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炎龍獨立軍、八路軍和國民黨軍隊合作的深入以及在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中國抗戰局勢迎來新的曙光。然而,在這看似向好的形勢背後,國內外各種勢力的博弈卻愈發激烈,危機也在悄然潛伏。
儘管三方在合作中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並未完全消除。國民黨內部部分頑固勢力,雖表麵上參與合作,但內心深處仍對八路軍和炎龍獨立軍心存猜忌。這些勢力受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舊思想的影響,擔心抗戰勝利後共產黨力量包括八路軍)和不聽命於蔣介石的炎龍獨立軍會威脅到國民黨的統治地位。
他們開始在暗中搞一些小動作,試圖破壞合作局麵。比如,在物資分配環節,部分負責物資調配的國民黨官員再次暗中偏袒嫡係部隊,減少對八路軍和炎龍獨立軍的物資供應。在一次重要戰役前夕,八路軍急需補充彈藥,卻被告知彈藥儲備不足,然而國民黨嫡係部隊卻在同一時期得到了充足的彈藥補給。炎龍獨立軍也麵臨類似情況,先進裝備所需的零部件供應時常出現延遲或短缺,影響了裝備的正常使用和作戰效能。
此外,在作戰指揮權的問題上,一些國民黨將領不願給予八路軍和炎龍獨立軍應有的自主權。在製定作戰計劃時,試圖將八路軍和炎龍獨立軍置於從屬地位,要求他們完全按照國民黨軍隊的指令行動,這與之前達成的合作共識相悖,引發了八路軍和炎龍獨立軍的強烈不滿。
國際上,一些彆有用心的勢力也開始對中國抗日力量的合作進行乾擾。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勢力仍有一定影響力,他們擔心中國抗戰勝利後會成為亞洲的新興強國,挑戰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於是,這些勢力通過輿論媒體,宣揚所謂的“中國威脅論”,聲稱中國抗日力量的團結會在戰後對世界和平構成威脅,試圖以此影響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減少對中國的援助。
同時,英國出於自身在遠東地區利益的考量,雖表麵上支持中國抗戰,但暗中也在試圖平衡各方勢力。英國擔心中國抗日力量過於強大,尤其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力量壯大後,會影響其在華的殖民利益。因此,英國一方麵與國民黨保持密切聯係,試圖通過扶持國民黨來維護其在華權益;另一方麵,對八路軍和炎龍獨立軍的發展采取一定的限製措施,例如在技術轉讓和物資援助方麵設置障礙。
而日本方麵,為了打破當前在中國戰場的不利局麵,加大了對中國內部的滲透和破壞力度。日本特務機構精心策劃了一係列陰謀,企圖進一步挑撥中國抗日力量之間的關係。他們製造假情報,故意泄露給國民黨方麵,謊稱八路軍和炎龍獨立軍與日軍暗中勾結,試圖破壞日軍與國民黨軍隊的“和平談判”實際上是日本為分化中國抗日力量製造的謠言)。這些謠言在國民黨內部一些輕信的將領中傳播,引發了不必要的猜疑和緊張氣氛。
麵對中國抗日力量的聯合打擊,日軍決定孤注一擲,發起大規模反撲。日軍從本土和其他占領區緊急抽調大量精銳部隊,集結了超過十萬兵力,配備了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新型坦克、火炮以及大量戰機。他們製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企圖在短時間內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重新奪回戰略主動權。
日軍的進攻重點指向了三方合作的關鍵區域,試圖切斷八路軍、炎龍獨立軍和國民黨軍隊之間的聯係,各個擊破。在進攻初期,日軍憑借強大的火力優勢和突然襲擊,給中國軍隊造成了一定損失。國民黨軍隊的部分防線出現動搖,八路軍在敵後的根據地也受到日軍掃蕩的威脅,炎龍獨立軍在執行特種作戰任務時遭遇日軍重兵圍堵。
一時間,中國抗戰局勢變得異常嚴峻。在內部隱患、國際壓力以及日軍瘋狂反撲的多重困境下,炎龍獨立軍、八路軍和國民黨軍隊能否再次攜手克服困難,穩住戰局,成為擺在他們麵前的生死考驗。
喜歡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請大家收藏:()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