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麵弄點土壤到這裡,加上濃鬱的靈氣,可以直接當作靈田,類似於種植【一月靈米】的時候,就不必讓他使用法術給靈米補充靈氣。
外界浮動靈氣並不多,他修煉也是靠著祭器直接接引的天地靈氣,所以也並不適合直接種植需要大量靈氣的植物。
除了當作靈田,也可以用於作為後路,一萬平米,以三米高度一分層,五十米高就是十六層多一點。
按十六層算,那可使用麵積就是十六萬平方米左右,相當於前世一些個小村子了,危機時刻,帶著村子裡的族人跑路絕對不是問題。
算是解決了一個心頭之患,因為在大荒,安全是一個相對奢侈的詞,大河村建村八百餘年,在四百年前,因為一場大危機曾經搬過村子。
最後尋找了很久,才定居於此地,但是指不定什麼時候,又會遇見什麼災難。
他一個人跑路很容易,【天維之門】可以為他保存很多物資,但是【天維之門】是不接受外來生靈的。
他成為祭司之前和之後,享受到的優渥待遇,與村子裡麵的族人付出是離不開關係的,因此,他認為作為村子的祭司應該對村子的未來著想
除非萬不得已,金幕是不願意對大河村村民視之不理的。
現在金幕安心了很多,實在不行,還可以帶著柯氏族人臨時到此地避難,自己和祭司們有法術傍身,找到新的生存之地再放出來就是。
金幕抽離神念,從祭司閣密室回神,果然,如十三說的,觸發了【回應之地】的機製,種種信息被他接收到。
他粗略的捋了捋,暗自吐槽了一下坑爹的機製,不在進入【回應之地】的時候就能得到信息,出來了才能得到全部的信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先把想法壓在一邊,他睜開眼睛,關注到長老們和柯安見他無恙後鬆了一口氣。
沒提登神者的事情,隻是提那個地方有奇遇,可以為村子提供最後的後路。
至於後路是什麼,長老們也沒多問。
隻是大長老問出了關心的事情,“柯寧,那你可知道先祖的祭器是如何得到的?”
金幕回想了一下,在【回應之地】信息中提到過,【回應之地】的祭器其實是登神者階梯所化,估計先祖的天分很高,一直登到了水元四階。
隻不過一旦抽出祭器,就意味著階梯崩塌,再不能登神,所以他估計柯氏先祖是在臨終前兌換的祭器。
他出言解釋:“回應之地的確是可以拿到祭器,但是需要很苛刻的條件,我想先祖也是在臨終之前才拿出的祭器吧?”
大長老聽了,深思之後,“是了,先祖是在臨終之前才拿出了祭器,看來回應之地得到祭器代價很大。”
其他兩位長老也沒多言,畢竟可能存在的祭器如何能跟柯寧相比,柯寧天資不凡,能夠共鳴那麼多祭器的,是柯氏新的希望,
再說拿到祭器就一定能共鳴嗎?之前七百多年裡,這三柄祭器都沒能被共鳴,還是托了柯寧的福,柯安也執掌了【土元珠】。
至於柯安,他更不在乎了,畢竟無主祭器在外麵也不是找不到,如何能比的過寧哥。
金幕聽著大長老說代價很大,心中附和,代價的確相當大,一旦階梯被化為祭器,全部的階梯都會化為祭器,這可不意味著可以繼續重新登神。
在將階梯化為祭器後,相當於用自己的登神資格換了祭器,這本就是法則對登神者的照顧,允許登神者末路之時給留念的人更多的可能。
在那之後,法則將不再允許登神者登神,否則,一旦登神者發現極意不強勢,就抽出階梯重新登神,那不是相當於無限洗點。
登神者講究的就是道路無悔,登神之路,必須謹慎行走,一旦走錯了,也得錯著走下去。
能走上登神之路本就是得天之幸,法則不接受無法承擔自己選擇後果的登神者。
喜歡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請大家收藏:()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