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很快接通,傳來一個年輕、略帶緊張卻充滿力量感的男聲:
“喂?您好?請問是……”
“我是陳羽墨。”陳羽墨的聲音沉穩有力。
電話那頭瞬間陷入一片死寂,幾秒後,爆發出難以置信的驚呼和壓抑的激動喘息聲:
“陳……陳院士?我……我是哈工大的劉啟明!‘星漢’團隊的負責人!我們……我們太激動了!沒想到您真的……”
“郵件我看了。”
陳羽墨打斷他激動的語無倫次,語氣帶著讚許和鼓勵。
“劉啟明同學,你們很棒。這份純粹和勇氣,正是‘菁英計劃’最看重的品質!從零開始構建中文底層,完全自主可控,這是真正的硬骨頭!你們啃下來了第一步,非常了不起!我代表江南科學院,歡迎你們報名,期待在考場上看到你們的實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謝謝陳院士!謝謝!”電話那頭的劉啟明聲音帶著哽咽,“我們……我們一定全力以赴!”
“很好。”陳羽墨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專業而犀利,
“現在,以一個使用者和建議者的角度,我提幾點看法,供你們後續迭代參考。”
“您請說!我們洗耳恭聽!”劉啟明的聲音立刻充滿專注。
“第一,兼容性與生態。‘星漢’目前更像一個純淨的‘技術演示艙’。要走向實用,必須解決與現有海量硬件的深度適配問題,以及吸引開發者構建應用生態。建議你們下一步重點攻克通用硬件抽象層和跨平台應用兼容框架。”
“第二,萬物互聯基因。未來的操作係統,核心是連接。‘星漢’需從底層架構就融入對邊緣計算、物聯網協議、低功耗廣域網的深度支持,使其天然適配從手機到汽車、從智能家居到工業控製的全場景。”
“第三,安全與效率並重。中文邏輯是特色,但絕不能犧牲執行效率和安全性。內核調度算法、內存管理、安全沙箱機製,需要用更底層的優化來保證其競爭力。”
陳羽墨條理清晰,每一句話都直指要害,為這支年輕的團隊指明了清晰的技術攀登路徑。
電話那頭的劉啟明呼吸急促,顯然在飛快記錄,聲音充滿了振奮和豁然開朗:
“明白了!陳院士,您指出的方向太關鍵了!兼容性、生態、iot、底層優化!我們記下了!回去立刻調整研發重心!真的謝謝您!我們一定努力,讓‘星漢’早日成為真正的國產主流!”
電話掛斷。陳羽墨放下手機,臉上還帶著未散的激賞。這些年輕學子身上迸發的創造力和破局精神,讓他看到了華夏基礎軟件崛起的真正希望。
“是那些做操作係統的大學生?”
田夕薇好奇地問,大眼睛裡滿是崇拜,“墨墨你好厲害,幾句話就給他們指了明路!”
“是他們自己很厲害。”陳羽墨握住她的手,眼中光芒熠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回到湯臣一品,城市的燈火已漸次闌珊。書房裡,陳羽墨卻沒有絲毫睡意。
戈壁的星火、哈工大的“星漢”、萬家燈火的魔都夜景……在他腦海中交織。
他打開電腦,調出早已在構思中的兩份藍圖。
第一份,是常溫超導材料的工業化量產路徑規劃圖。龍淵基地實驗室裡的成功隻是起點,如何將這種顛覆性的材料大規模、低成本、高質量地生產出來,覆蓋全國電網、磁懸浮交通、精密儀器乃至未來的聚變電站,才是點燃能源革命的關鍵。
他梳理著原料供應鏈優化、規模化熔煉工藝、精密帶材軋製、質量在線監測等關鍵節點的技術瓶頸和解決方案,準備整合資源,全力推進。
第二份,則是更為宏大的“華夏智慧城市群”建設規劃綱要草案。
基於南天門計劃中衍生出的強大技術:天網級全域感知網絡、燭龍提供的超高效城市大腦核心算法、量子加密通信保障、以及未來“靈樞”機器人可能提供的智能公共服務……這份綱要旨在打造安全、高效、綠色、人性化的未來城市樣板。
從交通流全局優化、能源智能調配、公共安全預警、到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醫療教育資源精準觸達……他要將尖端科技,融入億萬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
指尖在鍵盤上快速敲擊,將清晰的思路和關鍵節點轉化為文字。這兩份計劃書,一份關乎國家能源命脈的基石,一份關乎億萬民眾的福祉,是他接下來需要親自向首長彙報、爭取國家層麵全力支持的核心戰略。
窗外的東方,已隱隱透出一線魚肚白。新的一天即將開始,而點燃燎原星火、構建智慧家園的征途,也在這寂靜的黎明時分,悄然拉開了新的序幕。星辰大海的壯麗,與腳下萬家燈火的溫暖,在陳羽墨深邃的眼眸中,交織成同一個堅定不移的目標。
喜歡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請大家收藏:()重生後,帶領華夏走向星辰大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