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回這邊,齊風之所以急促離開,是因為趙力急著找他。
到了治所,進入內堂,趙力正坐在案牘旁邊。
神情似有些苦惱,見齊風來了,便喜道,“快坐。”
齊風並不急著坐下,按照規定先行禮,趙力臉上出現了笑容,再吩咐齊風快坐,這才坐上一旁的椅子。
見齊風坐下,趙力這才開口。
“夏收要開始了,咱們右衛城附近軍堡,莊,鄉,都得極力配合夏稅的征收。”
一開口就是齊風不太想聽到的壞消息。
在明朝,衛所兵製下,戍守軍戶還得耕種,滿足自給自足。
明朝分為商田賦稅,又叫兩稅製度,算是承襲宋朝的。
衛所兵塞外戍邊屯田同樣得繳納課稅,一般由邊塞各屯所實際長官負責征收,再統一交到大治所。
趙力現在升任副千戶,管理右衛城的同時還兼顧了附近軍堡壘,莊子的征稅工作。
現在征收的是夏稅,到時候秋天要征稅。
夏季稅征收麥子,秋季稅征收大米。
按照明初政策,一戶人家田地十五畝,普通軍戶也同樣如此。
小旗,總旗,百戶及以上則是擁有自己的官田,像齊風上次升職百戶後便有一百五十畝的田地可以耕種。
但這些田地貧瘠不已,多分布各處,遠不及水渠旁邊的良田耕地。
故而齊風都租給了佃農,每畝僅收一鬥糧食。
畢竟按照大致的規定,官田一畝要收繳穀物五鬥,民田要收三鬥。實際上更多時候是根據田的種類進行征收。
齊風一畝一鬥,對比周遭那些莊子大戶征收的四鬥已經是大善人級彆。
然而塞北土地貧瘠,水源不足,一畝地收成不到一石,往往征收下來,手頭也就隻剩下了剛好活命的糧食。
來年的種子還得省吃儉用才能留下。
所以征收工作還是很難做的。
“幾日前我讓曾小藝去沙家莊配合莊子的裡長妥收夏稅,到現在還未有消息傳回,齊風,你替我去看看。”
趙力妥妥的把齊風當成了自己的私兵。
不過在明朝,這又很正常,到了後期這種狀況將會越演越烈。
現在對於齊風來說,私不私兵不重要,至少到目前為止,右衛城這塊地方趙力官職最大,自己受他提攜保護,自然得去做出一些政績。
抱拳離開後他就騎著棗青馬出了城,直奔沙家莊。
沙家莊位於右衛城西邊三十裡,算是附近幾個莊子中比較富裕的,莊子有百餘戶人家,大多數是守墩兵的家屬。
三十裡的距離,也就一個時辰的時間。
路上齊風看見一些攙扶前行的男女老少,大多數衣衫襤褸,灰頭垢麵,一些女子臉色蒼白,像是經曆過大難一般。
齊風騎馬上前問了問才得知,他們村子遭了韃子劫掠,死了不少人,活下來的人結伴去投奔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