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年,
一個機會與苦難並存的時代。
長城塞外蒙古人欲卷土歸來重建大元;東南沿海倭寇橫行民不聊生;西南交趾局勢動蕩,戰火四起。
有人振臂高呼萬人響應;有人橫刀立馬一平天下;有人精心棋局不諳世事感慨蒼生塗炭。
無論是何種人,把握機會在這個時代顯得尤為重要。
殊不知,曆史的車輪正在徐徐前行,誰也無法阻擋。
伴隨出現的就是機遇。
九邊重地其一的宣府有些人即將抓住機會一躍靜水平台,有些人卻顯得無知懵懂,不知所措,隻能被曆史洪流裹挾前行,留下塵埃。
每個人都有機遇,但大多數早已標注了代價。
是順風而起或是暫避鋒芒都在抉擇人自己手中。
天氣極好的日子再次到來,一大早齊風便來到了德勝口堡內夜不收專屬的號屋。
屋子裡歸置著五張床——隻是其中兩張的主人再也不會進入這個屋子。
胡萬全和趙秀一的號牌已經被取走了。
由總旗胡萬全負責管理的夜不收人員名錄的小本子現在規整的放在了齊風床上。
齊風坐在床沿,翻開名錄。
裡麵是從德勝口堡修築起曆年選進補替的夜不收人員名單。
一大本子,多是密密麻麻的名字被朱砂畫了紅叉,這代表他們已經死去。
少部分活下來的因為年老升遷無望調去了看守烽燧或做一些簡單的雜役。
齊風看到了胡萬全和趙秀一的名字。朱紅色的叉很新,沒有劃上去太久。而原本位列其三的齊風,現在被勾勒成為了目錄上的第一人,旁邊還有一個小紅圈裡寫著個主字。
小紅圈裡的字這就意味著,德勝口堡餘下的兩名夜不收和接下來為隊伍補充人手的選拔都要由他來負責了。
齊風微微苦笑,想著趙力真的太好看他了。
但顯然這次是齊風誤解錯了。
趙力隻是百戶,雖有提名權,但實際上真正做決定的還得是上麵的參將李安。
沒有李安點頭,夜不收負責人這麼重要的的位置也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
而且從齊風這次升官的速度還有賞賜下來得風馳電掣,沒有理由不懷疑其中沒有點兒貓膩。
反正這位置,齊風現在已經是熱屁股上凳子,就算是再燙屁股,也得坐得穩當。
合上名冊。
齊風換上了胖紅襖,外麵套上一層棉甲,來到馬房。
因為棗青馬受傷,所以齊風並沒有選擇帶它出去。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棗青馬是李咬住借給自己的,歸途還弄傷了馬,實是怕再出問題,畢竟對方信誓旦旦說過出使完要回來取走的。
棗青馬看著齊風騎著一匹黑色軍馬離開馬房,氣得在馬房裡嘶鳴擺頭抬腳。
“嗬,這馬倒是精神。”
前來喂馬的馬官笑嘿嘿的往食槽裡倒上精飼料。
棗青馬倒也不再焦躁不安,低頭安心吃了起來。
齊風騎著馬一路來到距離德勝口堡十幾裡外的烽燧台下。
這個烽燧台佇立在約摸著六十多傾斜度的山脊上。
烽火台全磚結構。分上下兩層。最上一層是烽火主台,周邊壘放著起火的乾材。
下麵一層是執勤人員值班待的地方,可以了望敵情並起到遮風擋雨的作用。
這個烽燧堡因人手不足一月前暫時轉交給了夜不收看守。
所以餘下兩名夜不收丁大有,羅相奉命駐紮於此,得以避免了悲劇發生。
齊風將馬拴在山下枯萎的樹枝上,然後往山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