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的,擔心自己死後,家裡的父母妻兒會不會因此悲痛,會不會因為失去頂梁柱而家庭破滅。
一般而言古代戰爭中,一方死亡數量超過兩成,士氣就會迅速崩塌,再難形成戰鬥力,前世古代一些精銳部隊,比如說“軍團”、“軍”,可能維持在三到四成。
但是林國和魏國顯然不是什麼強大的國家,自然軍隊也稱不上是精銳。
林國在這場戰爭中死亡人數達到兩千五百餘人,傷亡比達到三成五;魏國死亡人數四千五百餘人,傷亡比更是達到四成五。
雙方之所以能堅持到這種程度,並非是為了什麼忠心、簇擁皇帝,單純是知道,若是不拚,自己後方的家人,就會被餓死、強奪、殺死……
關乎生存之事,稱不上什麼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
該做的事情做完,金幕抽身離開這裡。
或許這就是代價。
此界的人族先祖,定下九州大結界,免去被大邪魔侵害,無疑是極其明智的選擇,隻有這樣,九州之內的人族才得以發展起來;
與此同時,當人族試圖請求外力相助時,這種力量也輕易不會降臨。
按照金幕的感知,九州大結界應該相當於五階陣法,對於五階及以下的生命有極強的壓製作用。
所以能夠在人族九州施展大法力改天換日的,就隻有六階強者,但凡界人族又如何能夠接觸六階強者,還請求其施法幫助某一國度甚至州域。
金幕返回蜀山,有些發愁,蜀山之內,積攢的規模較大的怨靈群都被其清掃過了,剩下的都是些不成氣候的。
他喚出功德金輪,已經凝實的地方占了圓滿金輪的三成多。
仔細算算,距離集滿百萬功德還差六十八萬多,最後的那個兩國戰場,最後不過是四十七點功德。
普通陰靈和怨靈相比,所得功德點平均差距在百倍左右,也就是其中還有十幾個怨靈,否則,若全是普通陰靈,估計也就三十幾點左右。
他也沒想到,渡化普通陰靈和怨靈的功德差距如此之大。
不過想想也是合理,他渡化怨靈相當於消除了世界的冗餘,將無序之物重新歸位有序,為世界減負,因此得到功德。
陰靈和怨靈的差彆極大,自然所得功德不同。
思來想去,金幕倒是想到了個地點。
蜀山的乾坤塔中還有些積年老鬼,或許渡化此等怨靈,所得的功德應該不菲。
清理乾坤塔之後,還有兩個方向,要麼是試圖前往其他州去,渡化彆州怨靈,要麼就是往冥界去,試圖渡化冥界積攢的怨靈。
兩種辦法各有利弊,前者安全,但是積攢速度會慢一些,五大宗門其他四個可不會輕易給他麵子,讓他查閱當地蒼生壇;
後者積攢速度極快,畢竟冥界積攢了相當之多的怨靈,弊端在於,地府不夠安全,可能碰上四階甚至五階以上強者也未可知。
趕到玄元殿,師尊虛清不在,金幕又轉到玄璣殿,獲得允許後進入玄璣殿中。
“弟子見過掌門、師尊和諸位長老!”
喜歡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請大家收藏:()諸天修行,我先知先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