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帝專心衝擊空間薄弱點,沒意識到某些細微的力量被趕走,在那種力量被擠壓走之後,空間薄弱點立即恢複如初,在深層空間中,如果丟失聯係,方向也毫無意義。
神帝忍不住惱怒,無序擊出神力團,抒發憤怒。
但是更深處的金幕若有所思:
[神帝在泰界過久,或許習慣了彌漫各處的邪濁之氣,但是正是邪濁之氣被青嵐驅散的一瞬間,那空間漏洞就修補好了。]
[如此看來,那裡麵和邪濁之氣或者說其根源的邪氣有些關係。]
有些事情,金幕一下子就想通了,雖然自己的力量無法滲透進那裡麵,即使運用【天維之門】也無法觀測到裡麵。
但是裡麵至少有一件大概率無主的泰界至寶,和位列大帝之上的力量,也怪不得神帝要在“未來”中有些地方顯得昏庸無比。
或許他是在放任,在放任中,“順便”完成自己的計劃。
片刻,神帝恢複冷靜,眼神中精光閃爍,似是在謀劃些什麼。
見神帝在此處空間打下道標,緊接著開始布下重重隱匿陣法。
金幕趕緊收回神念,沒必要現在就和神帝對上。
畢竟他還得靠神帝拉檀華下水。
檀華畢竟身為名正言順的靈帝,除了有些失職,並無大錯,所以他即使對檀華失望,也做不了什麼。
但是在神帝之後的操作中,自會把檀華拉下無儘因果裡麵,之後自有她受的。
金幕不會對她多做什麼,因為她的終末已經注定,喜歡甚至愛上一個不愛自己的神,一開始就錯了。
他閉上眼睛,推動時序運轉,靜待時機到來。
……
神靈的生命跨度無比長久,僅僅小神,如果不遇兵災,輕易能活個數萬年。
時序輪轉,九千年一縱即逝,泰界有無數種族消失,又有無數種族登上舞台。
神明壽命悠久,見證曆史的同時,自己本身也是曆史。
在這九千年中,五界發生了許多大事。
第一件就是泰界的靈氣大規模降級,這時即使大族也慌了,失去四階靈脈,靈氣濃度降低,大神修行無法寸進不說,施展一次大型神術,要恢複許久才行。
各族已經想辦法開始驅除邪濁之氣,但是為時已晚,顯然成效十分有限。
目前泰界混濁加劇,四階靈脈僅剩八條,三階靈脈三十六條,二階靈脈和一階靈脈就新增不少。
金幕知道這還不是最後的階段,最後的階段比現在可還要慘的多。
其中泰界大神不是沒有企圖尋找辦法,找到了“最早”發現這件事的四位大帝,但是妖帝不管,靈帝一心在妖帝上。
冥帝居於冥界,對於忽視自己勸說的諸神族群本就有些怒氣,而且也無關泰界本身,懶得出麵。
隻有神帝,施展大法力出力保全了一條靈脈,這就不得不提第二件大事。
……
喜歡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請大家收藏:()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