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他需要在這個開辟出新的修行道路,消減凡俗生靈的怨念,斷了已有世界之怨的補充。
這種道路的修行者,某種程度上有點像前世的道士,自己修身養性,對敵時借神靈之力,喜好普渡眾生,消災解難,儘最大程度削弱平凡眾生的極致負麵情緒。
第三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推動七情世界情劫大行其道。
簡單來說,最普通的神靈,一介小神,承載世界之怨的能力也遠遠大於普通凡人。
世界之怨會縈繞在這些神靈的神魂念頭上,日積月累,到達一定程度就會爆發。
若是經得過考驗,斬去邪念,消弭劫難,自然而然會消滅掉如影隨形的世界之怨。
作為回報,這些神靈會獲得世界的獎勵,即功德,可以轉化為修為,大幅度提高自己體內的法力,也可以用於修複傷勢,有種種妙用可以探索。
若是失敗,輕則深陷紅塵輪回,直到徹底斬去邪念,再成神靈;重則全身法力消散,神魂寂滅,世界之怨也會隨之消散。
對此,金幕也不會說什麼大義凜然的話,雖然,這一套行為的的確確是為著世界的健康發展而努力,但究其本質,還是他和七情世界之間的交易
無關道德,亦無關邪惡與善良,單純是立場問題。
他作為先天神靈來到此世界,又承此界世界意識好處,降生為此界頂級跟腳,四階大神,天然和世界處於同一立場。
其他生靈、神靈的利益受損,但是他和世界可是受益方。
不說他身負【天維之門】無懼世界之怨,就說他的本體,本就擁有消弭世界之怨的神通【七色瑞光】。
金幕深知,這三條道路中,前兩條還好,雖然有些執行難度,但是對於他這位靈帝來說,問題不大。
但是一旦被眾神得知他推行的第三條道路,指不定就會重蹈覆轍前幾次涅盤,世界意識都沒撐住的事情,他不認為自己就撐得住。
即使這些神靈遠不如第一世的幾位頂尖神靈那麼強大,但是世界本身也不如第一世那麼強大。
萬一他和那些神靈爭鬥之間,把世界打崩了,再次涅盤,那他就真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目的是為了世界變得更好,結果大大提前了進度,直接送世界上路!
想到此處,金幕下定決心:
[堅決不能讓其他神靈知道這件事,誰都不行!]
推衍完畢解決的辦法,金幕起身到【天地無間垣】和此界天道討論之後,天道決定同時執行金幕的三條道路,其中第三條隻能由天道去執行。
直接將此條規則寫在世界法則中。
即使神帝、冥帝、妖帝三者推算起來也合情合理,除了靈界,其他四個世界多少都有世界之怨的力量影響。
夏秋冬三位大帝身為金幕分身,自是不會多說。
第一條和第二條路子,由金幕執行。
他也想好了,正好借第三條路子的東風,順水推舟,一旦有神靈受邪念所擾,必然會層層上報,到時,他自然可以以提出解決方案的方式,推動第一和第二條道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