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陽光透過寬大的窗戶,暖洋洋地灑在特護病房裡,驅散了深秋的涼意。
空氣中彌漫著蘇晚晴和林薇帶來的家常飯菜的香氣,溫馨而安寧。
陳羽墨的氣色明顯好了許多,半靠在床頭,小田正坐在床邊,小心翼翼地用小勺將溫熱的湯送到他嘴邊,小梨渦隨著專注的神情若隱若現。
“慢點,燙。”她輕聲提醒,眼神裡滿是關切。
病房門被推開,陳建國風塵仆仆地走了進來,手裡提著一個銀色手提箱。他剛結束魔都那邊緊急的事務處理,特意趕回來。
“爸。”陳羽墨喚了一聲。
“嗯,感覺怎麼樣?”
陳建國放下箱子,走到床邊仔細打量兒子,眼神裡帶著不易察覺的驕傲。他將箱子放在床頭櫃上打開,裡麵是一台筆記本電腦和一些配套設備。
“知道你閒不住,你平時工作用的家夥什,給你帶來了。”
“謝謝爸。”陳羽墨看著那台承載著他無數心血和計劃的電腦,眼中閃過一絲亮光。他確實“閒不住”,江南科學院和“菁英計劃”的藍圖在他腦海中早已鋪開。
正說著,病房門再次被禮貌地敲響。在得到允許後,兩位穿著深色西裝、氣質乾練的人走了進來。
為首的一位五十歲上下,身材敦實,目光沉穩,正是中建集團總工程師施國立。他身邊跟著一位看起來三十多歲、戴著無框眼鏡、氣質知性的女性,是中建集團首席總設計師程昱彤。
“陳院士,田小姐,冒昧打擾了!”施國立聲音洪亮,帶著歉意和敬意,
“知道您需要靜養,但江南科學院的選址和初步規劃實在等不得,首長親自指示,讓我們來聽聽您的意見。”
“施總,程工,請坐。”陳羽墨示意田夕薇暫停喂飯,對來人點頭致意。蘇晚晴和林薇連忙起身招呼,陳建國也站在一旁。
施國立和程昱彤在搬來的椅子上坐下,程昱彤立刻打開隨身攜帶的平板電腦,調出幾張高清衛星圖和3d地形模型投影在病房牆壁上。
“陳院士,”程昱彤的聲音清晰而專業,“根據您之前提到的‘環境清幽、利於保密、交通便利、具備長遠發展空間’等核心要求,結合廬州當地的地質、水文、氣候、交通網絡等綜合因素,我們初步篩選了三個備選地塊。”
她熟練地操作著投影:
“方案一,位於巢湖西岸,視野開闊,風景絕佳,但地質結構相對複雜,大規模地下工程建設成本較高,且距離主城區稍遠。”
“方案二,位於高新區核心區邊緣,交通極其便利,配套成熟,但周邊環境較為喧鬨,保密性稍弱,未來發展空間受限。”
“方案三,”她的手指重點圈出一個區域,“位於大蜀山西麓!”
投影清晰地展示著大蜀山西麓的地形地貌:鬱鬱蔥蔥的山林,蜿蜒的溪流,開闊的緩坡,遠處是廬州城的輪廓線。陽光透過虛擬的枝葉灑下光斑,寧靜而充滿生機。
陳羽墨的目光在三個方案間仔細流連,手指無意識地在被子上輕輕敲擊著。他的視線最終牢牢鎖定在方案三——大蜀山西麓。
“這裡。”他開口,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確定,“就選大蜀山。”
施國立和程昱彤眼中都閃過一絲亮光。施國立立刻追問:“陳院士,能說說您的具體考量嗎?”
“首先,環境。”陳羽墨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投影,看到了那片真實的土地。
“前沿科技的突破,需要靜心,需要靈感。依山傍水,遠離喧囂,符合科研人員長期工作的精神需求。其次,保密。大蜀山是天然掩體,配合我們未來的安防體係,能形成多重保障。第三,交通便利度足夠支撐初期建設和人員往來,規劃中的地鐵更是長遠保障。第四,”
他指向那廣闊的山麓緩坡,“空間!江南科學院不是一蹴而就的建築群,它是未來百年甚至更久的科技燈塔!需要巨大的、可自由擴展的空間!大蜀山西麓,完美契合!”
他的分析條理清晰,直指核心。施國立和程昱彤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歎服。這位年輕的院長,不僅掌握著超越時代的科技,其戰略眼光和務實規劃能力同樣令人驚歎!
“好!”施國立重重點頭,“我們立刻以方案三為基礎,啟動詳細勘探和設計!陳院士您放心,我們中建集團,一定傾儘全力,為江南科學院打造一座配得上它使命的、世界頂尖的科研聖殿!”
程昱彤也充滿乾勁地補充:“我們會結合您未來可能需要的特殊實驗室需求,在設計中預留足夠的接口和空間彈性!保證科學院的建築本身,就是科技與藝術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