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被人欺負的可憐炮灰四十七_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 > 現代被人欺負的可憐炮灰四十七

現代被人欺負的可憐炮灰四十七(1 / 1)

秋風把梧桐葉染成金紅時,巷口來了位特殊的客人——陳陽的大學老師周教授。老人拄著拐杖,站在梧桐樹下仰頭打量,鬢角的白發被風掀起,眼底滿是感慨:“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還有這樣保留著煙火氣的巷子。”

陳陽剛從畫室裡搬完畫架出來,抬頭看見熟悉的身影,手裡的木框“咚”地落在地上,快步迎上去:“周老師!您怎麼會來這兒?”他攥著老人的胳膊,指腹觸到拐杖冰涼的金屬把手,才想起去年視頻時,周教授說過退休後想四處走走,看看學生們的生活。

周教授拍了拍他的手背,目光掃過巷子裡掛著的紅燈籠——那是上次“十年成長展”剩下的,王奶奶舍不得摘,說掛著熱鬨。“退休了沒事乾,翻舊相冊時看到你畢業時的畫,想起你說過在一條滿是梧桐樹的巷子定居,就憑著記憶找來了。”老人笑著晃了晃手裡的帆布包,“還帶了些你當年落在我工作室的速寫本,總不能讓你這些‘寶貝’一直壓箱底。”

兩人正說著,王奶奶端著竹簸箕從家裡出來,裡麵曬著剛剝好的栗子。看見陳陽身邊的老人,她立刻放下簸箕走過來,圍裙上還沾著栗子殼的碎渣:“這是你朋友啊?快到家裡坐,剛煮的桂花茶還熱著。”不等陳陽開口,周教授已經被王奶奶的熱情拉著往屋裡走,路過梧桐樹下掛著的鳥籠時,畫眉鳥突然叫了兩聲,老人腳步頓了頓,笑著說:“這鳥兒的叫聲,跟我老家院裡的那隻一模一樣。”

張爺爺聞聲從屋裡出來,手裡還拿著半張沒寫完的毛筆字。看見周教授,他把紙往石桌上一放,熟稔地招呼:“來客人啦?快坐!我去拿新炒的瓜子。”周教授盯著石桌上的字看了兩眼,是“梧桐深處有人家”,筆鋒渾厚,帶著幾分隨性。“老先生這字寫得好啊,有啟功先生的韻味,卻又多了點生活氣。”

張爺爺眼睛一亮,當即把毛筆遞過去:“你也懂書法?來,寫幾筆讓我學學!”周教授也不推辭,接過筆蘸了墨,在宣紙上寫下“巷暖情深”四個字,筆力雖不如年輕時勁挺,卻透著溫潤。王奶奶端著桂花茶出來,看見字就笑:“還是文化人會寫,這四個字就跟咱們巷子裡的日子一樣,暖乎乎的。”

林小滿放學回來時,正好撞見這一幕。她背著畫夾,手裡還攥著幾片剛撿的梧桐葉——葉子邊緣已經泛黃,葉脈卻清晰得像畫出來的。“陳陽老師,周教授好!”她把梧桐葉放在石桌上,“剛在巷口撿的,打算回去夾在畫冊裡當書簽。”

周教授拿起一片葉子,指尖拂過葉脈,忽然想起什麼:“我年輕的時候,也喜歡在葉子上畫畫,那時候條件差,買不起畫紙,就撿楓葉、梧桐葉當畫布。”他從帆布包裡掏出一個舊牛皮本,封麵已經磨得發亮,裡麵夾著幾十片壓平的葉子,有的畫著老房子,有的畫著穿旗袍的女子,還有一片梧桐葉上,畫著跟眼前這棵幾乎一模一樣的梧桐樹。

“這是我二十歲那年畫的,在蘇州的一條老巷子裡,也有這麼一棵梧桐樹。”周教授指著葉子上的畫,聲音輕了些,“後來那巷子拆遷,樹也被砍了,我就再也沒見過那樣的場景了。”王奶奶握住他的手,柔聲說:“彆難過,咱們這棵樹還在,以後你想畫,隨時來,葉子管夠!”

晚飯是在林小滿家吃的。母親燉了排骨湯,王奶奶帶來了栗子燜雞,張爺爺拎了一壇自己釀的米酒。周教授喝了口米酒,眼睛都亮了:“這酒比我兒子從國外帶回來的紅酒還好喝,有小時候的味道。”林哲正好從房間裡出來,手裡拿著美術學院的招生簡章,看見周教授就問:“教授,您覺得我考中央美院的油畫係,幾率大嗎?”

周教授接過簡章,仔細看了看他的習作——是一幅雪後梧桐巷的油畫,雪的反光、樹枝的線條都處理得很好。“你這畫有靈氣,也有生活底子,隻要再打磨打磨技巧,肯定沒問題。”他從包裡掏出一本畫冊,是自己當年的作品集,“這裡麵有我備考時的速寫,你可以參考參考,遇到不懂的,隨時給我打電話。”

飯後,陳陽帶周教授去了畫室。畫室裡還掛著“十年成長展”的作品,從陳陽最初畫的初春梧桐樹,到林小滿剛學畫時的稚嫩速寫,再到樂樂十二歲畫的《金色梧桐巷》,滿滿一牆都是故事。周教授走到一幅畫前停下,畫裡是王奶奶在雪地裡種水仙的場景,張爺爺正往屋裡搬花盆,雪落在兩人的頭發上,像撒了層糖霜。

“這幅畫好啊,把生活裡的小細節都畫出來了,比那些刻意追求技巧的畫更打動人。”周教授轉頭看向陳陽,“你當年在學校時,就喜歡畫這些日常,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現在我明白了,是少了‘根’——你在這巷子裡紮了根,畫裡就有了魂。”

陳陽點頭,從抽屜裡拿出一本新畫冊:“我正準備把巷子裡的故事再補充幾篇,之前隻畫了大家的日常,還沒來得及畫老人們的往事。周老師,您要是不忙,不如多住幾天,我想把您和老巷的故事也畫進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教授笑著答應了。接下來的幾天,他跟著陳陽走遍了梧桐巷的每個角落。清晨跟著張爺爺去巷口的早市買菜,聽他講年輕時在巷子裡擺小攤的事;中午幫王奶奶剝栗子,聽她聊跟張爺爺認識的趣事——兩人是在梧桐樹下相親的,當時張爺爺緊張得把手裡的糖都捏化了;下午則坐在畫室裡,看林小滿教樂樂畫畫,偶爾也會拿起畫筆,教孩子們在梧桐葉上畫老派的素描。

有天下午,周教授在巷尾發現了一間廢棄的小木屋,屋頂上長了些雜草,窗戶玻璃也碎了幾塊,但門框上還刻著“春風畫社”四個字。“這是我年輕時夢想開的畫社名字。”周教授撫摸著門框上的字,眼眶有些紅,“當年跟我愛人約定,等攢夠了錢,就開一間這樣的畫社,可惜她走得早,沒等到。”

陳陽看著木屋,忽然有了個想法:“周老師,咱們把這木屋修一修,改成‘老巷記憶館’吧?把您帶的舊畫、巷子裡的老物件都放進去,讓更多人知道老巷的故事。”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的響應。

林哲負責設計修繕方案,他根據木屋的結構,加了一扇落地窗,這樣坐在裡麵就能看見巷口的梧桐樹;張爺爺找來了巷子裡的老木匠,一起修補屋頂和窗戶;王奶奶帶著幾個老人,把家裡的舊物件都找了出來——有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搪瓷杯,有九十年代的黑白電視機,還有她結婚時穿的紅棉襖;林小滿則負責整理周教授的舊畫和巷子裡的照片,把它們按時間順序貼在牆上;樂樂也沒閒著,每天都來幫忙擦窗戶、掃地,還在木屋門口畫了一棵小梧桐樹。

修繕木屋的時候,巷子裡的人都來了。年輕的幫忙搬木料,年老的幫忙縫窗簾,孩子們則在旁邊撿梧桐葉,準備貼在木屋的牆上。周教授看著忙碌的大家,忽然感慨:“我走了這麼多地方,從來沒見過這麼團結的巷子,這裡的人,比親人還親。”

一個月後,“老巷記憶館”終於開館了。開館那天,巷口擠滿了人,市裡的記者也來了,還帶來了電視台的攝像機。周教授站在門口,給大家介紹館裡的物件:“這是林小滿小時候用的第一支畫筆,這是張爺爺結婚時用的茶碗,這是王奶奶織的毛衣……每一件物件背後,都是梧桐巷的故事。”

記者問周教授:“您為什麼願意把自己的舊畫放在這裡?”周教授指著巷口的梧桐樹:“因為這裡有我向往的生活,這些畫放在這裡,比放在博物館裡更有意義。我希望以後有更多人來這裡,感受這種平凡又溫暖的日子。”

開館儀式結束後,大家都湧進記憶館裡參觀。林小滿在周教授那本舊牛皮本前站了很久,裡麵的每一片葉子畫都透著歲月的痕跡。周教授走過來,指著其中一幅畫著旗袍女子的梧桐葉說:“這是我愛人,她最喜歡穿旗袍,也最喜歡梧桐葉。那時候我窮,買不起玫瑰花,就撿梧桐葉給她畫畫,她每次都笑得特彆開心。”

林小滿看著畫,又看了看周教授眼中的溫柔,心裡忽然一動。她拿出自己的速寫本,在新的一頁上,畫下了周教授和他愛人的剪影,背景是蘇州老巷裡的那棵梧桐樹。“周老師,我把您的故事畫下來了,等記憶館再豐富些,就把這幅畫也掛進去。”

周教授看著畫,眼裡泛起淚光,拍了拍林小滿的肩膀:“好,好,謝謝你,小滿。”

日子一天天過去,周教授在梧桐巷住了下來。他每天都會去記憶館待上一會兒,整理整理物件,給來看展的孩子們講講過去的故事。林小滿和陳陽也經常去記憶館,把新畫的巷口故事補充進去。

冬天很快就到了,巷口的梧桐樹落光了葉子,雪又一次覆蓋了整條巷子。周教授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和大家一起在梧桐樹下堆雪人。他雖然年紀大了,動作卻很利索,滾雪球的時候,還笑著說:“我年輕的時候,堆雪人是一把好手,我愛人就喜歡看我堆的雪人。”

王奶奶遞給他一個熱水袋:“周老師,彆凍著了,暖暖手。”張爺爺則遞過來一杯熱薑茶:“喝口茶,驅驅寒。”周教授接過熱水袋和薑茶,看著眼前熟悉的場景,眼眶又紅了:“在這兒,真像回家了一樣。”

春節前夕,周教授要回蘇州了。臨走那天,巷子裡的人都來送他。林小滿送了他一本自己畫的畫冊,裡麵全是梧桐巷的四季;陳陽送了他一幅畫,畫的是周教授在記憶館裡給孩子們講故事的場景;王奶奶和張爺爺則送了他一袋自己炒的瓜子和栗子,讓他帶回去嘗嘗。

周教授抱著這些禮物,站在梧桐樹下,看著眼前的大家,聲音哽咽:“謝謝你們,謝謝梧桐巷。我會常回來的,這裡就是我的第二個家。”

汽車緩緩駛離巷口,周教授從車窗裡探出頭,看著越來越小的梧桐樹,眼裡滿是不舍。而巷口的梧桐樹,在寒風中靜靜佇立,像是在目送一位老朋友,也像是在等待著下一次的重逢。

春天再次來臨,梧桐巷的梧桐樹又抽出了嫩綠的新芽。林小滿和陳陽帶著孩子們在畫室裡畫畫,王奶奶和張爺爺在梧桐樹下聊著天,陽光透過新葉灑下來,落在每個人的身上,溫暖而美好。林小滿看著眼前的一切,拿起畫筆,在速寫本上,畫下了這充滿希望的春日景象。她知道,梧桐巷的故事,還在繼續,而那些溫暖的記憶,會像這梧桐樹一樣,永遠枝繁葉茂。

春天的暖意徹底籠罩梧桐巷時,林小滿正帶著幾個孩子在畫室裡,用丙烯顏料在風箏上描繪想象中的夏日梧桐。顏料的色彩在潔白的風箏布上暈染開,像把陽光揉碎了撒上去。

“小滿姐姐,我想畫螢火蟲在梧桐葉間飛!”一個紮著羊角辮的小女孩仰著小臉,眼睛亮晶晶的。

“好呀,”林小滿笑著幫她調了點熒光色,“等晚上放風箏,咱們就能看到‘螢火蟲’啦。”

這時,陳陽推門進來,手裡拿著一封皺巴巴的信:“小滿,周教授寄東西來了。”他把信遞給林小滿,又從身後拿出一個木盒子,“還有這個,說是給記憶館的新藏品。”

林小滿拆開信,周教授的字跡依舊工整:“小滿、陳陽,見信如麵。回蘇州後,我把在梧桐巷的日子都寫進了新的散文集裡,出版社說下個月就能印出來。

喜歡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請大家收藏:()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流放苦?當家主母怎麼發瘋就暴富 穿越異世批量造神 港島誘夜 挺著孕肚去隨軍[六零] SSSSSSSSSS級狂龍出獄 吞噬百萬神魔,我直接打爆天道! 漢室風雲錄 和死對頭雙穿,冷麵丈夫成了權臣 快穿:心中無男人,拔劍自然神 穿越末世之寶媽有點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