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審閱著小雅整理的本周進展報告:
量子通訊網絡完成東南亞節點部署
稀土供應鏈擴大至三個新礦區
金融滲透計劃覆蓋亞洲12家主要銀行
中東和非洲拓展計劃順利啟動
"美軍動向?"他問道。
"羅斯福號仍在關島維修電子係統。"小雅調出衛星圖像,"但發現異常——五角大樓秘密向迪戈加西亞基地運送了大量電子戰裝備。"
林宇放大圖像。那些集裝箱的尺寸規格與標準美軍裝備不符,更像是某種特殊研發的武器係統。
"分析威脅等級。"
"暫不確定。"小雅罕見地表現出遲疑,"但檢測到異常電磁波動,特征與我們的量子技術有30相似度。"
林宇眉頭緊鎖。這意味著美國可能已經部分破譯了捕獲的"新紀元"裝備,正在研發針對性武器。科技優勢的窗口期正在縮短。
"加速"閃電"戰機的量產。"他下令道,"同時啟動"迷霧"協議第二階段。"
係統空間內,一組被封存的特殊程序開始運行。這是針對美軍可能獲得的量子技術研發的反製措施,通過釋放經過精心調製的乾擾信號,使對方的仿製品陷入邏輯混亂。
緬甸仰光國際機場
一架來自德國的空客a320緩緩降落。乘客中有六名"西門子工程師",實則是係統空間招募的歐洲軍事技術專家。他們攜帶的筆記本電腦裡,存著北約最新電子戰係統的設計圖紙。
接機的"新紀元"人員直接帶他們通過vip通道,乘車前往郊外的一處"工業園"。那裡看似普通工廠,實則是逆向工程研究中心,專門分析西方軍事技術並研發克製手段。
"歡迎來到未來。"研究中心主任張毅博士展示著實驗室,"這裡的一切,都將幫助"新紀元"保持至少五年的技術代差。"
德國專家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那些超越時代的設備——量子計算機輔助設計平台、納米級3d打印車間、甚至還有小型核聚變試驗裝置。這些科技瑰寶,是任何國家情報機構都不知曉的"新紀元"真正底牌。
林宇站在中央控製室,注視著全球態勢圖。過去兩個月的暗中發展,使"新紀元"的實力悄然增長了三倍:
軍事上:新增兩個水下基地、三個隱蔽機場
經濟上:控製全球18的稀土供應鏈
技術上:量子計算能力提升400
情報上:滲透37國政府及企業網絡
最關鍵的進展是在人員培養方麵。通過秘密選拔和訓練,係統空間已經培養出2000名完全忠誠的技術骨乾,分布在各關鍵崗位。這些不依賴係統直接生成的"原生力量",將成為"新紀元"長期發展的基石。
"指揮官,緊急情報。"小雅突然打斷他的思考,"美軍"俄亥俄"級潛艇"緬因號"攜帶特種部隊離開珍珠港,目的地不明。"
林宇立即調出太平洋海圖。這艘可攜帶154枚"戰斧"導彈的核潛艇突然出動,意味著美國可能準備采取更激進的行動。
"啟動"深海之眼"。"他下令道,"我要知道它每一分鐘的動向。"
十二架超長續航無人機從菲律賓某秘密基地起飛,它們將在太平洋上形成一張無形的監控網。與此同時,三艘係統空間的偽裝漁船也開始向夏威夷方向移動,攜帶的水下監聽設備能覆蓋關鍵航道。
這場無聲的追蹤與反追蹤遊戲,將決定下一階段對抗的主動權。林宇知道,當美國終於按捺不住亮出底牌時,"新紀元"必須準備好更強大的反擊。而這一切準備,都在世人看不見的地方悄然進行著。
喜歡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請大家收藏:()穿越1930年係統爆兵亂世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