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那熾熱難耐的夏日裡,當太陽高懸於天空,無情地釋放著它那炙熱的光芒時,江思年總是毫不猶豫地彎下腰去,將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小心翼翼地插入水田之中。汗水順著他的額頭滑落,浸濕了他的衣衫,但他的雙手卻始終未曾停歇。
每一次的彎腰起身,都是對自我的一種挑戰和超越。正是通過這樣日複一日的辛勤勞作,江思年不僅適應了鄉村艱苦的生活環境,更磨煉出了堅韌不拔的意誌品質。
在江思年下鄉的這段時間裡,家中也發生了許多大事。他的大哥,那個曾經在他臨行前拍著胸脯承諾會照顧好他的大哥,迎來了人生的重要轉折。大哥到了適婚的年紀,在親朋好友的介紹下,結識了一位溫柔善良的姑娘。兩人一見鐘情,很快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家中張燈結彩,熱鬨非凡,父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大哥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然而,遠在鄉下的江思年卻無法親身參與這場喜慶的婚禮,隻能通過一封封家書,感受著家中的喜悅與溫馨。他在給家人的回信中,寫下了對大哥大嫂的美好祝福,字裡行間滿是真誠與牽掛。
婚後的大哥大嫂,日子過得甜蜜而充實。第二年,大嫂便傳來了喜訊,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子呱呱墜地。這個小生命的誕生,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照亮了整個家庭。
大哥初為人父,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小心翼翼地抱著孩子,眼中滿是慈愛與溫柔。江父江母也升級為爺爺奶奶,看著可愛的孫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整天忙前忙後,悉心照料著大嫂和孩子。
然而,隨著大哥小家的日益壯大,生活的壓力也接踵而至。孩子的吃穿用度,家庭的日常開銷,每一項都需要花費不少的金錢。大哥原本穩定的收入,在這些支出麵前,漸漸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以前,大哥每月都會按時給江思年寄一筆錢,雖然不多,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江思年在鄉下的經濟壓力。可如今,寄來的錢財卻沒有之前多了。大哥在信中滿懷愧疚地向江思年解釋,說自己有了小家,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實在是有心無力,希望弟弟能夠理解。
江思年收到信後,心中雖然有些失落,但他非常理解大哥的處境。他深知大哥如今也是身不由己,有了自己的家庭,自然要以家庭為重。幫襯自己的弟弟,在大哥看來,已經有些不太合適了。江思年在回信中安慰大哥,讓他不要擔心自己,自己在鄉下一切都好,能夠自給自足。他還叮囑大哥要照顧好大嫂和孩子,好好過日子。
而江父江母這邊,雖然跟著大兒子生活,但他們始終牽掛著遠在鄉下的小兒子。看著小兒子在艱苦的環境中獨自打拚,他們心中滿是心疼。儘管自己的生活也並不寬裕,他們還是會時不時地從自己的生活費中節省出一些錢,補貼給江思年。每次寄錢的時候,江母都會在信中千叮嚀萬囑咐,讓江思年多吃點好的,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江父則會在信中詢問江思年的生活,鼓勵他要堅持下去,不要輕易放棄。
江思年收到父母寄來的錢和信,心中滿是感動。他知道,江父江母為了自己已經付出了太多,如今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不能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片土地上好好生活,努力奮鬥,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在這四年裡,江思年也在鄉村裡結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一起勞動,一起學習,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長。閒暇之餘,江思年還會和朋友們一起讀書看報,關注著國家的發展和變化。他們相信,隻要自己努力,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
時光如白駒過隙,在江思年日複一日忙碌於知青生活的日子裡,鄉村的歲月也悄然發生著變化。村子裡,以往總是籠罩著的那層壓抑氛圍,隨著日子的推移,漸漸有了消散的跡象。一些細微卻又意義重大的改變,如同春日裡悄悄破土的新芽,在這片土地上悄然萌生。
上頭的政策開始有了新的走向,對那些在特殊時期被下放的人員展開了重新審查。這個消息,像是一陣春風,吹進了村子裡每一個被下放者的心中,也吹進了江思年的耳朵裡。江思年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張誌潤大爺,他的內心篤定,大爺的平反之日已然近在咫尺。大爺和大娘被下放的這些日子,生活過得極為艱難,可他們始終保持著那份對生活的堅韌和對知識的尊重,這讓江思年由衷敬佩。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喜訊就傳來了。張誌潤大爺收到了平反的通知,他和大娘終於可以告彆這片充滿苦難回憶的土地,回到他們原本熟悉的城市,重拾往昔的生活。這個消息在村子裡傳開,大家都為大爺感到高興,而江思年的心中,更是五味雜陳,既有為大爺重獲新生的喜悅,又有即將離彆的不舍。
在大爺離開的那天,晨曦還未完全驅散夜色的涼意,江思年就早早地來到了大爺家。推開門,屋內略顯淩亂,地上堆滿了準備打包的行李。大爺和大娘正在忙碌著,看到江思年進來,眼中滿是親切。
“江小子,你來得這麼早!”張誌潤大爺笑著招呼道,聲音裡帶著幾分激動和對即將開啟新生活的期待。
江思年快步走進屋內,說道:“大爺,大娘,我來幫你們收拾收拾。”說著還開始幫起了忙了,畢竟這幾年和牛棚這邊的關係非常好。
喜歡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請大家收藏:()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