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熱浪仿佛被江南科學院那棟銀灰色大樓隔絕在外。
院長辦公室裡,陳羽墨剛剛結束了與常溫超導量產工廠項目組的遠程協調會。
屏幕上,中建集團施總工指著地圖上圈出的幾處大型工地,信心滿滿地彙報著首批三個核心工廠的選址和地基處理進度。
窗外的蟬鳴似乎也帶上了一種屬於建設時代的鼓點。
他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正準備查看龍淵基地發來的最新“鸞鳥”龍骨應力分析報告,手機屏幕卻無聲地亮了起來,是微博特關的推送提示——菁英計劃通知書登頂熱搜。
點開話題,滿屏都是青春洋溢的喜悅和自豪。
“啊啊啊!華科院!我來了!材料科學![錄取通知書圖片]”
“工程院機械工程!爸媽我出息了![錄取通知書圖片]”
“中核集團定向培養!此生許國![錄取通知書圖片]”
“航天科技集團!追夢的路上有我了![錄取通知書圖片]”
一張張設計莊重、承載著無上榮譽的錄取通知書照片,如同火炬般在網絡上傳遞。
錄取者們的激動宣言、親朋好友的祝福刷屏、還有無數落榜者帶著羨慕與堅定喊出的“明年再戰”,共同織就了一幅名為“希望”與“奮鬥”的熾熱畫卷。
忽然,一張風格迥異的通知書照片被頂上了熱門。
它沒有燙金大字,沒有繁複紋飾。
素雅的淺藍色特種紙為底,封麵是簡潔流暢的銀色線條勾勒出的抽象幾何圖案,仔細看去,竟隱隱有星軌流轉、粒子躍動的科技感。
正中,是五個筆鋒遒勁、帶著金屬冷光的墨字:江南科學院。下方一行小字:錄取通知書。
內頁信息部分的關鍵字段——姓名、專業、編號——都被謹慎地打上了馬賽克。
隻有右下角,一個極其簡約卻充滿力量感的徽記清晰可見:那是兩片相互交織、向上托舉的銀色羽翼,羽翼中心,是一顆散發著柔和光芒的星辰。
【臥槽!江南科學院本尊的通知書?!】
【這設計!這質感!低調奢華有內涵!愛了愛了!】
【看到那個徽記了嗎?鸞鳥的翅膀托起星辰!絕了!】
【啊啊啊!是前100的大神!膜拜!】
【接好運!吸吸歐氣!明年江南科學院等我!】
【馬賽克後麵的名字,我猜不是學神就是學魔!】
【羨慕這個詞我已經說累了……】
這張素雅卻氣場強大的通知書,瞬間點燃了新一輪的熱潮,將“江南科學院”的神秘與崇高推向了頂點。
陳羽墨的目光在這張通知書圖片上停留了幾秒,嘴角浮現一絲溫和的笑意。
他關掉熱搜,點開了江南科學院內部係統裡那份最終錄取名單。手指在觸控屏上緩緩滑動,深邃的目光掃過那一個個承載著未來希望的名字。
當幾個熟悉的名字躍入眼簾時,他滑動的手指微微一頓。
【孫驍驍】——專業方向:高能物理與聚變工程。
記憶瞬間被拉回2016年那個黃沙漫天的西北龍淵基地。那個紮著利落馬尾、眼神清亮、在“雲龍”項目初期跟著他整理數據、跑現場、眼睛裡總是充滿求知欲的年輕助理。
項目結束後,她選擇了繼續深造,一彆經年,沒想到她憑借自己的實力,以如此耀眼的方式,重新回到了這條通往星辰大海的航道上。
目光繼續下移。
【劉啟明】、【淩悅】、【顧星辰】、【謝悠悠】——專業方向:智能係統與空天信息。
去年,正是他們那封充滿銳氣與理想的郵件,詳細闡述了“星漢”的設計理念和突破點,引起了陳羽墨的注意。
他親自回電,與他們進行了相關深入交流,肯定了他們的方向,也提出了一些關鍵性的建議。如今,這四個名字赫然列在江南科學院智能領域錄取名單的前列。
一股“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欣慰感悄然湧上心頭。陳羽墨的指尖在那幾個名字上輕輕點了點,眉眼徹底舒展,唇角揚起一個清晰的弧度。
這些曾經或並肩作戰、或隔空對話過的年輕麵孔,如今正以最優秀的方式,彙聚到同一麵旗幟之下。
就在這時,手機震動,是田夕薇發來的微信,帶著一個可愛的貓貓探頭表情包:
【墨墨墨墨!母上大人發來最高指令:今晚翠湖苑家宴,務必準時出席!不得請假!不得遲到!over!】
後麵還跟了個“乖巧等待.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