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有些吃驚的轉頭看去。
她對於牟尼院中的人可以說是相當熟悉了,畢竟每次來替賈敏做法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興師動眾,重金邀請全院上下所有的女尼一起誦經祈福,卻從未聽到過這個清冷的聲音。
再說這牟尼院裡上至主持師太下至灑掃小尼,對黛玉及其身旁眾人已然頗為熟識。
平素裡於庭院中偶然相遇,無不是客客氣氣、謙遜有禮地相互問候寒暄一番,哪曾有過如這般以冷淡懷疑之口吻進行質問的時候呢?
故而當聽到那人口中所出之言後,黛玉心中的第一念頭便是:此人定然不會是牟尼院裡之人。
待到她緩緩轉過頭去望向對方之時,果見一名美貌女子正立於此。
觀其年歲,約摸十三四歲光景,一頭烏黑亮麗的秀發宛如瀑布般垂落在雙肩上。
那麵容堪稱花容月貌,嬌豔動人,然而身上所著卻是與院內眾女尼相差無幾的僧袍。
如此著裝搭配,乍看之下著實給人一種不倫不類之感,令人心生怪異。
黛玉見狀,不由得微微一怔。
雖說此番乃是二人首次相見,但憑借著前世的記憶,她幾乎是瞬間便認出了眼前這位女子。
除了妙玉之外,還能是誰呢?
黛玉這才依稀想起,前世在櫳翠庵同妙玉閒聊時,曾經聽她說過,當初她跟隨師父入京後,先是在城外的牟尼院暫且落腳,然而世事無常,不久之後妙玉的師父圓寂坐化,隻留下孤苦伶仃的她茫然無措、不知何去何從。
恰好在這個時候,賈府開始大興土木修建大觀園。
園子中的櫳翠庵正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女尼來坐鎮主持。
於是王夫人親自修書下帖,鄭重其事地將妙玉邀請進府。
想到這裡,黛玉不禁心生感慨。
這一世的命運軌跡究竟會如何發展?
大觀園是否還能有修建起來的機緣呢?
倘若沒有這座美輪美奐的園林存在,那麼妙玉或許就不會再有踏入賈府的契機了吧。
誰能料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安排,竟讓她與妙玉在此刻陰差陽錯地提早相遇。
前世黛玉與妙玉之間情誼深厚,彼此相處融洽。
她們二人不僅身世相仿,就連性格方麵也有著諸多相似之處。
妙玉出身於江南的官宦世家,自幼受儘寵愛,如同一朵嬌豔欲滴的花朵般被悉心嗬護成長。
可惜天不遂人願,由於不得已的苦衷,她不得不割舍紅塵俗事,小小年紀便遁入空門。
從此之後,那個原本天真活潑的少女漸漸收斂鋒芒,硬生生地將自己的性情扭轉成了孤僻清高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