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向陽端著小米回來時,鴿子正縮在過客鋪的乾草裡發抖,翅膀上的羽毛沾著血漬,像朵被揉皺的白棉絮。他蹲下來把小米撒在手心,鴿子猶豫了一下,終於試探著啄了兩口,喙尖蹭得掌心癢癢的。過客蹲在旁邊看,忽然用尾巴尖掃了掃小向陽的褲腿,像是在催他動作快點。白貓則跳上門框,對著外麵漆黑的夜空喵嗚叫了兩聲,風卷著雪粒撞在玻璃上,發出沙沙的響,像在回應它的呼喚。
江思年拿來藥箱時,鴿子已經敢啄他指尖的小米了。他輕輕托起鴿子受傷的翅膀,羽毛下的傷口還在滲血,邊緣沾著些泥屑。“是被彈弓打傷的吧。”他用棉簽蘸著碘伏擦傷口,鴿子疼得縮了縮脖子,卻沒掙紮,隻是用黑珠子似的眼睛望著他,像在說“謝謝你”。小向陽舉著台燈照亮,阿黃趴在腳邊,尾巴尖一下下掃著地麵,把散落的乾草攏到鴿子周圍,像在搭個小窩。
張奶奶端來溫水,用小碟子盛著放在鴿子麵前:“這小東西,跟那年落難的過客一個性子,懂事得讓人心疼。”李爺爺的二胡不知何時停了,他正用鬆香塊輕輕蹭著琴弦,目光落在鴿子身上:“明兒天亮了,我去村頭問問,看是誰家的鴿子。”王大爺舉著相機拍個不停,鏡頭裡,鴿子的白羽毛沾著水珠,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周圍圍著貓、狗和人,暖房的火塘在背景裡跳動,像團融化的金子。
後半夜,鴿子在乾草堆裡睡著了,腦袋埋在翅膀下,偶爾發出細碎的咕咕聲。過客守在旁邊,把自己的尾巴搭在鴿子身上,像條毛茸茸的毯子。小向陽趴在筐邊,看著鴿子和貓崽們擠在一起,忽然咯咯笑起來:“它們像兄弟姐妹呢。”江思年摸著他的頭,翻到母親日記的另一頁,上麵畫著隻鴿子,旁邊寫著:“民國二十六年,鴿子帶回來的信上說,他在前線一切安好,讓我放心種向日葵。”字跡被歲月浸得發黃,卻透著股暖融融的勁兒。
第二天清晨,雪又下了起來,暖房的玻璃窗上又結了層薄冰。鴿子醒了,正歪著頭啄過客遞過來的葵花籽,那是過客從自己藏糧的木盒裡叼出來的,殼已經被嗑開了,露出飽滿的仁。小向陽剛把新煮的小米粥端過來,就見李爺爺背著二胡往外走:“我去趟村東頭的老周家,他家養鴿子幾十年了。”門“吱呀”一聲開了,寒風卷著雪片撲進來,阿黃立刻站起來擋在鴿子窩前,喉嚨裡發出低低的嗚咽,像在護著家裡的新成員。
李爺爺回來時,眉毛上結著冰碴,手裡卻捏著張泛黃的紙條。“是老周家的信鴿,”他跺著腳上的雪,把紙條遞給江思年,“昨天去鎮上送信,回來路上被不懂事的孩子打了。你看這腳環上的字,‘周’字還清晰著呢。”紙條上用毛筆寫著幾行字,是給鎮衛生院的,說村西頭的王嬸咳嗽得厲害,讓派個大夫來看看。江思年把紙條折好放進抽屜:“等雪停了,我去鎮上一趟,順便把鴿子送回去。”
鴿子在暖房住了三天,翅膀上的傷口漸漸結痂了。它開始跟著貓崽們在筐邊散步,偶爾撲扇著沒受傷的翅膀跳上窗台,對著外麵的雪發愣。小向陽給它起名叫“信使”,說:“等它好了,就能給我們帶信啦。”過客總愛跟在它身後,像個保鏢,有次元寶搶了信使嘴邊的小米,被過客一爪子拍在屁股上,元寶委屈地喵嗚叫,卻乖乖把小米推了回去,引得大家直笑。
雪停那天,陽光把花田照得白茫茫的,像鋪了層糖霜。江思年用竹筐裝著信使,準備送它回老周家。過客和阿黃非要跟著,小向陽也扛著自己的捕蟲網,說要去看老周家的鴿群。張奶奶往筐裡塞了把新曬的葵花籽:“給老周帶點,就說這是信使在咱家吃的糧食。”李爺爺把二胡背在身上:“我順道去村頭的大槐樹下拉兩段,給這好天氣湊個熱鬨。”
老周家的院子裡果然有個大鴿籠,幾十隻鴿子見信使回來,撲棱棱飛起來,落在牆頭、屋頂,咕咕聲此起彼伏。老周是個乾瘦的老頭,看見信使眼睛一亮:“可算回來了!我還以為它回不來了呢。”他給江思年遞煙,手指粗糙得像老樹皮:“這鴿子通人性,去年我老伴住院,就是它天天往醫院捎信,說家裡的雞下蛋了,菜窖裡的白菜沒凍著。”
小向陽正蹲在鴿籠前,看信使跟同伴們蹭臉,忽然指著一隻灰鴿子喊:“它腳上也有紅繩!”老周笑著說:“那是我給信鴿係的記號,紅繩係左爪的是雌鴿,跟你們給貓崽係紅繩一個理兒。”過客蹲在旁邊,忽然跳上鴿籠,用爪子碰了碰灰鴿子的紅繩,像是在打招呼。阿黃則趴在老周腳邊,尾巴搖得像朵盛開的向日葵。
李爺爺在大槐樹下拉起了二胡,調子歡快得像蹦跳的泉水。路過的村民都停下腳步聽,有個抱著孩子的婦人跟著哼起來,孩子的小手抓著槐樹上的冰棱,笑得咯咯響。王大爺不知什麼時候也來了,舉著相機拍個不停,鏡頭裡,二胡的弓弦在陽光下閃,李爺爺的白發沾著雪粒,像撒了把碎銀,旁邊的過客正追著一隻落單的鴿子跑,雪地被踩出串串梅花印,像串會動的省略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暖房的路上,小向陽撿到根鴿子的羽毛,雪白的,根根分明。他把羽毛插在過客的耳朵上,說:“這樣你就像信使啦。”過客晃了晃腦袋,羽毛卻沒掉,反而引得貓崽們圍著它轉,把路上的積雪扒得亂飛。江思年看著這一幕,忽然想起母親日記裡的話:“花田的日子,就像向日葵跟著太陽轉,慢是慢了點,卻處處是暖。”
立春過後,雪開始化了,屋簷上的冰棱滴答滴答往下淌,像在數著日子。暖房的窗台上,那株薰衣草綠芽已經長到半尺高了,葉片嫩得能掐出水。白貓在舊木箱裡生的兩隻小貓崽也睜眼了,灰的那隻總愛往阿黃懷裡鑽,花斑的則喜歡趴在過客背上,把它的毛當成了暖墊。王大爺的故事集又加印了,新的插頁上是信使和過客依偎的照片,旁邊寫著:“花田的動物們,都帶著會疼人的本事。”
雨水那天,合作社的夥計們開始翻地了,鐵鍬插進解凍的泥土裡,發出悶悶的響聲。江思年在花田邊栽了排新的向日葵杆,準備等天氣暖了搭瓜架。阿黃跟著夥計們跑前跑後,把翻出來的蚯蚓叼給貓崽們當零食,過客則蹲在田埂上,看著夥計們撒種子,偶爾跳下去,用爪子把埋淺了的種子扒深些,像是在幫忙。
小向陽拿著個小鏟子,在暖房後麵挖了個坑,把從老周家帶回來的鴿子羽毛埋了進去。“等夏天,這裡也會長出會飛的花吧。”他仰著小臉問江思年。江思年笑著摸摸他的頭:“說不定會呢,花田的土裡,藏著好多奇跡。”白貓蹲在旁邊,忽然用爪子扒了些土蓋在羽毛上,像是在幫他完成儀式,項圈上的銅鈴鐺叮當地響,像在說“會的”。
驚蟄過後,雷聲越來越響,花田的泥土裡冒出了點點新綠。信使又來了,這次它腳上綁著個小竹筒,裡麵裝著老周給的新茶。“這茶是後山采的,去年的雨前龍井,你們嘗嘗。”老周的字歪歪扭扭的,卻透著股熱乎勁兒。張奶奶用陶罐煮了茶,滿屋都飄著清香,李爺爺就著茶香拉起了二胡,調子清冽得像山泉水,過客和貓崽們趴在旁邊,耳朵隨著琴聲輕輕抖,像沾了露水的花瓣。
春分那天,暖房的向日葵杆筐裡鋪了新的薰衣草,紫得發藍,是蘇瑤從縣城捎回來的新貨。元寶已經長得跟過客差不多大了,卻還是愛霸占中間的位置,把花斑貓崽擠得直哼哼。過客叼著它的後頸把它挪到邊上,自己則蹲在筐沿,看著外麵淅淅瀝瀝的春雨,雨打在向日葵苗上,發出沙沙的響,像在說“快點長”。
清明掃墓時,江思年把信使帶來的新茶撒了些在母親的木牌前。“娘,今年的茶不錯,您嘗嘗。”小向陽則把自己畫的鴿子圖掛在木牌上,畫上的鴿子嘴裡叼著向日葵,翅膀上寫著“平安”兩個字。白貓忽然從懷裡叼出顆發芽的葵花籽,放在木牌旁,用爪子扒了些土蓋上,去年栽的向日葵苗已經長到膝蓋高了,葉片在春風裡晃,像在點頭。
穀雨過後,花田的薰衣草開了,一片淡紫色的海,風一吹,香氣能飄到村口。王大爺帶著城裡的孩子們來寫生,有個穿紅裙子的小姑娘蹲在花叢裡,看過客用爪子輕輕撥弄薰衣草,忽然問:“它在采蜜嗎?”王大爺笑著說:“它在給貓崽們囤嫁妝呢,這薰衣草曬乾了,能鋪在新窩裡。”小姑娘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把自己的畫筆遞給過客,過客用爪子碰了碰,顏料蹭在毛上,像開了朵小紫花。
立夏那天,信使帶來了個好消息,老周的老伴能下床走路了,特意讓鴿子捎來袋自己醃的鹹菜。“這鹹菜配粥最好吃,”張奶奶把鹹菜切得碎碎的,拌在小米粥裡,“當年我跟你奶奶總在暖房裡就著鹹菜喝粥,說要等向日葵豐收了,就用新米熬粥,就著新醃的鹹菜。”李爺爺的二胡調子變得悠長,像在回憶舊時光,阿黃趴在他腳邊,尾巴打著拍子,過客則把粥碗推到信使麵前,讓它也嘗嘗。
小滿的市集上,王大爺的故事集賣得格外好,有個戴草帽的老農翻到阿黃的照片,突然說:“這狗我見過,去年冬天在鎮上流浪,瘦得隻剩一把骨頭,沒想到在花田長這麼壯實。”江思年笑著說:“花田的土養人,也養動物。”老農買了本故事集,說要帶回給孫子看:“讓他知道,善待生靈,就是在給自己積福。”
芒種割麥時,向日葵已經長得比人高了,花盤金黃燦爛,像無數個小太陽。過客帶著貓崽們在花田裡捉迷藏,元寶最胖,鑽在花盤後麵,隻露出個尾巴尖,被花斑貓崽一拽,滾了出來,把花盤撞得搖搖晃晃,葵花籽掉了一地,引得麻雀們撲棱棱飛來,過客卻不趕它們,隻是蹲在旁邊看著,像在說“慢慢吃”。
夏至的暴雨裡,暖房的屋頂漏了個小洞,雨水滴在火塘邊,發出嗒嗒的響。阿黃跳上屋頂,用身子堵住洞口,任憑雨水打濕後背,過客則把貓崽們攏在筐裡,用尾巴圈住它們,白貓蹲在火塘邊添柴,火苗竄得老高,把大家的影子投在牆上,像幅熱鬨的畫。雨停後,彩虹掛在花田上空,信使飛來落在向日葵上,翅膀上的水珠在陽光下閃,像撒了把碎鑽。
大暑那天,合作社的夥計們在花田搭了個涼棚,張奶奶煮了綠豆湯,用大碗盛著放在涼棚下。李爺爺的二胡調子也變得清爽,像冰鎮的酸梅湯。王大爺舉著相機拍貓崽們在涼棚下打滾,元寶滾得太急,撞翻了綠豆湯碗,綠色的湯濺在向日葵花瓣上,像潑了幅水彩畫。過客舔了舔元寶臉上的綠豆,引得它癢癢地直笑,阿黃則把打翻的碗叼到一邊,用爪子扒了些土蓋上,像是在打掃衛生。
立秋後,向日葵的花盤開始低頭了,沉甸甸的,裡麵裝滿了飽滿的葵花籽。小向陽和夥計們一起收葵花籽,過客總愛跟在後麵,把掉落的籽叼進自己的木盒裡,滿滿一盒,像藏了堆小太陽。信使飛來時,嘴裡叼著根紅繩,江思年笑著接過,給最小的花斑貓崽係在左爪上:“這是信使給你做的記號呢。”
處暑那天,養蜂人的蜂箱裡開始有新蜜了,他給暖房送來罐薰衣草蜜,琥珀色的,像凝固的陽光。
喜歡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請大家收藏:()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