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很快就來了,看到簽名後,激動地說:“太謝謝陳陽老師了,我太喜歡您的畫了,您的畫裡充滿了生活的溫暖,每次看都覺得特彆親切。”陳陽笑著說:“謝謝您的喜歡,我隻是把生活裡的美好記錄下來而已。”阿姨還和陳陽聊了很多關於畫畫的話題,臨走時,還邀請他有空去自己的城市舉辦畫展。
日子一天天過去,冬天很快就到了。巷口的梧桐樹落光了葉子,隻剩下光禿禿的枝椏,卻依然挺拔。一場雪後,巷口變成了白色的世界,梧桐樹枝上掛滿了雪花,格外美麗。林小滿和林哲拿著畫具,在巷口寫生,陳陽則在一旁指導他們,偶爾還會和他們一起堆雪人。
王奶奶和張爺爺也出來賞雪,張爺爺還拿出自己寫的春聯,提前貼在了巷口的梧桐樹上。紅色的春聯映著白雪,格外喜慶。母親則在廚房裡忙碌,準備著過冬的食物,還煮了熱騰騰的紅薯,給大家端出來。
“下雪天吃紅薯,暖和又甜,”母親笑著說,把紅薯遞給大家。林小滿接過紅薯,咬了一口,甜美的滋味在嘴裡散開,心裡也暖暖的。陳陽看著眼前的場景,突然說:“我們來畫一幅巷口雪景全家福吧,把大家都畫進去。”大家聽了,都高興地答應了。
林小滿負責畫人物,林哲負責畫雪景,陳陽則負責整體的構圖和色彩調配。經過幾天的努力,一幅溫馨的巷口雪景全家福終於完成了。畫麵裡,林小滿一家、王奶奶、張爺爺都站在梧桐樹下,臉上滿是笑容,墨墨和橙橙也在旁邊玩耍,整個畫麵充滿了溫暖和幸福。
春節很快就到了,大家依舊聚在林小滿家吃年夜飯。母親做了滿滿一桌子菜,有紅燒肉、糖醋排骨、清蒸魚,還有王奶奶帶來的餃子,張爺爺帶來的米酒。陳陽把那幅巷口雪景全家福掛在客廳裡,大家看著畫,都忍不住讚歎:“真好看,就像把我們的生活畫進去了一樣。”
飯後,大家坐在客廳裡聊天,看著窗外的煙花,林小滿突然說:“明年春天,我們去郊外踏青吧,聽說那裡的桃花開得特彆好,很適合寫生。”林哲立刻附和:“好啊好啊,我還想去上次我們寫生的湖邊,看看春天的湖景。”陳陽笑著說:“沒問題,等春天到了,我們就去。”王奶奶和張爺爺也說:“我們也跟著一起去,看看春天的景色,順便給你們幫幫忙。”
大年初一早上,林小滿跟著母親去給王奶奶和張爺爺拜年。王奶奶給了她一個紅包,還塞了一把糖果:“新的一年,希望小滿的畫越畫越好,林哲在學校能學到更多東西,陳陽的畫展能越辦越成功。”張爺爺則拿出自己寫的福字,送給大家:“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春天很快就到了,巷口的梧桐樹再次冒出新芽,嫩綠的葉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按照約定,大家準備去郊外踏青寫生。清晨,陽光格外柔和,林小滿一家、陳陽、王奶奶和張爺爺背著畫具,沿著鄉間小路往前走。路邊的桃花競相開放,粉嫩嫩的,像一片粉色的海洋,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鳥兒在枝頭歌唱,空氣裡滿是花香和青草的氣息。
“前麵就是桃林了,”陳陽指著不遠處的桃林,“我們就在那裡寫生。”大家加快腳步,很快就到了桃林。桃林裡,粉色的桃花開得格外絢爛,微風一吹,花瓣紛紛飄落,像下起了粉色的雨。林小滿選了個靠近桃林中間的位置,放下畫板,開始調配顏料。陳陽則在一旁指導林哲和王奶奶,教他們如何捕捉桃花的形態和色彩。
王奶奶雖然年紀大了,但學畫畫的興致很高,認真地聽著陳陽的指導,一筆一劃地在畫紙上塗抹。張爺爺則在一旁幫忙整理畫具,偶爾還會給大家遞水。林哲也很投入,專注地畫著眼前的桃林,想要把這美麗的景色定格下來。
不知不覺間,中午到了,大家拿出帶來的食物,坐在桃林裡野餐。母親帶來了自己做的三明治和水果,王奶奶帶來了剛煮好的茶葉蛋,張爺爺帶來了米酒。大家一邊吃著食物,一邊聊著天,看著眼前的美景,心裡滿是愜意。
下午,大家繼續寫生。林小滿的畫漸漸成形,畫麵裡,粉色的桃花、嫩綠的葉子、飛舞的蝴蝶,構成了一幅充滿生機的春景圖。林哲的畫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他著重表現了桃花飄落的場景,畫麵充滿了動感。王奶奶的畫雖然筆觸稚嫩,但也把桃花的美麗表現了出來,充滿了童趣。
寫生結束後,大家背著畫具往回走。夕陽西下,把天空染成了一片橘紅色,桃林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美麗。林小滿看著大家臉上的笑容,心裡突然覺得,幸福其實很簡單,就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在平凡的日子裡,感受生活的美好,記錄下每一個溫暖的瞬間。
回到巷口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母親提議大家去家裡吃晚飯,大家都高興地答應了。廚房裡,母親忙碌著準備飯菜,陳陽和林哲幫忙收拾畫具,王奶奶和張爺爺則坐在院子裡,看著巷口的梧桐樹,聊著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晚飯時,大家看著白天畫的畫,都忍不住讚歎。“小滿的畫越來越有靈氣了,”王奶奶說,“把春天的生機都畫出來了。”“林哲的畫也進步很大,”張爺爺說,“越來越有自己的風格了。”陳陽也笑著說:“大家都畫得很好,下次我們可以把這些畫整理一下,辦一個小小的巷口畫展,讓巷子裡的人都來看看。”大家聽了,都高興地答應了。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巷口的梧桐樹見證著大家的成長和變化,也見證著大家之間濃濃的情誼。林小滿的畫技越來越精湛,參加了很多美術比賽,獲得了不少獎項;林哲在美術社團裡表現出色,還代表學校參加了全市的美術比賽,獲得了二等獎;陳陽的畫展也越辦越成功,有了更多的粉絲和支持者;王奶奶和張爺爺的身體也一直很健康,每天都能在巷口看到他們的身影。
有一天傍晚,林小滿畫完畫,和陳陽、林哲一起坐在梧桐樹下聊天。夕陽把天空染成了橘紅色,梧桐葉在風裡輕輕搖晃。“你們說,十年後的我們會是什麼樣子?”林小滿問道。林哲想了想,說:“十年後,我應該已經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學習美術專業,說不定還舉辦了自己的畫展。”陳陽笑著說:“十年後,我希望能把巷口的故事畫成一本畫冊,讓更多的人知道這裡的溫暖和美好。”
林小滿看著兩人,認真地說:“十年後,我希望我們還能像現在一樣,一起在巷口寫生,一起分享生活裡的趣事,一起記錄下巷口的每一個美好瞬間。”陳陽和林哲都點點頭,眼裡滿是期待。
晚風拂過,梧桐葉沙沙作響,像是在回應他們的約定。林小滿靠在梧桐樹上,看著眼前的家人和朋友,心裡滿是溫暖。她知道,不管未來會發生什麼,巷口的梧桐樹永遠會在這裡,家人和朋友永遠會在這裡,等著她回來,等著她一起分享新的故事,等著她用畫筆,繼續記錄下這平凡而又美好的生活。
晚風裡的梧桐葉還在輕輕搖晃,林小滿忽然想起抽屜裡那本泛黃的速寫本。那是陳陽老師剛來時送給她的,第一頁畫著巷口初春的梧桐樹,枝椏間還留著幾抹未融的殘雪。她低頭摩挲著口袋裡的畫筆,忽然站起身:“我們去買支新畫筆吧,就當是給十年後的自己留個紀念。”
陳陽和林哲相視一笑,跟著她往巷尾的文具店走。路燈剛亮起來,暖黃的光透過梧桐葉的縫隙灑在地上,像撒了一把碎金。文具店的老板娘正收拾著櫃台,看見他們進來,笑著拿出最新款的水彩筆:“小滿又來買畫筆啦?這次要哪種顏色的?”
“要一套最亮的黃色,”林小滿指著貨架上那盒向日葵般的畫筆,“就像夏天梧桐葉的顏色。”老板娘笑著包裝好畫筆,又多送了三張素描紙:“下次畫了巷口的夏天,可要拿給我看看啊。”
三人提著畫筆往回走時,巷口傳來王奶奶的聲音。張爺爺正扶著她站在梧桐樹下,手裡拿著一個竹編的小籃子。“你們回來啦?”王奶奶揮揮手,掀開籃子上的棉布,裡麵是剛蒸好的綠豆糕,“天熱了,吃塊綠豆糕解解暑。”
林小滿接過一塊綠豆糕,甜絲絲的涼意順著喉嚨往下滑。她忽然舉起畫筆,在素描紙上快速勾勒出眼前的場景:張爺爺扶著王奶奶,籃子放在腳邊,梧桐樹葉在他們頭頂撐開一片綠蔭。“等我畫好了,第一個拿給奶奶看。”她認真地說。
日子在畫筆和蟬鳴裡悄悄溜走,巷口的梧桐樹很快枝繁葉茂,濃密的葉子把整條巷子都遮得陰涼。林小滿每天都會坐在梧桐樹下寫生,畫清晨的露珠,畫午後的光影,畫傍晚歸巢的鳥兒。陳陽則忙著籌備新的畫展,時常把畫架搬到巷口,對著梧桐樹琢磨構圖。
有天下午,巷口忽然來了一群背著相機的年輕人。他們是市裡報社的記者,聽說了陳陽的畫展和巷口的故事,特意來采訪。“您為什麼總喜歡畫這條巷子?”記者舉著話筒問陳陽。
陳陽指了指身邊的梧桐樹:“因為這裡有最真實的生活。你看,王奶奶每天都會在樹下曬被子,張爺爺會在這裡寫春聯,小滿和林哲會在這裡寫生,這些都是最溫暖的畫麵。”記者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王奶奶正把被子搭在梧桐樹枝上,陽光透過葉子的縫隙,在被子上織出斑駁的花紋。
采訪刊登在報紙上後,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條小巷。周末的時候,常有遊客來巷口拍照,有的還會拿著畫板,跟著林小滿一起寫生。張爺爺索性在梧桐樹下擺了個小桌子,免費給大家寫福字;王奶奶則會煮上一壺茶水,分給路過的人。
秋天很快就到了,梧桐葉漸漸變成金黃色,風一吹,就像蝴蝶一樣飄落下來。林小滿和林哲撿了很多梧桐葉,用顏料在上麵畫小房子、小花朵,掛在梧桐樹枝上。陳陽的畫展也在這個秋天開幕了,展廳裡最顯眼的位置,掛著那幅巷口雪景全家福。很多人站在畫前,輕聲讚歎:“這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啊。”
畫展結束後,陳陽帶回了一本厚厚的留言簿。裡麵有小朋友畫的簡筆畫,有老人寫的毛筆字,還有年輕人留下的祝福。“等十年後,我們再把這些留言整理出來,辦一個特彆的展覽。”陳陽把留言簿交給林小滿,“就由你來保管。”
林小滿把留言簿放進抽屜裡,和那本速寫本放在一起。她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大家一起堆雪人的場景。林哲把雪人堆得很高,還在雪人的脖子上係了一條紅色的圍巾;王奶奶和張爺爺則在雪人旁邊,堆了兩個小小的雪兔子;母親煮的紅薯,還冒著熱氣。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巷口的梧桐樹見證著每一個溫暖的瞬間。林小滿的畫技越來越精湛,她的作品開始在全國性的美術比賽中獲獎;林哲考上了理想的高中,還加入了學校的美術社團,常常帶著社團的同學來巷口寫生;陳陽的畫展越辦越成功,他還在巷口開了一間小小的畫室,免費教巷子裡的孩子畫畫。
王奶奶和張爺爺的身體依舊很健康。每天早上,張爺爺都會在梧桐樹下打太極,王奶奶則會提著籃子去菜市場,回來的時候,總會給畫室裡的孩子帶些水果。有次林小滿問王奶奶:“奶奶,您最喜歡巷口的哪個季節呀?”
喜歡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請大家收藏:()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