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三月,春風剛吹軟了田埂上的泥土,孩子們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提前一周在群裡倒計時。出發前一天,樂樂特意把去年畫的“綠色麥田構想圖”塞進畫板,朵朵則找出了小巧的銀色鏟子,丫丫更是把趙爺爺送的葵花籽串成了手鏈,說要戴著去和老黃打招呼。
車子剛駛進村子,一片鮮嫩的綠色就撞進了眼簾。去年秋天收割後的花田,如今已變成了整齊的麥田,嫩綠的麥苗順著風勢輕輕搖晃,像一塊鋪在大地上的綠絲絨。趙爺爺和蘇曉正蹲在田埂邊,手裡拿著小鋤頭,仔細地給麥苗鬆土。
“來得正好!”趙爺爺看到孩子們,笑著直起身,手裡還沾著新鮮的泥土,“這幾天麥苗剛返青,得把土裡的小石子撿出來,不然會硌著根。”蘇曉也站起身,指著田埂邊的竹筐:“我還準備了小籃子,專門裝撿出來的石子,咱們比賽看誰撿得多。”
孩子們立刻行動起來。朵朵拿著小鏟子,小心翼翼地撥開麥苗周圍的泥土,遇到小石子就輕輕挖出來,放進身邊的小籃子裡,動作認真得像在尋找寶藏。丫丫蹲在麥田邊,手指輕輕拂過麥苗的葉子,突然發現一片葉子上停著一隻小小的瓢蟲,紅色的殼上點綴著黑色的斑點,她趕緊叫來小默:“快拍下來!這是麥田裡的小客人!”
小默立刻舉起相機,調整好角度,把瓢蟲和嫩綠的麥苗一起定格在鏡頭裡。浩浩則抱著吉他坐在田埂上,指尖輕輕撥動琴弦,春風帶著麥苗的清香吹過,旋律也變得柔軟起來。他笑著說:“我要把麥苗搖晃的節奏編進《麥田歌》裡,這樣聽起來就像麥田在唱歌。”
樂樂坐在畫板前,筆尖快速移動。他要把眼前的景象都畫下來:趙爺爺彎腰鬆土的背影,蘇曉撿石子時的笑容,孩子們在麥田裡忙碌的身影,還有遠處老黃牛低頭吃草的模樣。畫到一半,他突然發現麥苗間藏著幾朵小小的蒲公英,白色的絨毛球在風裡輕輕晃動,便趕緊添上幾筆,讓畫麵多了幾分靈動。
中午,蘇曉在院子裡支起了小桌子,擺上了剛蒸好的玉米饅頭和鹹菜。趙爺爺端來一壺熱茶,笑著說:“這饅頭是用去年的玉米麵做的,就著鹹菜吃,最解餓。”孩子們拿起饅頭咬了一口,清甜的玉米香在嘴裡散開,搭配著爽口的鹹菜,竟比城裡的大餐還要香。
飯後,老黃慢悠悠地從牛棚裡走出來,丫丫趕緊跑過去,把提前準備好的青草遞到它嘴邊。老黃溫順地低下頭,一邊吃草一邊用頭蹭了蹭丫丫的手,嚇得丫丫咯咯直笑,又忍不住多摸了摸它的耳朵。“老黃好像還記得我!”丫丫驚喜地喊道,眼睛裡滿是笑意。
下午,趙爺爺帶著孩子們去看村裡的老井。老井在村子的中心,井口用青石板圍著,井邊還放著幾個舊水桶。“以前沒有自來水的時候,全村人都靠這口井喝水,”趙爺爺一邊說一邊拿起水桶,“現在雖然有了自來水,但我還是喜歡用井水泡茶,味道更清甜。”
蘇曉幫著趙爺爺打水,繩子“咯吱咯吱”地轉動,水桶慢慢沉入井底,不一會兒就裝滿了清澈的井水。她倒了一碗給孩子們,丫丫嘗了一口,眼睛立刻亮了:“比礦泉水還好喝!甜甜的!”孩子們紛紛圍過來,你一口我一口,不一會兒就把一碗井水喝光了。
傍晚的時候,夕陽把麥田染成了金黃色。孩子們坐在田埂上,看著夕陽慢慢落下,遠處的村莊升起了嫋嫋炊煙。丫丫靠在蘇曉身邊,小聲說:“我覺得春天的花田比夏天還美,綠色的麥田像會發光一樣。”蘇曉笑著摸了摸她的頭:“等再過兩個月,麥田會變成金黃色,到時候又是另一番景象。”
晚上,孩子們躺在帳篷裡,聽著麥田裡的蟲鳴和風聲。毛豆說:“等麥子成熟的時候,咱們還要來,看看金黃色的麥田是什麼樣子。”浩浩點頭:“我要把麥子成熟的聲音也編進歌裡,讓《麥田歌》更完整。”樂樂則在畫板上寫下:“春天的麥田,是花田最美的開始。”
五月底,蘇曉發來消息,說麥田已經開始泛黃,再過半個月就能收割了。孩子們看到消息,立刻在群裡商量著要去幫忙收割麥子。樂樂提前畫好了“麥田收割圖”的草稿,朵朵準備了新的小籃子,說要去撿麥穗,丫丫則把去年的葵花籽手鏈找出來,說要戴著去見老黃。
到達花田的時候,麥田已經變成了一片金黃色,麥穗沉甸甸地垂著,風一吹,就發出“沙沙”的響聲,像在演奏一首豐收的樂曲。趙爺爺和蘇曉正拿著鐮刀,在麥田裡收割麥子,金黃的麥稈被整齊地堆在一邊,像一座座小山。
“快來!”蘇曉看到孩子們,笑著揮舞起手裡的鐮刀,“今天咱們的任務是收割麥子,還要把麥穗撿乾淨,不能浪費一粒糧食。”趙爺爺則拿來了幾頂草帽,分給孩子們:“太陽大,戴上草帽防曬,彆曬黑了。”
孩子們戴上草帽,拿起小鐮刀,跟著趙爺爺學習收割麥子。毛豆力氣大,很快就掌握了技巧,一手抓著麥稈,一手用鐮刀輕輕一割,一束麥子就被割了下來,整齊地放在身後。樂樂雖然力氣小,但動作很認真,每割一束麥子,都會仔細地把麥穗捋一捋,生怕掉了一粒麥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朵朵和丫丫則負責撿麥穗,她們提著小籃子,在收割過的麥田裡仔細地尋找著掉落的麥穗,哪怕隻有一粒麥子,也會小心翼翼地撿起來放進籃子裡。丫丫一邊撿一邊說:“趙爺爺說不能浪費糧食,這些麥穗雖然少,但也是農民伯伯的心血。”
小默拿著相機,在麥田裡跑來跑去,尋找最好的拍攝角度。他拍下了趙爺爺彎腰收割麥子的背影,拍下了蘇曉抱著麥子的笑容,拍下了孩子們認真撿麥穗的模樣,還拍下了遠處老黃牛在田埂上吃草的場景。“這些照片要放進‘花田的四季’相冊裡,”小默笑著說,“這樣四季就完整了。”
浩浩則坐在田埂上,抱著吉他,把麥田裡的“沙沙”聲和鐮刀收割的“哢嚓”聲都編進了《麥田歌》裡。他一邊彈一邊唱:“金黃的麥田,沉甸甸的麥穗,豐收的歌聲,在田野裡回蕩……”旋律輕快又充滿喜悅,孩子們聽到了,都跟著一起哼唱起來。
中午,蘇曉在院子裡支起了灶台,用剛收割的麥子磨的麵粉,做了麥仁粥和饅頭。趙爺爺則炒了一盤青菜和一盤雞蛋,都是院子裡自己種的,新鮮又美味。孩子們圍坐在桌子旁,喝著香甜的麥仁粥,吃著鬆軟的饅頭,心裡滿是幸福。
飯後,蘇曉神秘地對孩子們說:“我有一個驚喜要給你們。”說著,她帶著孩子們來到花田的另一邊,那裡種著一片新的向日葵,雖然還沒開花,但嫩綠的花盤已經初具雛形。“這是我春天的時候種的,”蘇曉笑著說,“等夏天的時候,這裡又會變成一片向日葵花田,到時候咱們又可以在花田裡玩了。”
孩子們看到向日葵苗,都興奮地叫了起來。樂樂立刻拿出畫板,開始畫向日葵苗的樣子,朵朵則蹲在旁邊,輕輕摸了摸花盤,說:“希望它們快點長大,早點開花。”丫丫則說:“等開花的時候,咱們還要來,像去年一樣,在花田裡聽趙爺爺講故事。”
下午,趙爺爺帶著孩子們去給向日葵苗澆水。他拿著水桶,教孩子們如何均勻地澆水,既能讓向日葵苗喝飽水,又不會淹到根部。孩子們輪流提著水桶,小心翼翼地給每一棵向日葵苗澆水,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汗水順著臉頰流下來,卻一點也不覺得累。
傍晚的時候,夕陽把向日葵苗染成了金黃色。孩子們坐在田埂上,看著夕陽慢慢落下,遠處的村莊亮起了燈光。趙爺爺坐在孩子們中間,又開始講過去的故事:“以前收麥子都是靠人力,割完麥子還要用石碾子碾,現在有了機器,快多了,但我還是喜歡這樣的日子,看著莊稼一點點長大,心裡踏實。”
晚上,孩子們躺在帳篷裡,聽著向日葵苗生長的聲音和遠處的蟲鳴。毛豆說:“等向日葵開花的時候,咱們一定要來,我要幫蘇曉姐姐澆水施肥。”浩浩則說:“我要寫一首《向日葵之歌》,記錄下它們開花的過程。”樂樂在畫板上寫下:“夏日的花田,藏著最美好的期待。”
八月,向日葵花田如期綻放,一片金黃的花海在陽光下格外耀眼。蘇曉發來照片,說花盤已經開始慢慢低垂,葵花籽也漸漸飽滿,再過一個月就能收割了。孩子們看到照片,立刻在群裡約定,要去參加今年的葵花籽收割和榨油。
到達花田的時候,向日葵花盤已經完全低垂,金黃的花瓣開始慢慢脫落,露出飽滿的葵花籽。趙爺爺和蘇曉正拿著剪刀,把花盤剪下來,放進竹筐裡,院子裡已經堆了好幾筐花盤,像一座座金黃的小山。
“今年的葵花籽長得特彆好,”趙爺爺笑著拿起一個花盤,“你看,每一顆都很飽滿,榨出來的油肯定香。”蘇曉則拿來了手套,分給孩子們:“花盤上有小刺,戴上手套彆紮到手,咱們先把花盤裡的葵花籽摳出來,然後曬乾。”
孩子們戴上手套,圍坐在院子裡的桌子旁,開始摳葵花籽。丫丫和朵朵的動作很輕柔,手指小心翼翼地順著葵花籽的排列,一顆一顆地摳下來,放進竹筐裡。毛豆力氣大,雙手抓住花盤的兩邊,輕輕一掰,就能摳下一大把葵花籽,引得孩子們都向他學習。
樂樂一邊摳葵花籽,一邊觀察花盤的形狀,他要把今年摳葵花籽的場景畫下來,和去年的畫放在一起,做個對比。小默則拿著相機,拍下了孩子們認真摳葵花籽的模樣,還有趙爺爺和蘇曉忙碌的身影,鏡頭裡的每一個畫麵,都充滿了豐收的溫暖。
浩浩則坐在院子裡的老槐樹下,抱著吉他,把摳葵花籽的“沙沙”聲和孩子們的笑聲都編進了新的旋律裡。他一邊彈一邊唱:“金黃的花盤,飽滿的籽,豐收的喜悅,在心裡蕩漾……”旋律溫暖又歡快,趙爺爺和蘇曉聽到了,也跟著一起哼唱起來。
中午,蘇曉用去年榨的葵花籽油,烙了油餅,炒了葵花籽。油餅剛出鍋,香氣就飄滿了整個院子,咬一口,外酥裡嫩,滿是油香和麥香。葵花籽則炒得金黃酥脆,吃起來滿口留香,孩子們一邊吃一邊讚不絕口,不一會兒就把一盤葵花籽吃光了。
下午,趙爺爺帶著孩子們去看今年新做的石磨。石磨放在院子的角落,是用青石頭做的,磨盤上刻著整齊的紋路。“今年我特意請人做了這個石磨,”趙爺爺笑著說,“等會兒咱們就用它磨葵花籽漿,和以前一樣,這樣榨出來的油更香濃。”
孩子們好奇地圍在石磨邊,看著趙爺爺把曬乾的葵花籽倒進磨眼裡,然後推動磨盤。石磨“吱呀吱呀”地轉起來,金黃的葵花籽漿從磨盤的縫隙裡流出來,散發出濃鬱的香氣。毛豆和浩浩主動上前幫忙推磨,兩人一邊推一邊喊著號子,像以前人力榨油時一樣,引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傍晚的時候,葵花籽漿已經磨好了,蘇曉把漿倒進油槽裡,準備第二天榨油。孩子們圍在油槽邊,看著金黃的漿體,想象著明天榨出油的場景。丫丫說:“明天榨油的時候,我要第一個嘗一嘗新榨的油。”蘇曉笑著點頭:“好,明天讓你第一個嘗。”
晚上,孩子們躺在帳篷裡,聽著花田的風聲和蟲鳴。
喜歡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請大家收藏:()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