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皇帝為什麼好好的跟自己提起這件事呢?
皇帝話說的相當隱晦,也就黛玉,雖然身體是個孩子,但內裡裝著的靈魂卻經曆過百世輪回,自然一點就透,很快就琢磨出了皇帝的意思。
但要是正常的像黛玉這麼大的孩子,能聽懂皇帝話裡的這些彎彎繞嗎?
黛玉對此深表懷疑。
所以皇帝這話就是特地對她說的?
類似的承諾,黛玉不相信皇帝沒有向自己的父親提起過,否則父親也不至於在巡鹽禦史的位置上鞠躬儘瘁,為皇家死而後已。
當初決定把黛玉送到賈府來的時候,林海也曾經安慰過她,或許再過幾年自己就能調入京中,父女團圓。
這就足以表明,林海對於自己解決了鹽政之事後能夠調回京城,也早就心知肚明,壓根就用不著黛玉再去提醒。
所以現在皇帝跟黛玉這麼說,難不成是指望她能夠幫助父親解決鹽政之事?
這未免也太高看黛玉了吧?
雖說黛玉之前在救濟災民、培育高產良種等事上,都表現出了遠超過其年齡的聰慧,但也不至於就能應付官場上的這些彎彎繞吧。
除非……
黛玉眼神微微一閃。
莫非是之前三皇子在皇帝的麵前露了餡,從而讓皇帝知道自己還有幾分神異的手段?
所以皇帝把這個難題擺在自己的麵前,是想看看她能不能解決?
黛玉對官場的事雖然不是特彆了解,但她看過的後世關於紅樓的同人小說足夠多呀。
提起江南鹽政,就少不了官商勾結這四個字。
當地的官員和鹽商們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把本應該上交給朝廷的鹽政銀子吞掉了大半,壓迫的普通百姓苦不堪言。
後事之人解決的方法有很多,但總免不了要殺雞儆猴一番,不殺的人頭滾滾、血流成河,那些利欲熏心的人壓根就不知道痛。
想到這裡,黛玉便小心翼翼的試探了幾句。
既然皇帝自己都說了,江南那邊的局勢相當危險,她的父親林海相當於是孤身作戰,那遇到了什麼事情,總該有些便宜行事的權力吧?
否則江南和京城之間相隔千裡,時機稍縱即逝,若是任何事情都要向朝廷稟報後才能著手執行,恐怕到時候黃花菜都涼了。
皇帝聽了黛玉的話之後,眼眸沉沉的看了她一眼,隨即微微一笑,表示自己連皇家專屬的龍禁衛都調撥給林海了,也就等於是給了他事急從權的權力。
隻是這份權力也不能濫用,必須先有真憑實據,否則日後朝堂之上也不好分說。
黛玉明白了。
重點還是要師出有名嘛。
這就沒問題了。
有自己出馬,江南地界上難道還有什麼能夠瞞得住的秘密嗎?
看來這次回揚州之後,的確可以好好規劃一下,如何幫父親處理好鹽政事務,一勞永逸的讓他擺脫江南那個泥沼。
受到了皇帝的召見之後,皇後和太上皇也分彆召見了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