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翠湖苑的清晨,帶著江南水鄉特有的濕潤與寧靜。空氣裡彌漫著草木的清新和若有似無的梔子花香。
陳羽墨拎著一個保溫食盒,穿過草坪,走向隔壁田家的彆墅。食盒裡是蘇晚晴一大早起來包的小籠包。他記得小田昨晚臨睡前嘀咕過想吃。
按響門鈴,片刻後,門開了。林薇係著圍裙,手裡還拿著鍋鏟,顯然正在準備早餐。看到陳羽墨和他手裡的食盒,臉上立刻綻開溫暖的笑容:“小墨來啦!快進來!喲,這是晚晴包的包子吧?聞著就香!”
“林姨早。”陳羽墨將食盒遞過去,“媽讓我送過來,剛出鍋的,還熱乎著。小田呢?”
“那丫頭,昨晚看劇本看到半夜,這會兒還賴床呢!”林薇笑著接過食盒,無奈又寵溺地搖搖頭,“讓她多睡會兒吧,反正她這幾天也沒啥事,就等著九月份進組呢。包子等她醒了熱給她吃,保證饞得她流口水!”
陳羽墨眼中也帶上一絲笑意:“好,那我就不吵她了。林姨,我去趟科學島,那邊有點事。”
“去吧去吧,工作要緊!中午回來吃飯嗎?”林薇關切地問。
“看情況,不用等我。”陳羽墨點點頭,轉身離開。
回到自家車庫,那輛低調的黑色suv已經啟動。陳羽墨坐進後座,車子平穩駛出翠湖苑,彙入清晨稀疏的車流,朝著位於城市西南角、被董鋪湖環抱的科學島駛去。
科學島,國家大科學工程——east中心。
巨大的實驗大廳內,east裝置如同一個銀白色的龐然巨獸,靜靜地矗立在中央,複雜的線圈和管道交織纏繞,散發著冰冷的金屬光澤。空氣裡彌漫著特殊的冷卻劑氣味和微弱的高壓電嗡鳴聲。
周老和另一位身形清瘦、精神矍鑠的老者早已等候在控製室外。這位老者便是華科院核聚變領域的泰鬥,核技術總師楚雲天院士。兩人看到陳羽墨走進來,立刻迎了上去。
“羽墨,一路辛苦!”周老拍了拍陳羽墨的肩膀,隨即介紹道,“這位就是楚院士,咱們國家托卡馬克的奠基人之一!老楚,這就是陳羽墨同誌。”
楚雲天院士推了推厚厚的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銳利如鷹隼,帶著一種學者特有的探究和一絲不易掩飾的激動,他緊緊握住陳羽墨的手:“羽墨!久仰大名!你那份關於聚變第一壁材料的構想……老頭子我可是盼星星盼月亮,總算把你盼來了!快,裡麵說!”
三人走進旁邊一間寬敞明亮、布滿各種顯示器和控製終端的會議室。巨大的落地窗外,就能看到east裝置那宏偉的側影。
沒有過多寒暄,楚老直接切入主題,他的聲音帶著一種沉重的緊迫感:“羽墨,周老把你的‘燧人’計劃初步構想給我看了,氣魄恢宏!人造太陽,是我們這代人畢生的夢想!但是,”他話鋒一轉,神色無比凝重,“夢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如同天塹!east裝置雖然實現了百秒量級的高約束模式運行,但距離真正的能量輸出q≥1),還有幾座大山要翻!”
他指著窗外巨大的east裝置,語速加快:
“第一座大山,也是最硬的骨頭,就是第一壁材料!你構想的那種機理的高熵複合自愈材料,理論方向極具顛覆性,但工程化難度超乎想象!east目前的偏濾器材料,在長時間高功率運行下,中子輻照腫脹、氦脆、表麵剝落問題極其嚴重!材料壽命是製約長脈衝運行的關鍵瓶頸!你的材料,需要承受比east當前工況高一個數量級的中子通量和熱流密度!如何確保其在大規模、連續運行下的結構穩定性和自愈效率?這需要海量的極端工況模擬和輻照實驗數據支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第二座大山,等離子體約束與控製!”楚老調出east的控製界麵,上麵是複雜的磁場位形圖和等離子體參數,“高參數、穩態運行的核心是等離子體的穩定性!邊緣局域模、破裂……這些不穩定現象如同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現有的磁約束和加料、加熱控製手段,在向更高參數、更長脈衝邁進時,顯得力不從心!我們需要更精準、更快速、更智能的實時反饋控製係統!”
“第三座大山,氚自持!”楚老的聲音更加沉重,“氘氚反應是現階段最可行的聚變燃料,但氚是放射性元素,自然界儲量極少!聚變堆要實現‘點火’,必須依靠自身產生的氚來維持後續反應。如何高效、安全地設計氚增殖包層,實現氚的自持循環?這也是關乎‘燧人’能否真正‘點燃’的命門!”
楚老提出的每一個難點,都是當前國際聚變界公認的頂級挑戰!周老在一旁聽著,眉頭也緊緊鎖起,這些困難,每一條都足以讓一個頂級團隊耗費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去攻關!
就在陳羽墨凝神傾聽,大腦高速運轉,結合燭龍之前提供的方向性指引和前世的模糊記憶進行推演時,意識深處,那冰冷而高效的信息流如同精準的手術刀,瞬間切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信息庫檢索:一級文明聚變堆關鍵瓶頸突破路徑。】
【分析:目標難點核心在於‘極端工況材料動態響應’與‘等離子體控製反饋延遲’。】
【推演優化路徑:】
【1.第一壁材料:建議采用‘梯度功能化多層複合結構’——內層:高熵硼化物先驅體非晶納米晶複合塗層,利用熵增效應最大化抑製點缺陷遷移,延緩輻照腫脹;中層:高導熱碳纖維增強金屬基複合材料,快速導出瞬態高熱流;外層:增材製造高強韌釩基合金,提供整體支撐。三層之間設計‘仿生微血管網絡’,預置自愈合先驅體,利用輻照熱應力誘導的微裂紋激活自修複機製。】
【2.等離子體控製:集成‘伏羲’芯片算力核心,構建‘燭龍核心邏輯優化版’等離子體實時預測控製模型。利用高維數據同化技術,融合多維度診斷信號,提前1050毫秒預測e及破裂先兆,並通過優化算法動態調整電子回旋共振加熱、中性束注入功率及位置,以及共振磁擾動線圈電流,實現主動抑製。】
【3.氚增殖包層:采用‘液態鉛鋰包層+鈹中子倍增劑’方案。優化流道設計提升熱提取效率及氚提取率;在包層結構材料內壁塗覆‘方案二’衍生抗輻照抗液態金屬腐蝕複合塗層。】
燭龍提供的路徑,如同在迷霧重重的深山中點亮了精確的航標燈!將楚老提出的三個看似無解的難題,拆解成了具體可行的攻關方向和關鍵技術節點!尤其是那“梯度功能化多層複合結構”和“仿生微血管網絡”的自愈設計,以及利用伏羲算力實現的“毫秒級預測主動抑製”等離子體控製模型,其思路之精妙、邏輯之嚴密,遠超當前聚變界的認知框架!
陳羽墨眼中精光一閃,他走到會議室中央的大屏幕前,拿起觸控筆,沒有直接複述燭龍的方案,而是以自身深厚的材料學和工程物理知識為基底,融彙燭龍的核心思路,開始勾勒:
“楚老,周老,關於第一壁材料,我有個初步的構想框架……”他邊說邊在屏幕上快速繪製出一個多層結構示意圖,“我們可以嘗試構建一個‘梯度功能化’的複合體係。最內層,麵向等離子體極端環境,采用基於高熵效應的硼化物非晶納米晶複合塗層,最大化利用熵增抑製點缺陷遷移,這是抵抗輻照損傷的核心……”
他一層層剖析,從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到那精妙的“仿生微血管”自愈機製,將燭龍推演的複雜路徑,轉化為工程師和科學家能夠理解並執行的具體方案。當講到利用伏羲芯片構建毫秒級預測模型實現等離子體主動抑製時,楚老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眼睛瞪得溜圓,呼吸都變得急促!
“毫秒級預測?!主動抑製?!這……這……”楚老激動得語無倫次,他死死盯著屏幕上陳羽墨勾勒出的控製模型框架圖,“如果真能做到!這將是聚變控製領域顛覆性的革命!羽墨!你這思路……簡直是天馬行空!又……又直指核心!”他仿佛看到了突破穩態運行魔咒的真正曙光!
周老也震驚不已,他更關注材料部分:“梯度複合!仿生自愈!這結構設計……太精妙了!羽墨,你這腦子……到底是怎麼長的?!”他看向陳羽墨的眼神,充滿了不可思議的震撼。
陳羽墨放下觸控筆,目光掃過兩位激動不已的院士,聲音沉穩而有力:“思路隻是方向,關鍵在於落地。材料製備工藝、塗層沉積技術、多層結構連接、自愈先驅體的合成與灌注、控製模型的算法實現和硬件集成……每一條都需要最頂尖的團隊進行最艱苦的攻關。east裝置,就是我們最好的試驗場和驗證平台。”
他看向窗外那巨大的east裝置,銀白色的殼體在晨光中熠熠生輝。
“就從這裡開始,點燃‘燧人’的第一縷星火。”
喜歡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