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鋼鐵任務也類似,比如說存在限製,不能直接攝取在建築中的鋼筋,起碼得由探索者把其中鋼筋扒出來。
四人沒打算分開做任務,在這末日中,抱團取暖才能走的更長久,他們作為小組成員,磨合有一段時間了,算得上默契良好,搭配在一起才是最優選擇。
一番交流後,因為隊伍裡有兩人都領取了收集鋼鐵的任務,大家稍作權衡,決定先集中精力攻克這項任務。
畢竟做同一件事能同時完成兩項任務,既能節省時間與精力,又能高效提升任務完成進度,無疑是當下高性價比的選擇。
四人迅速找到附近的車輛殘骸。
說實話這殘骸能殘留這麼久,還得多虧之前地下城和流浪者之間的鬥爭,雖然流浪隊伍規模遠不如地下城,但是地下城也不可能窮兵黷武跟流浪隊伍持續對拚。
反正地下城相對而言不算缺少鋼鐵,所以也沒太專注於探索這方麵。
城市裡麵很多還算完好的的車輛都沒被清理,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被侵蝕掉,成了殘骸。
蘇驍拿出納取石符,在其他人期待的眼神中,深吸一口氣,將石符對準一輛殘骸,打開青藤網絡,在自己的任務欄中找到任務詳情,點擊催動【納取石符】。
隻見石符微微散發白蒙蒙的光輝,緊接著,白色霧光照在殘骸上,上麵的鐵材迅速化作細沙質感的顆粒,被石符快速吸收。
包括蘇驍在內的四位成員呆呆地看著奇幻的一幕,平時看的小說中,提過類似的場麵再多,也不如現場見過一次的震撼程度深。
也彆怪他們定力不夠,畢竟都是年輕人,正值血氣方剛、心性尚不夠沉穩的年紀。
而且資源匱乏、環境壓抑地下城的體量遠比不上新曆前的聯邦,成長環境受限,訓練資源與機會也極為有限,培養出來的探索隊自然不能期望能有多高的軍事素養。
像是拿到了玩具的大孩子,四個人樂此不疲的尋找車輛殘骸或者其他獨立的含鐵物件,雖然隻能任務領取人催動對應的【納取石符】,但是其他人看著也很有意思。
當然,即使軍事素養不如新曆前的軍人,但最起碼的警惕性沒有丟失,除了操作【納取石符】的人,其他三人時刻掃視周圍,避免陷入危險卻還絲毫不知。
一天之內,四個人陸續迅速把任務完成,中途給地下城發了一條消息,提及了在這邊有一個大發現,詳情回到地下城後提交報告。
在地下城探索者守則中,有著這樣一條明確的規定:
嚴格限製交流時長,避免電台長時間發射電波。
之所以定下這條規矩,其背後有著深刻的考量。
在危機四伏的末世環境中,荒野裡那些神出鬼沒的流浪隊伍,時刻都對其他生存者構成著潛在威脅,特彆是地下城探索小隊。
一旦探索小隊同地下城交流時間過長,電台持續不斷地發射電波,就如同在黑暗曠野中點燃明亮篝火,其火光會大幅增加自身暴露的風險。
從而引來這些流浪隊伍的覬覦與襲擊,給小隊成員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的隱患。
正是基於這樣的擔憂,之前隊伍總是特意選擇在吃完飯或者完成休息之後才發送電報。
在這個時候,隊員們體力得到恢複,精神狀態也相對較好,能夠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高效地完成電報的發送工作,傳達必要信息。
同時,發送完成後,探索小隊可以在最短時間內轉移。
某些流浪隊伍認為,地下城出身的探索隊伍成員,普遍都身價不菲。
其實對於這種觀念,探索隊也覺得奇怪,難道他們這些探索隊的成員都沒有家麼?怎麼可能出來探索物資時就把自己全部身家都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