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徳康和許雲麗也來了。
他倆騎著自行車,車筐裡還塞著帆布手套和筆記本。
當初開店集資的時候,他們各自湊了一筆錢。
雖說不算多,但也是實打實地擔了風險。
如今生意紅火起來,他們心裡踏實,更覺得這份家業自己也有份兒。
這次貨,多了不少新玩意兒。
許雲麗拿在手裡翻來覆去地看。
“這玩意兒一聞就知道貴,城裡人都講究這個。”
潤膚霜,聞著香噴噴的。
楊青山嘖了一聲。
“這要擺在櫃台上,女顧客準搶瘋了。”
蛤蜊油,小時候家裡都用過。
武徳康拿起一個看了看,笑了。
“我娘以前冬天都給我抹這個,裂口子的手一抹就好。現在倒成了稀罕物。”
周淑芬還進了許多寧城剛出的計算器。
武徳康試了幾個加減法,忍不住感歎。
“這東西要是放在學校,數學老師做夢都能笑醒。”
“嬸子,店太小了,我看這些貨堆得都快溢出來了。”
楊青山望著滿屋子的東西,又高興又發愁。
他蹲下身子數了數。
“照這勢頭,半個月都賣不完。”
周淑芬琢磨了會兒。
“那咱們把隔壁那間也租下來。”
隔壁那間空屋一直閒置著,牆薄門破,沒人願意租。
但在她眼裡,那就是現成的倉庫兼展銷區。
“可是……”
楊青山支支吾吾。
他早就去問了,那兩家房東眼紅店裡賺錢,死活不租。
一家姓黃,一家柳,住在同一條巷子裡,原本巴不得有人來租房子收租。
可自從看到周淑芬的店鋪天天排隊,日進鬥金,態度立馬變了。
他們盤算著:與其租給彆人,不如自己乾!
黃老頭還特意跑到店裡買了包煙,笑眯眯地說。
“閨女啊,聽說你要擴店?哎呀巧了,我正打算跟我兒子合夥弄個小賣部呢!”
話裡的意思明擺著,沒門。
“他們不肯租?”
周淑芬一眼看穿他的難處。
她盯著楊青山的眼睛,語氣平靜。
這點彎彎繞繞,她一聽就明白。
“嗯,真不租。”
楊青山歎了口氣。
“那咱換個法子,不開這間,開個分店!直接搬到廠子門口去。”
周淑芬早有打算。
她可不是隻會守攤的人。
廠子門口是什麼地方?
每天上下班高峰,圍牆上都能站滿等早點的工人。
“那兒人多,天天排隊買貨。”
她繼續說道。
她前兩天去踩過點,觀察了一個上午。
賣包子的大媽攤子前都能排二十米長隊,更彆說那些缺日用品的年輕人。
隻要招牌一掛,價格透明,肯定一炮打響。
現在這家店,合同簽了三年。
每月一號,周淑芬雷打不動把現金送到房東手裡。
雖然貴,但她圖的就是穩定。
她天天盼著政策鬆動,能買塊地自己蓋房,省得看人臉色。
貨一到,周淑芬立馬搞宣傳。
她不讓喊喇叭,嫌吵,也不請人舞獅敲鑼打鼓。
做生意靠的是信譽,不是熱鬨,浮誇那一套,在她這兒行不通。
她印了傳單,上麵寫得清清楚楚,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周淑芬回餘新第二天,楊雲沐找上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