反饋,是原子級雕刻的眼睛和刻刀,需要光學、微電子、精密機械的深度交叉融合。這需要您牽頭組建一支能打硬仗的跨學科尖刀連!”
趙啟明表情嚴肅,但眼神中流露出對挑戰的認可。李文斌則推了推眼鏡,快速在麵前的平板電腦上記錄著什麼。
“以上,是三大基石的核心瓶頸和初步分工。”陳羽墨語速平穩,條理分明,完全不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學生在向一群泰鬥彙報,倒像是一位久經沙場的統帥在部署作戰任務,“我們不需要重複低效的摸索!第一階段的核心,是精準的實驗驗證!驗證我們推演出的核心理論模型是否成立,驗證那些跨越現有認知的解決方案是否可行!”
他切換投影畫麵,上麵清晰地列出了幾個核心驗證實驗的名稱、目標、所需核心設備與環境、建議依托單位,以及初步的時間節點。
“錢老,主軸軸承的納米級振動溯源實驗,需要您的精密測量所提供最頂尖的動平衡和測振環境。”
“周老,7n+矽單晶區域熔煉小試,需要您的實驗室或龍淵基地的超低溫超高真空係統。”
“趙老,李教授,原子級拋光監測原理驗證,需要龍淵基地納米中心的頂尖聯用係統。”
“張工,痕量雜質在線監測技術預研,需要您和周老團隊緊密協作。”
他看向一直沉默但氣場強大的趙明遠教授:“趙教授,您負責整個精度基石的工程化落地協調。我們需要您的經驗,將錢老團隊的理論突破和我的方案,快速轉化為可製造、可裝配、可測試的工程實體。係統集成,您是總舵手。”
趙明遠雙臂依然抱胸,但審視的目光中終於多了一絲認同。陳羽墨的分工清晰、目標明確,點到了他的核心價值——把紙上的東西變成鋼鐵造物。
最後,陳羽墨的目光掃過全場,語氣斬釘截鐵:“時間窗口隻有一年!我們沒有試錯的空間!所有實驗方案、設備需求、資源協調,龍淵基地王將軍將全力配合,確保極端環境測試平台優先使用!各位前輩,”他微微提高音量,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和懇切,“盤古能否開天辟地,就仰仗諸君了!從今天起,我們就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目標隻有一個:一年後,用無可辯駁的實驗數據,證明我們的路,走得通!”
話音落下,會議室裡一片寂靜。
沒有人立刻說話。錢老的手指停止了敲擊,目光如炬地盯著投影上的實驗方案細節。周文淵院士和趙啟明院士交換了一個眼神,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凝重與一絲被點燃的鬥誌。趙明遠放下了抱胸的雙臂,身體微微前傾,眼神銳利地審視著實驗步驟。李文斌教授在平板上的記錄速度更快了。張博文收起了那絲玩味的笑意,眼神變得專注而銳利,仿佛看到了極具挑戰性的謎題。
陳振國和田國華端坐主位,看著孫子在共和國最頂尖的科學家群體麵前揮斥方遒、條理分明地部署著這場硬仗,眼神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驕傲和沉甸甸的期望。
片刻的沉寂之後,錢老第一個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科研工作者特有的嚴謹和一絲被激起的挑戰欲:“實驗方案,我需要更詳細的軸承動力學模型邊界條件設定和振動源模擬參數。下午,去我實驗室,詳談!”
這,便是認可和戰鬥打響的號角!
喜歡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