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陷入僵局後,氣氛愈發凝重,雙方代表都清楚,此次談判關乎重大,一步走錯可能就會讓之前緩和的局勢再度緊張,甚至引發更嚴重的衝突。炎龍獨立軍與蔣介石方麵的代表在談判桌前繼續博弈,都在努力尋找打破僵局的辦法。
炎龍獨立軍代表意識到,繼續在編製和指揮權等核心問題上強硬對抗,難以取得進展,必須另辟蹊徑。王強思索片刻後,率先打破沉默:“陳先生,我們都清楚,當前抗戰形勢嚴峻,日軍隨時可能發動新的進攻。炎龍獨立軍一直奮戰在抗日一線,深知戰場上協同作戰的重要性。我們提議,建立一種靈活的協同作戰機製,而非簡單的編製合並。”
陳紹寬眉頭微皺,顯然對這個提議感到意外,示意王強繼續說下去。王強接著道:“在麵對日軍大規模進攻時,炎龍獨立軍願意接受統一的戰略指揮,與國民黨軍隊緊密配合,共同禦敵。但在日常行動和具體戰術安排上,我們保持自主決策權,這樣既能發揮我們的作戰優勢,又能確保整體作戰的協調性。”
趙剛也在一旁補充:“沒錯,這種機製既能體現統一抗戰的決心,又能充分利用各方的資源和特色。比如炎龍獨立軍的特種作戰能力和先進裝備,在與國民黨軍隊聯合作戰時,可發揮獨特作用,提升整體戰鬥力。而且,這樣也能避免因指揮體係突然變動,導致部隊作戰效率下降。”
陳紹寬心中暗自思忖,這個提議雖然沒有完全達到蔣介石將炎龍獨立軍徹底納入體係的要求,但相比之前的僵持,似乎有一定的可行性。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協同作戰,又不至於讓炎龍獨立軍完全遊離於掌控之外。
然而,陳紹寬並不想輕易鬆口,試圖在其他方麵獲取更多利益:“這種機製聽起來有一定道理,但物資補給方麵必須有明確的規定。炎龍獨立軍不能再自行其是,否則會擾亂整個補給體係。”
炎龍獨立軍代表早有準備,趙剛回應道:“關於物資補給,我們可以製定詳細的規則。在統一的補給框架下,炎龍獨立軍按照實際作戰需求申請物資。同時,我們也願意將部分繳獲的日軍物資,根據實際情況與國民黨軍隊共享,以增強整體抗戰力量。但前提是,國民黨方麵要保證物資分配的公平性和及時性。”
陳紹寬對此表示認同,但又提出:“既然是協同作戰,人員交流和培訓也應該加強。國民黨軍隊可以派遣教官到炎龍獨立軍,幫助提升軍事技能和戰術素養,同時,炎龍獨立軍也應選派部分軍官到國民黨軍隊學習交流。”
王強思考後回答:“人員交流和培訓有助於提升雙方的作戰能力,我們同意這個提議。但交流過程必須是雙向平等的,且不能帶有任何政治目的,純粹以提升抗戰能力為出發點。”
隨著雙方不斷地討論和權衡利益,在一些關鍵問題上逐漸達成了一些妥協。但在一些細節上,仍存在分歧,需要進一步協商。
接下來,雙方圍繞協同作戰的具體流程、物資補給的詳細標準以及人員交流的具體安排等細節問題,展開了艱難的協商。
在協同作戰流程方麵,炎龍獨立軍希望在接受戰略指揮時,能有一定的提前知情權,以便提前做好準備。陳紹寬起初對此表示反對,認為這可能影響作戰機密的保密性。但經過反複討論,雙方最終同意,在不影響作戰機密的前提下,國民黨方麵應提前向炎龍獨立軍通報大致的作戰計劃和任務安排,炎龍獨立軍則需嚴格保密。
關於物資補給標準,雙方經過激烈爭論,確定了以作戰任務、部隊規模和實際消耗為主要依據的分配原則。為確保公平公正,還設立了專門的監督小組,由雙方各派人員組成,負責監督物資的分配和使用情況。
在人員交流安排上,對於國民黨教官到炎龍獨立軍的選派標準,炎龍獨立軍要求必須是具備豐富實戰經驗的軍官,而非單純的理論派。同時,炎龍獨立軍選派到國民黨軍隊學習交流的軍官,應能自由參與各類軍事活動,不受不合理的限製。經過協商,雙方就此也達成了一致。
經過數小時的艱難協商,雙方終於在多個關鍵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形成了一份初步的合作協議草案。這份草案標誌著炎龍獨立軍與蔣介石方麵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為共同抗日奠定了新的基礎。雖然未來的合作仍可能麵臨各種挑戰,但此刻,曙光已在前方初綻。雙方代表都清楚,這份協議不僅關乎兩支軍隊的關係,更關乎整個抗戰大局的走向。接下來,他們將帶著這份協議草案,分彆向各自的上級彙報,等待最終的確認和實施。
喜歡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請大家收藏:()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