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老太監聲音很輕,但朱棣聽到了,他睜開了眼睛。
“皇上,鄭和來了,現在在殿外候著。”
鄭和原名馬和,史稱三保太監。
鄭和在年輕時候便跟在燕王朱棣身邊,在奉天靖難中立功,永樂元年朱棣登基後特賜姓鄭。
老太監在說這件事的時候是低下身子的,做為奴才的他,明白知道腦袋不能高過眼前的皇帝的眉頭。
朱棣聽到是鄭和來了,立馬就猜到對方是為了什麼事來,稍有些不耐煩道:“他來做什麼?不見。”
然後繼續小酣。
老太監見此,便退出幔簾,出了大殿。
門外站著一個宮人,白白淨淨的,穿著朱棣在永樂二年賜給他的四品蟒袍。
“怎麼樣了?”鄭和緊張的詢問,“皇上說要見吾嗎?”
老太監搖搖頭,說道:“鄭大人,皇上近來繁忙,剛小酣,老奴實是不忍心叫醒,要不鄭大人過幾日在來?”
鄭和道:“看樣子皇上是不願意見臣了。”他說這話的時候語調還拉高了。
殿內的朱棣實際上已經醒了,剛好就聽到了這話。
“皇宮禁地,鄭大人勿要喧嘩,擾了龍體!”
老太監也急,恨不得上去捂住鄭和的嘴巴。
殿門推開了,朱棣站在那。
老太監看著朱棣麵無表情的樣子,心裡發揪,隻得待站一旁。
鄭和一見,當即就跪了下去,“皇上願意見微臣了?”
“進來說。”
朱棣進入大殿,坐在位置上。
鄭和進去後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說吧。”朱棣喝了一口茶,“今日任你說。”
鄭和也不管了,直截了當問道:“皇上,微臣隻想問一件事,為何要將微臣出海的時間移至到了九月?”
永樂三年,鄭和第一次率領兩萬多人,和兩百來艘巨量船隊從劉家河出發至福建出海。
這支規模巨大的船隊,擁有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技術,排水量高達到一萬四千多噸。
一路上經過了八個國家,最後到達錫蘭斯裡蘭卡)。並於永樂五年回到大明。
現在鄭和正在籌備第三次航行計劃。
原本計劃七月出發,卻一直推辭到了九月。
朱棣看了鄭和一眼,很散漫的回答,“很簡單,沒錢。”然後繼續道,“北征一事,已然花費巨多,沒有銀子,如何出海。出不了海,就隻能等著。”
“皇上,寶船人員,早已是待發狀態,若是如此……船員或有不滿。”鄭和還想嘗試拯救一下。
不料朱棣一拍椅子,站了起來,怒道,“北征之事,大過寶船下西洋,汝這般說,視大明臉麵何在!鄭和!今日若是彆人說的這番話,朕定會砍了他的腦袋!”
“走!”朱棣指了指門外,肉眼可見的很生氣。
這時候誰也不敢觸碰逆鱗。
鄭和也不敢再說什麼,拜謝後就退出了大殿。
喜歡從小旗做起,馬踏天下請大家收藏:()從小旗做起,馬踏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