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軍瘋狂反撲,淞滬戰場局勢愈發緊張之際,蔣介石作為國民黨的最高統帥,其決策和行動深刻影響著戰局走向。蔣介石身處南京的統帥部,密切關注著淞滬前線的每一絲動態,在複雜的局勢麵前,麵臨著艱難的戰略抉擇。
蔣介石深知淞滬會戰的意義重大,它不僅關乎上海這一重要城市的得失,更對整個抗日戰爭的戰略布局和國際影響有著深遠的影響。從戰略層麵看,他希望通過在淞滬地區的頑強抵抗,實現將日軍由北向南的進攻路線改變為由東向西,以避免日軍迅速占領中國的大片領土,從而為長期抗戰贏得時間和空間。同時,淞滬會戰也是向國際社會展示中國抗戰決心的重要契機,期望借此獲得更多的國際支持與援助。
然而,日軍的大規模反撲讓局勢變得極為嚴峻。一方麵,前線傳來的戰報顯示,國民黨軍隊與林宇部隊雖英勇抵抗,但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人員傷亡和裝備損耗巨大。另一方麵,國內其他戰場也同樣吃緊,兵力和資源的調配麵臨著兩難的困境。如果繼續在淞滬戰場投入大量兵力,雖然有可能挫敗日軍的反撲,但可能會導致其他地區的防禦空虛;若從淞滬戰場抽調兵力支援其他地區,又擔心前功儘棄,失去淞滬地區的戰略優勢。
經過深思熟慮,蔣介石決定堅守淞滬戰場。他認為,此時放棄淞滬,不僅會嚴重打擊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還可能使日軍更加肆無忌憚地進攻其他地區。為了增強淞滬前線的作戰力量,蔣介石下令從其他戰區緊急抽調更多的部隊增援淞滬戰場。這些部隊包括中央軍的精銳師團以及部分地方部隊,儘管這些部隊在其他地區也承擔著防禦任務,但為了淞滬戰場的大局,不得不做出這樣的調配。
同時,蔣介石要求後勤部門加大對淞滬前線的物資供應力度。他深知充足的物資是維持部隊戰鬥力的關鍵,因此指示要優先保障淞滬戰場的彈藥、糧草、藥品等物資的供應。為了確保物資能夠順利送達前線,他還命令空軍加強對運輸路線的空中掩護,防止日軍的空襲破壞。
在指揮協調方麵,蔣介石加強了對淞滬戰場各部隊的統一指揮。他任命了一位資深的將領擔任淞滬戰場的總指揮,賦予其全權指揮各參戰部隊的權力,以避免出現之前各部隊之間協調不暢的問題。同時,他要求總指揮與林宇保持密切溝通,充分發揮林宇部隊的特殊優勢,共同應對日軍的反撲。
蔣介石對林宇部隊在淞滬會戰中的表現早有耳聞,對其先進的裝備和強大的戰鬥力既欣賞又有所顧慮。欣賞的是林宇部隊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多次扭轉戰局,為中國軍隊贏得了寶貴的戰機;顧慮的是林宇部隊的獨立性較強,且其發展壯大可能會對國民黨內部的勢力平衡產生影響。
為了更好地利用林宇部隊的力量,蔣介石決定采取拉攏與控製相結合的策略。一方麵,他通過各種渠道向林宇表達了對其部隊的讚賞和嘉獎,承諾給予林宇部隊更多的物資支持和晉升機會。他還親自致電林宇,鼓勵他繼續為國家和民族奮勇作戰,為抗戰勝利做出更大的貢獻。另一方麵,蔣介石也試圖將林宇部隊納入國民黨軍隊的指揮體係,以便更好地掌控。他指示淞滬戰場的總指揮,在作戰指揮過程中,要逐漸引導林宇部隊接受國民黨軍隊的一些規章製度和指揮方式。
然而,林宇深知蔣介石的意圖,他從抗戰大局出發,願意與國民黨軍隊緊密合作,共同抗擊日軍,但同時也堅持保持自己部隊的獨立性。他明白,隻有保持部隊的獨立性,才能更好地發揮部隊的優勢,在抗戰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林宇在與國民黨軍隊的合作過程中,既積極配合各項作戰任務,又巧妙地維護著部隊的自主性,在複雜的局勢中尋求著平衡。
在蔣介石的決策和各方的努力下,淞滬戰場的局勢暫時穩定下來,但一場更為激烈的戰鬥仍在醞釀之中。中國軍隊能否在日軍的瘋狂反撲下堅守陣地,進一步扭轉戰局,成為了全國乃至國際關注的焦點。
喜歡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請大家收藏:()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