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尚未在廬州城完全散去,翠湖苑彆墅的書房裡,陳羽墨剛結束與楊總師的加密視頻通訊。屏幕上,楊總工的臉龐帶著熬夜的疲憊,但眼神卻亮得驚人,背景隱約可見沈飛巨大的裝配車間。
“羽墨,你放心!引擎、隱身材料、ai空戰決策的核心驗證數據,還有你發來的後續優化方案,都吃透了!”楊維的聲音透過揚聲器傳來,帶著金屬般的鏗鏘,“整機組裝按計劃推進,地麵滑跑測試的準備工作已經啟動!等你從廬州回來,保管讓你看到一隻活蹦亂跳的‘玄鳥’!”
陳羽墨臉上沒有太多波瀾,隻有眼底深處一絲緊繃的弦稍稍鬆弛:“辛苦楊總,有你在,我放心。滑跑測試的實時數據同步給我。”
“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楊維拍著胸脯保證,隨即又壓低聲音,“對了,你給的那個…‘魚餌’…有動靜了嗎?”
“快了。”陳羽墨隻說了兩個字,眼神平靜無波,“沈飛這邊,按計劃推進。”
切斷通訊,書房裡恢複了寂靜。陳羽墨的目光落在書桌一角。那份印著“玄鳥計劃”的深藍色文件夾依舊安靜地躺著,但其中蘊含的驚濤駭浪已暫時被壓製,交由前線的將士去搏擊風浪。他轉身,視線投向窗外初升的朝陽,金色的光芒正努力穿透薄霧,將溫暖灑向大地。
是時候,將目光投向另一片足以照亮人類未來的星火了。
當陳羽墨的身影再次出現在廬州科學島,east那標誌性的巨大環形裝置前時,這裡的氣氛與一個月前他離開時,已然不同。
沒有寒暄,陳羽墨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徑直走向主控大廳。巨大的環形觀察窗內,east裝置如同蟄伏的鋼鐵巨獸,周身纏繞著密布的管道和線纜。主控台前,周老和楚老並肩而立,兩人都穿著白色的實驗服,頭發花白,脊背卻挺得筆直。他們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麵前幾塊巨大的監控屏幕,上麵瀑布般流淌著複雜的數據流和形態變幻的等離子體模擬圖像。
聽到腳步聲,兩位老人幾乎同時回過頭。當看清是陳羽墨時,兩人眼中瞬間爆發出難以抑製的激動光芒!周老布滿皺紋的臉上,每一道褶子似乎都在舒展;楚老更是直接大步迎了上來,一把抓住了陳羽墨的手臂,力道之大,讓陳羽墨都能感受到這位老科學家此刻內心的澎湃。
“小陳!你來得正好!正好!”楚老的聲音洪亮,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指著旁邊一塊屏幕上一條穩定延伸、幾乎拉成直線的溫度曲線圖,“看看這個!”
屏幕上,代表等離子體核心溫度的紅色曲線,穩穩地維持在令人心驚肉跳的高位,旁邊一個醒目的計時器數字正在不斷跳動:1023秒…1024秒…1025秒…
“1025秒!而且還在持續!”周老也走了過來,鏡片後的眼睛亮得驚人,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發緊,“按照你之前提供的思路,我們重新優化了第一壁材料的複合結構設計,特彆是內層高熵硼化物先驅體非晶納米晶複合塗層的沉積工藝,還有那個‘仿生微血管網絡’的預置方案……穩定性!前所未有的穩定性!”
楚老用力點著頭,接口道,語速飛快:“不止是材料!等離子體控製才是關鍵!我們整合了你留下的‘伏羲’芯片算力核心,初步嵌入了那個優化後的預測控製模型框架!雖然現在隻調用了基礎模塊,還遠沒達到你設想的水平,但就憑現在這初步的同化融合和動態調整能力……”他指著屏幕上另一塊區域,那裡顯示著電子回旋共振加熱和中性束注入功率正在根據等離子體的細微變化進行極其靈敏的微調,“看看這響應速度!看看這控製精度!以前我們是被動防禦破裂,現在…現在有了一點主動‘安撫’它的苗頭了!就憑這個,模擬實驗時間就硬生生從幾百秒衝破了千秒大關!”
兩位在聚變領域耕耘了一輩子、見慣了失敗與瓶頸的老院士,此刻激動得如同第一次做出實驗成果的年輕人。一千秒!這個曾經遙不可及的數字,如今在眼前變成了現實!這不僅僅是時間的延長,更是技術路徑可行性的鐵證!是通往“人造太陽”道路上的一座裡程碑!
陳羽墨的目光掃過那穩定得令人心悸的溫度曲線和不斷跳動的計時數字,再看向兩位激動不已的老人,心中也湧起一股澎湃的熱流。燭龍提供的知識是冰冷的鑰匙,而眼前這兩位老人和他們帶領的團隊,才是真正將這鑰匙插入鎖孔、奮力推開那扇沉重大門的人!
“了不起!”陳羽墨由衷地讚歎,聲音沉穩有力,“周老,楚老,還有整個團隊,辛苦了!這是曆史性的突破!”
“是你指的路!”楚老用力拍著陳羽墨的肩膀,毫不居功,“沒有你那些顛覆性的思路,我們還在老路上打轉!第一壁材料的梯度複合、仿生自愈設計;等離子體控製的預測模型;還有氚增殖包層的液態鉛鋰優化方案…每一條,都是捅破窗戶紙的那根手指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老也感慨萬分,他看著眼前年輕得過分卻淵博如海的陳羽墨,又看向觀察窗內那巨大的環形裝置,眼神充滿了希冀:“小陳啊,千秒穩態…這意味著,我們終於摸到了工程化示範堆的門檻了!不再是虛無縹緲的實驗室玩具了!”
“工程化…”陳羽墨重複著這三個字,目光也變得無比深邃,他看向楚老和周老,語氣鄭重,“周老,楚老,時機到了。”
兩位老人同時看向他,眼神瞬間變得凝重。
陳羽墨的聲音不高,卻帶著千鈞之力,清晰地回蕩在主控大廳:“基於目前突破性的成果和已驗證的技術路徑,我建議——正式啟動‘羲和’工程!目標:建造華夏首座、也是世界首座具有工程應用意義的聚變示範堆!”
“羲和…”楚老喃喃重複著這個名字,眼中爆發出熾熱的光芒。羲和,上古神話中為太陽駕車的女神!以此為名,其誌昭然!
“好!”周老猛地一握拳,花白的頭發似乎都因激動而微微顫動,“是該走出實驗室了!是該讓這‘人造太陽’的光芒,真正照亮現實了!”
楚老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激蕩,目光灼灼地盯著陳羽墨:“小陳,啟動‘羲和’,絕非易事!這涉及到前所未有的投入、最頂尖的工程集成、以及國家級戰略意誌!你…準備好了?”
陳羽墨迎上楚老銳利的目光,眼神沒有絲毫閃躲,如同磐石般堅定:“技術路徑已驗證,核心難題已突破方向。剩下的,是決心和資源。這份報告,”他指了指楚老手中那份記錄著千秒奇跡的實驗總結,“就是最好的敲門磚。李院長和首長那邊,我去溝通。”
他的話語平靜,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決心和力量。啟動“羲和”,將可控核聚變從實驗室推向工程應用,這不僅是他個人任務鏈的延伸,更是燭龍“文明火種加速計劃”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是點亮未來星海征途的,第一座真正的燈塔!
楚老和周老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決絕與信任。楚老重重地拍了一下控製台,聲音斬釘截鐵:“好!我們全力支持!east團隊立刻著手準備‘羲和’工程的預研報告和初步技術方案,把最詳實的數據、最可靠的論證拿出來!等你消息!”
陳羽墨點點頭,目光再次投向觀察窗內那巨大的east裝置。此刻,那冰冷的環形鋼鐵在他眼中,仿佛已經化身為“羲和”工程的宏偉基座。千秒的穩態等離子體,如同在黑暗中頑強燃燒的第一簇火種,昭示著無儘光明的未來。
他轉過身,步伐沉穩地走向主控大廳門口。陽光透過高大的玻璃窗,在他身後投下長長的、堅定的影子。身後,是兩位老院士充滿期待和振奮的目光;前方,是即將叩響的、通往華夏“人造太陽”時代的大門。
喜歡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